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30篇
  免费   14786篇
  国内免费   10230篇
电工技术   11932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2405篇
化学工业   15784篇
金属工艺   8135篇
机械仪表   8751篇
建筑科学   10164篇
矿业工程   4540篇
能源动力   3802篇
轻工业   12590篇
水利工程   4295篇
石油天然气   4783篇
武器工业   1836篇
无线电   141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461篇
冶金工业   4346篇
原子能技术   2306篇
自动化技术   18837篇
  2024年   409篇
  2023年   1924篇
  2022年   4298篇
  2021年   5991篇
  2020年   4268篇
  2019年   3179篇
  2018年   3312篇
  2017年   3741篇
  2016年   3581篇
  2015年   5682篇
  2014年   6981篇
  2013年   8343篇
  2012年   10485篇
  2011年   10687篇
  2010年   10258篇
  2009年   9799篇
  2008年   10000篇
  2007年   9857篇
  2006年   8604篇
  2005年   7068篇
  2004年   5167篇
  2003年   3702篇
  2002年   3548篇
  2001年   3120篇
  2000年   2421篇
  1999年   1124篇
  1998年   506篇
  1997年   384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4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20篇
  1959年   18篇
  1951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Although Mg alloy attracts great attention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low density, low corrosion resistance limits its extensive use. In this study, Mg–Al–Zn–Mn alloy was treated via a laser cladding process to generate a dense and compact laser cladding layer with solid metallurgical bonding on the substrate for improv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effectively hindering the corrosion pervasion into Mg alloy.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declined from 103 μA/cm2 for Mg alloy to 13 μA/cm2 for the laser cladding layer in NaCl aqueous solution. Moreover, the laser cladding layer was slightly corroded in comparison with Mg alloy in NaCl aqueous solution. Besides,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cladding layer reached a mean value of 170.5 HV, 3.1 times of Mg alloy (56.8 HV) due to the in situ formation of hardening intermetallic phases. Wear resistance of laser cladding layer was also obviously improved.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aser cladding layer obviously enhanced anticorrosion property of Mg alloy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72.
以硅渣和玻璃粉为原料,采用粉体直接烧结法制备多孔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700~900℃)、烧结时间(15~120min)和升温速率(10~100℃·min^-1)对多孔材料表观密度、气孔率、物相组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结构均匀性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表观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减小,气孔率的变化趋势与表观密度的相反;多孔材料的主要物相为玻璃相和硅、SiC、SiO2、Ca2Al2SiO7等结晶相,且结晶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抗压强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烧结温度为750℃,升温速率为30℃·min^-1,烧结时间为30 min时,多孔材料的主晶相为硅和Ca2Al2SiO7,抗压强度最大(1.60MPa),表观密度为0.43g·cm^-3,气孔率为80%。  相似文献   
73.
Although Mg alloy possesse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low density,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poor corrosion resistance hinders its further applic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innovative protective layer against corrosion was prepared on the AZ31 Mg alloy via alkali pretreatment followed by vanillic acid treatment. The alkali pretreatment supplied –OH for the AZ31 Mg alloy surface to react with vanillic acid. The vanillic acid treatment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due to the excellent ability to act as a barrier and retard aqueous solution penetration, which effectively isolated the underlying Mg alloy from the corrosive environment. The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of alkali and vanillic acid-treated Mg alloy (AZ31V) almost showed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values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the AZ31 Mg alloy, and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of AZ31V Mg alloy increased from −1.41 to −1.25 V. The immersion tests proved that there was no occurrence of severe corrosion. Hence, the alkali pretreatment and vanillic acid treatment may represent a promis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g alloy.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我国传统暴力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呈下降态势,但是,犯罪案由层出不穷。为有效提升公安实践工作中犯罪预测能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事件,本文针对犯罪数据,提出一种新型犯罪预测模型。利用密度聚类分析方法将犯罪数据分类,然后进行数据降维提取关键属性生成特征数据,继而对特征数据进行加权优化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对特征数据进行学习,从而预测犯罪案由。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为公安实践工作中类似案件的侦破和预防,提供新的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75.
76.
梁佰战  郑力宁  肖波 《特殊钢》2019,40(2):28-30
淮钢采用90 t顶底复吹转炉-LF-RH-200 mm×200 mm连铸-连轧工艺流程试生产了2炉Φ60 mm链轨节用钢15B36Cr(/%:0.30~0.37C、0.15~0.30Si、1.20~1.50Mn、≤0.040P、≤0.0505、0.20~0.40Cr、≤0.25Ni、≤0.35Cu、≤0.06Mo、0.0005~0. 0030B)。通过加严影响淬透性化学成分,控制出钢碳≥0.08%,转炉有效挡渣和下渣检测系统控制下渣,LF炉铝粒和电石渣面脱氧,RH最低真空度处理20~30 min,结晶器电磁搅拌、末端电磁搅拌和连铸低过热度保护浇铸等工艺措施,15B36Cr钢的化学成分稳定控制在内控范围内,除了B粗以外,其他类型非金属夹杂物级别全部控制在1.0以内,淬透性控制在较窄的范围内,试制钢种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客户和预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7.
针对当前智能控制电路项目实践课程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OBE模式的"8"字形课程架构,提出了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78.
在微裂隙岩体注浆过程中,水泥浆液的渗滤效应对注浆效果的影响显著。自主研制了一套微裂隙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注浆系统、微裂隙模型以及监测系统3个部分组成,监测系统又分为显微监测系统和压力流量监测系统。当水泥浆液进入微裂隙模型后,利用显微监测系统对裂隙入口处的渗滤效应进行实时观测。利用压力流量监测系统对注浆试验过程中的注浆压力以及累计流量进行自动记录。运用自主设计的微裂隙注浆可视化试验系统,对微裂隙中的水泥浆液渗滤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采用3种水泥浆材(超细水泥Ⅰ、超细水泥Ⅱ和普通水泥),研究在注浆压力2.0 MPa、水灰比1.0的条件下,不同水泥颗粒粒径大小在不同裂隙开度下的浆液渗滤效应。通过试验发现,当裂隙开度较小时,在裂隙入口处形成了完整的半圆拱形滤饼;随着裂隙开度的增加,在裂隙入口处形成断续分布状滤饼;当裂隙开度增加到无渗滤发生时,裂隙入口处仅残留少量水泥颗粒附着物。通过试验获得了3种水泥的最小可注入裂隙开度大小b min和最小无渗滤裂隙开度大小b crit:超细水泥Ⅰ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80和280μm;超细水泥Ⅱ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100和300μm;普通水泥的b min和b crit分别为140和310μm。研究结果发现水泥粒径的减小对最小可注入裂隙开度大小的影响较大,但对最小无渗滤裂隙开度大小的影响较小。结合渗滤趋势k值,发现随着水泥粒径的减小,相应的k min和k crit值会随之增加,水泥浆液更容易在裂隙入口处发生渗滤,这是因为超细水泥比表面积更大,水泥颗粒间易发生团聚。  相似文献   
79.
80.
本文在一种16QAM,64QAM,256QAM的解映射算法启发下,提出了新的适合32QAM和128QAM的解映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适合DVB-C接收机的多QAM解映射结构.然后在FPGA中实现和仿真.最后通过比较说明,相对于传统的查找表解映射方法,提出的解映射算法可以明显减少资源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