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89篇
  免费   6012篇
  国内免费   3144篇
电工技术   438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4067篇
化学工业   6463篇
金属工艺   2680篇
机械仪表   3299篇
建筑科学   3303篇
矿业工程   1889篇
能源动力   1401篇
轻工业   4214篇
水利工程   1395篇
石油天然气   1859篇
武器工业   717篇
无线电   549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87篇
冶金工业   3125篇
原子能技术   761篇
自动化技术   6599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990篇
  2022年   2170篇
  2021年   2857篇
  2020年   2166篇
  2019年   1556篇
  2018年   1739篇
  2017年   2032篇
  2016年   1698篇
  2015年   2605篇
  2014年   3158篇
  2013年   3587篇
  2012年   4115篇
  2011年   4118篇
  2010年   3558篇
  2009年   3041篇
  2008年   3025篇
  2007年   2725篇
  2006年   2076篇
  2005年   1720篇
  2004年   1232篇
  2003年   893篇
  2002年   869篇
  2001年   732篇
  2000年   563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553篇
  1997年   419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61篇
  1976年   100篇
  1959年   9篇
  195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揭示CO2驱替过程中沥青质沉积对致密储层的伤害机理,文中基于岩心核磁共振T2谱测试原理,开展了CO2注入压力下的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沥青质在岩心中的沉积特征,评价了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沥青质沉积量和渗透率伤害率随着CO2注入压力的升高呈现先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在CO2注入过程中,沥青质主要沉积在弛豫时间大于10 ms的大、中孔隙,导致大、中孔隙占比下降,微细、小孔隙占比增加,且随着CO2注入压力的升高,大、中孔隙占比下降幅度增大,微细、小孔隙占比上升幅度增大;此外,沥青质沉积会引起润湿性发生反转,随着沥青质沉积量的增加,润湿反转指数增大,岩心润湿性不断向强油湿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42.
某含锌锡多金属硫化矿石Zn、Sn、Fe、S含量分别为6.04%、1.05%、29.33%、19.08%,锌主要以铁闪锌矿、闪锌矿的形式存在,锡主要以锡石的形式存在,铁主要以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形式存在,其中的金属矿物共生关系密切,相互包裹现象普遍。为确保不影响后续选锡,对锌浮选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的情况下,采用预先脱硫—锌硫混浮再分离流程处理,在选择硫酸铜为锌矿物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石灰为黄铁矿抑制剂的情况下,经1段脱硫、2粗1扫锌硫混浮、1粗2精锌硫分离,锌硫分离精选尾矿与锌硫混浮扫选精矿2次精选后锌硫分离,最终获得锌精矿Zn品位47.06%、回收率90.76%,试验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43.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oping and annealing 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etal ions doped TiO2 ceramics. Colossal permittivity (CP) above 104 was observed in single Nb ion doped TiO2, which was dominated by electron transport related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Moreover, the CP can be dropped to 120 when simultaneously introducing Mn ion into the sample. The disappearance of CP behaviors maybe due to the multivalence of Mn which would inhibit the reduction of Ti4+ to Ti3+, and thus reduce delocalized electrons. Interestingly, the CP was recovered for the (Nb+Mn) co-doped TiO2 after post-sintering heat treatment in N2 atmosphere. The recovery of CP in the sample after annealing can be ascribed to the semiconducting grain and the insulating grain boundary, according to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e therefore believe that this work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CP from a new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44.
45.
基于图像增强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亮度映射的图像去雾快速算法。此算法通过调整室外多雾场景图像的对比度,提高了雾中物体的辨识度。算法的复杂度低、处理延迟小,实时性高,利于FPGA的实现。实现时不需外存储器,延时为ns级,并提供了强度调节接口,以适应较广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46.
四川盆地作为国内页岩气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攻关和实践,机械钻速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受地层复杂、可钻性差、非均质性强等地质因素的影响,导致井下钻柱系统不良振动剧烈,容易出现钻头损坏严重、钻速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钻井时效。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以该盆地涪陵工区上二叠统龙潭组—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采用井下振动高频测量工具的实测手段,测量了钻头—钻柱系统的动态振动加速度参数,结合地层的岩性和矿物组分分析,研究钻头失效原因与对策,并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非均质地层中钻进的钻头—钻柱系统产生了大于40 m/s~2的高幅值瞬时冲击振动,高幅值的瞬时冲击是导致钻头先期失效的主要原因;②提出了抑制高幅值的瞬时冲击振动采用"减振+增压"工具组合和避免井下工具共振的钻井参数;③采用钻井新参数的试验井比邻井的高幅值瞬时振动降低了17%,单只钻头进尺增加24%,钻头工作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钻头使用数量减少。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改善钻头—钻柱系统的振动状态,有利于达成延长钻头使用寿命的目标。  相似文献   
47.
喷雾干燥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将液态物料瞬时干燥成固体粉末或者颗粒。我们课题组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中采用了喷雾干燥法制备碳包覆铌酸钛材料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喷雾干燥机需要适当预热、喷头容易堵赛和收集原料不干等问题。我们就以上问题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加深了本科生对喷雾干燥实验的体会和认识,培养了学生在独自实验时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8.
针对x因子不明确的品质不良,以TFT-LCD某产品不良为例,提出了FDC大数据分析方法。与实际生产过程相结合,经过数据收集和过滤、数据降维和主成分分析过程,找到该品质不良的强相关因子。通过对强关联因子进行DOE实验设计,明确关键因子管控线,提高产品生产力。  相似文献   
49.
Russian Journal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asalt fiber on the fracturing process and damage mechanism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acoustic...  相似文献   
50.
以攀西钒钛磁铁尾矿和废玻璃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烧结法制备储水泡沫陶瓷,研究原料配比和发泡剂(SiC)添加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钒钛磁铁矿尾矿含量的增加,材料的体积密度及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平均气孔孔径逐渐减小;当尾矿添加量为50 wt%,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出现极值。当SiC添加量为0.3 wt%,材料内部气孔分布均匀,平均孔径约为2.93 mm。最终以50.0 wt%的钒钛磁铁矿尾矿和50.0 wt%的废玻璃为原料,外加3.0 wt%的石英,0.3 wt%的SiC,3.0 wt%的Na3PO4,在1040℃下制得性能最优的储水泡沫陶瓷,材料的体积密度为0.26 g/cm-3、体积吸水率为56.5%和抗压强度为0.68 MPa。采用SEM、XRD等检测手段研究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储水泡沫陶瓷内部由三维立体结构组成,有利于储存水分;材料主要物相包括硅灰石、长石、透辉石和钛铁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