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96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01.
中国某些产地的原油具有低硫、高石蜡烃和低芳烃含量的特性。用这类原油炼制所得的减压柴油馏分具有同样特征,因而预测将有良好的裂解性能。为此进行了工艺研究。 在处理量约为2公斤/时,温度和压力分布可以模拟的裂解装置中,进行了中国减压柴油动力学研究和裂解产品分布规律试验。根据模试结果;综合中试和部分工业数据,提出了减压柴油裂解反应速度常数方程的有关参数值,以及原料特性和工艺参数对裂解产品收率关联图及数学关联式。 在处理量为100公斤/时的中试裂解装置中进行产品分布试验和工艺过程有关技术研究,着重考察了炉管对流段、辐射段的运转情况、高压急冷锅炉的操作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在760℃中等裂解深度时,汽油比为0.75—1,停留时间0.4—0.5秒,烃分压0.8公斤/厘米~2,主要产品收率为:乙烯22.5—23%,丙烯16—17.5%,丁二烯4.7—5.2%,重质燃料油10—12%。该油品与国外中东轻柴油裂解所得产物收率相仿,是工业管式炉的一种好原料。  相似文献   
402.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轮轨多点接触关系及其对车轨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虚拟渗透理论分析了轮轨多点接触的几何关系,采用修正的Kik-Piotrowski方法和Kalker线性理论求解轮轨接触力,并建立了地震作用下考虑轮轨多点接触关系的列车-无砟轨道系统模型;以某高速铁路为对象,研究了车轨系统的地震响应及列车的行车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轮轨之间会出现2点接触情况,次接触斑对轮轨接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轮轨多点接触关系对地震作用下的轮轴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具有重要影响,不考虑该多点接触关系会低估列车的行车安全性;车轮抬升量对地震动强度不是特别敏感。  相似文献   
403.
胜利减压柴油(VGO)缓和加氢裂化(MHC)尾油(>350℃馏份),在模拟工业管式裂解炉上进行蒸汽裂解试验,考察了不同转化率 VGO-MHC 裂解性能,测定其产物分布,同时评价了加氢尾油结焦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乙烯产率比胜利 VGO 直接裂解增加5—8%,三烯收率增加10%左右,高于胜利石脑油、轻柴油(AGO)的裂解产率。尾油结焦趋势低于胜利 VGO、AGO。VGO-MHC 的尾油是优质的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404.
本文研究了具有时滞轨道非线性吸振器的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其控制效果.采用谐波平衡法和弧长延拓法给出了简谐激励作用下主结构的幅频响应曲线,并与龙格库塔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考察了不同参数情况下幅频曲线的变化情况,揭示了系统的复杂运动现象.结果表明,轨道非线性会导致幅频曲线向左偏转.时滞反馈控制能够降低主结构的位移幅值,并可抑制混沌响应.  相似文献   
405.
步履式架桥机作为装配式桥梁的主要施工机械,为揭示其服役期间的静动力性能对桥梁施工安全的影响,本文以无锡高架桥施工中所用步履式架桥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简化力学分析并确定该结构的危险控制截面。采用振弦式应变计对控制截面的应变进行实测并对结构强度进行评估。基于目标跟踪算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视觉动态监测程序,结合全站仪对控制截面的挠度进行实测,并对结构刚度进行评估。基于动态监测程序提取了结构动位移,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并将数值模拟与实测的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简化力学分析能够较好地预测加载过程中结构内力变化,并能对其刚度进行预先评估。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架桥机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同时验证了本文建模与实测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6.
风特性是桥梁结构抗风设计的前提条件。为准确表征台风移动对桥址区风特性的影响,利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测得的多次台风实测数据,研究了考虑台风空间位置的桥址区风特性模型。基于已有台风解析模型和台风路径数据,模拟了台风过境期间桥址区平均风速时程,并利用实测结果验证了解析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等脉动风特性参数随桥址区和台风中心距离的变化规律,据此研究了脉动风特性参数的空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已有台风解析模型可实现桥址区平均风速的模拟;台风空间位置变化对桥址区脉动风特性影响显著,空间分布模型能有效反映台风移动过程中桥址区脉动风特性的基本变化特征,可为大跨度桥梁等工程结构设计与运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07.
目的:评估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肝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H2O2建立L-0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以及IL-6、TNF-α等病程相关基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COS可改善H2O2损伤L-02细胞的增殖活力、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ROS水平升高(P<0.05)。单细胞纳米生化分析结果显示,COS处理可以平衡H2O2损伤L-02细胞的ROS水平波动幅度。另外,COS改善了炎症(IL-6、TNF-α)、凋亡(Caspase 3、Caspase 9、Bax、Bcl-2)及氧化应激(Nrf2、HO-1)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表现出抗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COS对H2O2损伤的L-0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可为COS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8.
该研究测定了文成山药黏液质各成分含量、稳定性、表观黏度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文成山药黏液质中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99±1.27)%和(57.16±7.24)%,Mg元素含量达到(2 654±44) mg/kg。在酸碱以及较高温度的条件下黏液质粒径变小,稳定性提高。黏液质黏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且在60~80℃时,黏度显著增加,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假塑性和剪切细化现象。同时,黏液质有较好的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质量浓度为4 mg/mL时的清除率分别为达到75.7%和67.45%。因此,文成山药黏液质可被认为是一种抗氧化剂和增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9.
为提升桥梁健康评价与应急决策的效率,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发展了一种桥梁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利用Revit二次开发程序插件。依托已有桥梁BIM模型,快速建立包含加速度计、风速仪等传感器的监测系统模型,将监测数据与传感器模型相关联。将监测数据线性变换至[0,255],建立其与传感器模型RGB色彩的映射关系,从而通过模型颜色反映监测数据的变化。根据监测系统传感器模型的色彩掌握桥址区环境及桥梁结构状态,并对超出阈值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级报警。以南京长江大桥及其健康监测数据为对象,阐述了所提出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的实现过程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加速度、温度和风速等监测数据通过颜色变化、动态折线图及表格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报警,从而为服役桥梁的健康管理与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10.
采用基座布置六维力传感器的方式进行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以递推牛顿-欧拉方程为基础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给出六维力传感器输出与机器人关节间动力学关系,分离待辨识动力学参数并确定其最小惯性参数集,最终建立基于基座六维力传感器的机器人辨识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辨识精度,采用两层低通滤波算法推导出加速度替代公式和速度滤波算法,减少加速度和速度噪声的影响。最后,以六自由度协作机器人的前2个关节为对象,设计辨识实验,获得两关节的最小动力学参数集。通过结果逆向验算表明,基座布置六维力传感器方式能以较高的精度辨识出机器人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