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8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3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21.
田松柏 《石油化工》1999,28(10):708-7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金属加工液中的苯并三氮唑。色谱柱为125 m m ×4-6 mm 的Spherisorb 氰基柱,流动相为含50 mmol/L 的KH2PO4 和30 % 甲醇的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60 nm 。苯并三氮唑的回收率在97-8 % 以上,检测限为0-1 μg/ml。对苯并三氮唑质量浓度为74-8 μg/ml 的样品进行了10 次测定,标准偏差为0-2 。  相似文献   
22.
不同石油产品中异构烷烃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沸程进行分类,列举了不同沸程范围石油产品中异构烷烃的分析方法,并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于选择不同烃物料中异构烷烃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分析技术在煤液化油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代化分析仪器,如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对煤液化油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分析结果。这不仅可以指导煤液化油的合理利用,优化煤液化油提质加氢工艺,而且对煤的结构、液化机理的阐明及液化工艺条件的选择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清净剂的标识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清净荆的发展历史、作用机理、分类等几方面内容,并根据我国清净剂市场的现状,总结和提出了一些清净荆的标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5.
选择单金刚烷及双金刚烷化合物作为烃指纹化合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考察了不同加氢裂化条件下,金刚烷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减压蜡油(VGO)经加氢裂化后,165℃~350℃中间馏分产品中存在丰富的金刚烷化合物;随着转化率的增加,双金刚烷化合物含量均不断增加,而部分单金刚烷化合物在高转化率条件下含量减少。在加氢裂化过程中,金刚烷化合物含量变化与烃类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金刚烷化合物指纹参数与加氢裂化反应转化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监测加氢裂化反应深度及烃类变化。  相似文献   
26.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MS)建立了测定柴油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的方法,可以得到柴油样品中各种类型烃类在不同馏程段的碳数分布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所建方法研究了柴油中各种类型烃类平均分子结构随馏程的变化情况,发现柴油不同馏程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其芳烃含量和烃类异构化程度有关:芳烃含量越低、烃类异构化程度越高,该馏程段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考察了柴油加氢精制前后烃类分子组成的馏程分布变化情况,柴油经加氢精制后,饱和烃的馏程分布基本不变,只是含量有所增加,芳烃的馏程分布在低馏分段没有变化,在高馏分段含量下降,导致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高馏分段高于原料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27.
为弄清减压馏分油中芳烃组分的侧链结构特点,将塔河原油的减压馏分油按照极性分成了轻芳烃、中芳烃和重芳烃组分,并采用仪器分析和钌离子催化氧化实验方法对其平均结构和侧链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芳烃组分极性的增大,其烷基侧链平均碳链长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多环芳烃、杂原子含量增多。通过对钌离子催化氧化实验的水相和有机相产物的分析表明,3个芳烃亚组分的侧链以正构烷基为主,占80%左右,并且从轻芳烃、中芳烃到重芳烃,其侧链中所含碳数小于7的短烷基取代基依次增多,而碳数大于7的长烷基取代基依次减少,另外,异构烷基以低碳数单甲基异构烷基为主。  相似文献   
28.
采用两步法在850℃合成了(1-x)Pb(Ni1/3Nb2/3)O3-xPbTiO3(x=0.28~0.42)陶瓷,粉末均为单一钙钛矿相。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介电性能检测表明:所研究的陶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200℃。对1200C烧结的0.64Pb(Ni1/3Nb2/3)O3-0.36PbTiO3陶瓷的铁电性能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发现组成在准同型相界的陶瓷铁电性得到增强.而这种铁电性增强正是由组分及结构和准同型相界的本质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29.
基于减压渣油的结焦性能受化合物的类型分布的影响,将高分辨质谱分析得到的数据按照芳烃(HC)、含1个硫原子的硫化物(S1)、含2个硫原子的硫化物(S2)、含1个氮原子的氮化物(N1),按碳数的分布分成10类,并从分子组成上对71种减压渣油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将71种减压渣油按分子组成特点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减压渣油;为验证聚类的准确性,以减压渣油的残炭值作为聚类分析结果合理性判断的依据,发现Ⅰ类减压渣油残炭值最低,属于不易结焦的减压渣油;Ⅲ类减压渣油残炭值最大,属于最易结焦的减压渣油;Ⅱ类减压渣油残炭值高于Ⅰ类减压渣油,低于Ⅲ类减压渣油,结焦倾向居中。本研究利用聚类分析对多个减压渣油样本按分子组成进行分类,实现了FT-ICR MS数据的有效管理,为减压渣油的加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1-甲基萘/戊基苯、四氢萘两种反应体系的烷基萘含量,发现α位和β位烷基萘质量分数随着反应转化率的升高而增加,而且不同取代位烷基萘质量分数之比(烷基萘参数)可以反映反应体系转化率的高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体系的烷基萘反应机理相同,并且烷基萘产物分布受到分子筛孔道的限制。提取5种不同减压馏分油反应后的液体产物中烷基萘、烷基菲的含量信息,发现烷基萘参数与油品转化率的线性关系较好,而烷基菲参数与油品转化率的线性关系较差,因此烷基萘参数更适合作为反映减压馏分油转化率高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