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2篇
轻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应用丁草胺和丙草胺对采自丹东、泰州、肇庆的3种杂草稻进行盆栽药效试验.丁草胺和丙草胺在播种0d施药及播种0d和播后10d分2次施药均能有效防除3种杂草稻,其中药后35,45 d株防效分别为74.7%-100%,73.1%-100%,药后45 d鲜重防效分别为86.2%-100%,67.4%-100%.对辽星1号的安全性试验表明丁草胺和丙草胺不同质量浓度及不同时期施药对水稻移栽苗的根长、分孽数和叶数均安全.  相似文献   
62.
从不同地方采集分离了57个稻瘟病菌菌株,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烯肟菌胺(SYP-1620)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未对烯肟菌胺产生抗性,其中最敏感的菌株EC50值为0.03028 mg/L,最不敏感的菌株EC50值为0.18297 mg/L,所有菌株敏感性频率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初步确定将所有菌株的EC50平均值0.091 68 mg/L作为稻瘟病菌对烯肟菌胺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合成嘧霉胺完全抗原并加以鉴定。[方法]对嘧霉胺的结构进行设计,合成N-(4,6-二甲基嘧啶基-2-基)-1,4-苯二胺,通过与琥珀酸酐合成引入羧基得到嘧霉胺的半抗原。用混合酸酐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包被原。[结果]半抗原的结构经~1H NMR以及HPLC-MS确证。经紫外光谱分析,计算得出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和卵清蛋白的结合比分别为14∶1和8∶1。[结论]通过嘧霉胺半抗原的合理设计,建立快速有效的嘧霉胺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5.
从1996年3~4月辽宁省主要蔬菜种植区采集的番茄、黄瓜灰霉病果上,分离得到282个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Pers.)菌株,测定了其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敏感性。结果表明,87.2%的菌株为抗性菌株(BenR),12.8%的菌株为敏感菌株(BenS)。中抗(BenIR)和低抗(BenWR)菌株为优势菌株。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在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及致病力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作为苯并咪唑杀菌剂负交互抗性药剂而开发的N-苯基氨基甲酸酯杀菌剂乙霉威,对BenHR菌株具有优良的抑制作用,但对BenWR,BenIR和BenS菌株的抑制作用很小。由多菌灵和乙霉威复配而成的多菌灵可有效控制BenHR和BenS菌株对黄瓜子叶的侵染,但不能控制BenWR和BenIR菌株的侵染。  相似文献   
66.
盆栽实验表明 ,土壤中莠去津对大豆、甜玉米、小麦、水稻和甜瓜的安全临界浓度分别为0.7911,1.5360,0.2932,0.0493和0.0879mg·kg-1,水稻和甜瓜的死亡浓度为0.5mg·kg-1。当土壤中莠去津含量低于安全浓度时 ,可促进上述作物生长 ,而高于安全浓度时 ,则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67.
苦参总碱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玉芬  纪明山  张良  李海锋  王英姿 《农药》2004,43(11):501-503
对乙醇法、氨-氯仿法、树脂法提取的苦参总碱,用气相色谱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比较了3种不同提取方法所提苦参总碱的纯度。测得树脂法提取的苦参总碱纯度是85.48%,高于其它两种方法,苦参总碱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分别为1.82%和963%。结果表明树脂法是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8.
应用紫外线和叠氮化钠对小麦种子进行诱变,在含有不同浓度草甘膦中进行种子筛选。在40mL/L草甘膦筛选条件下,经过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0.5h、1h、1.5h)诱变筛选出22粒小麦种子,经5mmol/L叠氮化钠浸泡不同时间(1h、2h、3h),筛选出19粒种子。将所筛选出的种子苗期进行40mL/L草甘膦筛选,筛选出4株抗草甘膦的小麦植株。  相似文献   
69.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目前具有杀菌、抑菌活性的植物资源的种类、活性成分、作用机理、植物源杀菌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用7号培养基发酵番茄灰霉病拮抗链霉菌S89后的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在初始pH值为6、培养温度为28~32℃的培养条件下,培养5 d产生的抗菌物质抑菌活性最强.对7号培养基进一步研究发现,碳源对抗菌物质的产生影响不大,氮源有显著影响,当牛肉膏与蛋白胨为1∶1作为氮源时抑菌作用最强;Mg2 、Mn2 和K 能促进抗菌物质的产生,Fe2 和Na 抑制抗菌物质的产生,Zn2 对抗菌物质的产生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