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金属工艺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影响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组织和织构。研究表明:随着牌号的升高,晶粒尺寸增大,有利于铁损的降低;(si+A1)含量变化时,主要织构组成不变,但是随着(Si+Al)含量的增加,有利的高斯织构{110}〈001〉强度由4.0减少到2.0,不利织构1的强度由15.1增加到2.0.6;可以通过改善轧制工艺减少不利织构,提高磁感。  相似文献   
42.
运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添加钇基稀土的E36船板钢(以下称E36RE船板钢)进行热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热输入对E36RE船板钢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却时间(t8/5) 的增加,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中贝氏体逐渐减少,板条状贝氏体向粒状贝氏体转变,冷却时间(t8/5) 增加到40 s时出现珠光体组织.当模拟热输入线能量为78.37 kJ/cm时,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组织细小均匀,具有较好的强韧性,-40 ℃时冲击韧性为134.6 J.   相似文献   
43.
运用扫描电镜及能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钇基稀土对E36钢中夹杂物的变质作用以及对显微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钇基稀土改善了E36钢的显微组织,减少了珠光体的片间距和含量.加入钇基稀土后,E36钢的冲击断口由典型的解理断口变为准解理+韧窝型断口,韧窝中细小球状的稀土夹杂是其转变的主要原因.加入少量的钇基稀土显著改善了E36钢的冲击韧性,尤其是低温冲击性能.在-60℃情况下,E36Re钢的纵向冲击功较E36钢提高了33.5%,横向冲击功提高了113.7%.并且,钇基稀土显著改善了E36钢纵横向冲击性能的差异性,未加稀土E36钢的纵、横冲击比均大于1.70,-60℃条件下达到2.77,而E36Re钢的纵、横冲击比为1.51~1.73.   相似文献   
44.
针对某钢厂冶炼钇基稀土处理钢时采用Al-C质水口耐材导致的水口结瘤问题,用SEM和XRD对水口结瘤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在结瘤层及耐材与结瘤物交界处进行了扫描观察.结果表明,水口结瘤物的来源主要是钢液中稀土铝酸盐、硅酸盐等高熔点化合物的析出,和稀土钢液对耐材内衬的侵蚀,同时结合相图客观分析了Al-C质耐材在钇基稀土处理钢应用中的水口结瘤机理.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控制钢液中夹杂物的形态,确定稀土Y和Ce与O、S反应的先后顺序及稀土夹杂物的形成规律,对E36船板钢稀土变性夹杂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试验研究,运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观察分析了E36铸坯中典型夹杂物。实践结果表明:Ce与Y相比要优先与O、S反应;稀土夹杂物形成的顺序为Re2O3、Re2O2S、Re2S3;生成的稀土复合夹杂物尺寸以15、50μm为主,相比未加稀土的夹杂物减少了20~55μm,并且呈规则球状。稀土氧化物多位于铸坯上1/4,稀土硫氧化物多位于铸坯的1/2处;稀土能改善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对改善钢的性能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46.
钢中夹杂物是造成钢材性能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外加电流被证实可作为调控夹杂物数量、尺寸和形态分布的重要手段。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阐述了钢中夹杂物的危害及其常规控制手段、外加电流的类型及施加电极方式,并系统综述了外加电流控制钢中夹杂物迁移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电流驱动夹杂物迁移去除的作用机制,同时对脉冲电流抑制水口堵塞的应用进行介绍,最后指出目前外加电流应用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由于脉冲电流在控制夹杂物的迁移去除及抑制水口堵塞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未来有望成为冶金领域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47.
高强度螺栓钢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新型高强度螺栓钢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采用淬火+低温回火或淬 火炉同温回火热处理工艺,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都有很好的配合。用新型高强度螺栓钢制作的2500四辊可逆式轧机万向接轴联接螺栓,具有很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8.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钢水洁净度的要求日益增高。锰铁合金作为炼钢过程的脱氧剂及合金添加剂,其品位受到冶金界的极大关注。文章主要概述锰铁合金脱磷渣系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于锰铁工业化脱磷中存在的不足,指出锰铁合金脱磷渣系的开发方向,并重点对含稀土氧化物渣系用于锰铁合金脱磷的可能性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49.
晶内铁素体及其组织控制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晶内铁素体的组织特点以及晶内铁素体组织对钢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晶内铁素体能显著提高钢的冲击韧性。详细阐述了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机理,分析表明目前晶内铁素体形核机理仍不够完善,尚未形成统一的机制。同时介绍了钛氧化物、MnS、稀土氧化物等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夹杂物,指出含Ti复合夹杂物是理想的晶内铁素体形核核心。最后分析了夹杂物尺寸、冷却速度对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影响,并简述了一些晶内铁素体组织控制技术,结果表明Ti-B 处理、Ti-Mg处理效果优于单独的Ti处理。  相似文献   
50.
电炉渣在NH4Cl溶液浸出过程的自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炉渣在NH4Cl溶液中的浸出过程,重点研究了电炉渣粒径、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NH4Cl浓度对Ca2+浸出率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带有自阻系数的反应过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电炉渣中钙离子的转化率随着浸出温度和氯化铵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浸出反应过程的自阻系数为1.0307-1.0617,反应过程的活化能约为15.046 kJ/mol,表明该实验条件下电炉渣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浸出反应过程控速机制为扩散控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