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02篇
  免费   9121篇
  国内免费   5376篇
电工技术   634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905篇
化学工业   9222篇
金属工艺   4666篇
机械仪表   5197篇
建筑科学   5722篇
矿业工程   3090篇
能源动力   2011篇
轻工业   6691篇
水利工程   2193篇
石油天然气   2653篇
武器工业   1143篇
无线电   85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23篇
冶金工业   2685篇
原子能技术   1077篇
自动化技术   11423篇
  2024年   336篇
  2023年   1247篇
  2022年   3008篇
  2021年   4024篇
  2020年   2813篇
  2019年   1989篇
  2018年   2298篇
  2017年   2375篇
  2016年   2259篇
  2015年   3597篇
  2014年   4339篇
  2013年   5112篇
  2012年   6141篇
  2011年   6283篇
  2010年   5795篇
  2009年   5388篇
  2008年   5451篇
  2007年   5043篇
  2006年   4468篇
  2005年   3536篇
  2004年   2622篇
  2003年   1798篇
  2002年   1625篇
  2001年   1463篇
  2000年   1171篇
  1999年   568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10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15篇
  1951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谭蔚  张天保  郭凯  王一鹏 《压力容器》2020,(3):15-20,49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ANSYS CFX软件对发夹式换热器的壳侧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流场计算中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对管束区域进行简化,分析了壳侧流场的速度分布,结果表明:直管段部分的流体湍流强度大于弯管段,且外层管束所在区域为高流速区,受流体冲刷严重。结合流场信息,通过功率谱生成随机激振力,采用ABAQUS软件模拟计算了湍流激振下管束的振动响应,结果显示管束的面外均方根位移远大于面内位移,且弯管部分的振动位移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发夹式换热器的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2.
针对反应釜夹套多种热/冷介质温度自动控制检测硬件复杂、实现困难等问题,分析了夹套介质切换操作过程,提出了基于推断识别的夹套介质自动切换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简化了系统硬件配置。通过记忆阀门操作推断识别夹套内当前介质,替代在线检测与分析物质成分检测系统。分析了影响压空时间的因素,关联了压空时间与压空用压缩空气压力的关系,并根据压空操作时间推断判定夹套介质压空终点,解决了传感器检测压空操作终点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推断识别的夹套介质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实际应用中克服了人工操作过程复杂、效率低和易出错等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介质切换的效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3.
中联万基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熟料生产线采用SCLW4-12×13.4第四代篦冷机,煤磨热风取风口和余热发电AQC热风取风口在篦冷机同一对称位置,煤磨与余热发电系统存在争风现象,开停煤磨对余热发电系统影响较大。通过从废气管道处开孔,加装管道和电动阀,与热风管道汇合通往煤磨沉降室,调整相应阀门开度,可以控制入煤磨烟气温度,这样不但提高了余热发电量,而且提高了煤磨产量,同时也降低了窑头排风机的负荷,降低了熟料生产电耗。  相似文献   
44.
针对大型旋转机械通过临界转速时振动过大及运行中故障频发等问题,搭建转子试验台,模拟启停机过程和碰摩、不对中故障。不改变原有支撑形式,安装自主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试验研究阻尼器抑制转子通过临界转速时振动过大及各类故障振动。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可以有效抑制转子系统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动,降幅在60%以上;转子发生碰摩或不对中故障时,阻尼器可以降低其高倍频振动。  相似文献   
45.
Covalent triazine frameworks (CTFs) have been recently employed for visible light-driven photocatalysis due to their unique opt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However, the usually highly hydrophobic nature of CTFs,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ir overall aromatic backbone, leads to limitations of CTFs for applications in aqueous media. In this study, we aim to extend the range of the application media of CTFs and design hybrid material of a CTF and mesoporous silica (SBA-15)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sis in aqueous medium. A thiophene-containing CTF was directly synthesized in mesopores of SBA-15. Due to the high surface area and the added hydrophilic properties by silica, the hybrid material demonstrated excellent adsorption of organic molecules in water. This leads not only to high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hybrid material for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in water, but also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sis in solvent-free and solid state. Furthermore, the reusability, stability and easy recovery of the hybrid material offers promising metal-free 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st for broader applications in different reaction media.  相似文献   
46.
The identification rate of UHF RFID system was restricted by multipath propagation effects.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forward and reverse channels.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Rician fading channel model,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identification rate was derived under independent,full correlation and correlation cases.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analysis,the proposed uniform calculation formula of identification rate was for an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kinds of channel conditions.The numerical computation and Monte-carlo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channel conditions,sensitivity and distance on the identification rate.  相似文献   
47.
分析得出,棒材表面细小纵裂纹和表面裂口缺陷产生于铸坯加热之前,且与结晶器弯月面保护渣有关。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15CrMoG钢凝固相变过程,结合亚包晶钢连铸凝固特点综合分析15CrMoG钢棒材表面缺陷的产生原因和产生机理。结果表明:15CrMoG钢在固相线温度附近发生包晶反应L+δ→γ和包晶转变δ→γ,不仅导致初生坯壳生长不均匀,而且加剧P、S元素在凝固前沿的偏析。而初生坯壳不均匀是导致棒材表面缺陷根本原因。棒材表面细小纵裂纹产生于结晶器内坯壳薄弱处,经过二冷和轧制工序在夹杂物和硫偏聚处扩展长大。棒材表面裂口缺陷是初生坯壳不均匀导致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大,造成铸坯夹渣所致。通过控制[C]0.16%~0.17%、[S]≤0.005%、保护渣碱度1.2、熔点≥1200℃、粘度≥1.0Pa·s,260 mm×30mm铸坯水量150 m3/h,拉速0.5 m/min等措施,裂纹合格探伤合格率由原45%提高至98%。  相似文献   
48.
为解决传统的刚性外骨骼助力机构限制人体关节运动的自由度和大幅增加人机惯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踝关节助力机构,并提出了一种根据足底压力传感器估计踝关节力矩大小和变化趋势的算法。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踝关节助力机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是二者协同工作的基础,且黏结 滑移关系模型是其黏结性能的综合反映,故通过对17组51个高强不锈钢绞网增强ECC薄板试件进行单边拉拔试验,研究横向钢绞线间距、纵向钢绞线直径和相对锚固长度等因素对钢绞线网在ECC中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横向钢绞线的设置可使黏结破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滑移曲线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上升段、微降段、延性强化段、下降段和残余段。基于试验结果,对钢绞线网在ECC中的黏结破坏特征和黏结 滑移机理进行分析,在相关黏结-滑移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钢绞线网与ECC的黏结 滑移关系模型,并进行模型参数分析。所提模型及模型参数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较好地反映钢绞线网与ECC的界面黏结滑移特征。  相似文献   
50.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 流变曲线;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