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29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1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15CrMoR钢材的焊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5CrMoR属于珠光体耐热钢,含有不同数量的Cr,Mo,W,V,Nb等合金元素,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温度。钢中碳和合金元素的共同作用,使钢的奥氏体稳定性增加,不易分解,而在较低温度时才发生马氏体的转变。因此,焊接时如果冷却速度较大则易形成淬硬组织。导致裂纹发生。另外由于二次硬化元素的影响,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也有产生再热裂纹的倾向。  相似文献   
322.
基于光折变两波耦合(TWC)理论,导出纯扩散机制情况下衍射再现光波和直透光波间的相位差与光折变相移的关系;把光折变晶体(PRC)作为全息干涉记录介质,基于光折变TWC机制和全息干涉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直观验证光折变相移的方法;以纯扩散情况下Ce:SBN晶体TWC为例,给出了光折变相移的直观观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23.
为得到特种结构的聚丁二烯,采用高分子设计方法,在国内首次将自制的金属型二乙基锌调节剂用于丁二烯阴离子聚合中。  相似文献   
324.
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形变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与其相形态密切相关。文中简要综述了与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相形态相关的几个参数,包括两相相容性、橡胶相的粒径、塑料相的结晶度。重点介绍了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形变机理的几种模型,包括不均匀变形、有限元模型、微孔模型等。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5.
研究了聚合温度在30~60℃,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二硫化碳为结构调节剂的异戊二烯负离子聚合的反应规律,以及二硫化碳用量和聚合条件对聚异戊二烯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异戊二烯/环己烷的增加,聚异戊二烯中的顺式-1,4-结构含量降低;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顺式-1,4-结构含量也降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顺式-1,4-结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随着二硫化碳用量的增加,顺式-1,4-结构含量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在50℃、异戊二烯/环己烷(质量比)为1/9、正丁基锂/异戊二烯(摩尔比)为0.68×10-3及二硫化碳/正丁基锂(摩尔比)为0.08×10-3时可制得顺式-1,4-结构摩尔分数最高约为96%的高顺式聚异戊二烯。  相似文献   
326.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歧化松香酸钾和脂肪酸钠为乳化剂、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磷酸钠为电解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50℃下,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ESIBR)。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链转移剂、电解质用量对三元乳液共聚合速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与核磁共振(1H-NMR)对三元共聚物的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聚合速率显著加快,反应诱导期缩短;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速率增大;在实验范围内,链转移剂与电解质用量对共聚反应速率无明显影响。单体质量配比为S/I/B=28/36/36时,转化率在70%以内,共聚物中结合苯乙烯含量随着转化率的提高而增加,结合苯乙烯质量分数由20%增至26%;结合异戊二烯量随转化率的提高而降低,结合异戊二烯质量分数由47%降至41%;而结合丁二烯量却无明显变化,其质量分数基本都在33%左右。  相似文献   
327.
以自制的4种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SIBR)为增韧组分,采用本体聚合工艺,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苯乙烯接枝聚合以制备高抗冲聚苯乙烯,考察了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链结构不同的SIBR对苯乙烯聚合速率的影响,并比较了用不同橡胶改性聚苯乙烯时的聚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SIBR的用量越大聚合速率越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聚合速率越大;按SIBR分子链序列结构的不同聚合速率还呈现出从大到小依次为线型嵌段SIBR、线型无规SIBR、星形嵌段SIBR及星形无规SIBR的规律。用不同橡胶增韧聚苯乙烯时的聚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SIBR、丁苯橡胶及顺丁橡胶。苯乙烯的表观接枝率随着SIBR用量或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且远大于使用顺丁橡胶。  相似文献   
328.
本体法合成ABS树脂 Ⅲ.乙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镍系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为增韧剂,采用本体接枝法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考察了稀释剂乙苯用量对ABS预聚合过程、相态变化、分子结构及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共聚单体转化率增加,高顺式橡胶的顺式结构含量降低;适量乙苯有利于单体的共聚合和接枝,使界面黏合力增强,材料以韧性方式断裂;乙苯过量时,链转移反应增多,笼蔽效应增强,导致接枝率下降,材料呈半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329.
以正十二碳硫醇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参照传统调丁型氯丁橡胶(CR,牌号为244)的生产工艺,合成了硫醇调节型CR,考察了调节剂用量对CR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CR的微观结构,研究了CR的热性能和溶液稳定性,并与调丁型C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硫醇用量的增加,CR的门尼黏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达到相同调节效果时,硫醇用量仅为调节剂丁的1/4;硫醇调节型CR以反式-1,4-构型为主,以头-尾方式相连,且反式-1,4-结构含量略高于调丁型CR;硫醇调节型CR和调丁型C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基本相当,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晶区解晶现象;硫醇调节型CR与调丁型CR相比具有更优异的溶液黏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0.
研究了负荷时间序列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制转换非线性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在二阶矩层面建立了标准机制转换非线性模型(LSTAR),有效地解决了TAR模型的问断点问题。提出了基于厚尾假设的机制转换模型。借助模型的不对称参数,分析了不同性质冲击下的不同机制。用实际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比较了模型的预测能力,得到厚尾LSTAR模型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