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53篇
  免费   4163篇
  国内免费   2688篇
电工技术   290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443篇
化学工业   4961篇
金属工艺   2604篇
机械仪表   2584篇
建筑科学   2753篇
矿业工程   1436篇
能源动力   1015篇
轻工业   4153篇
水利工程   1187篇
石油天然气   1514篇
武器工业   587篇
无线电   40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60篇
冶金工业   2757篇
原子能技术   556篇
自动化技术   5667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64篇
  2022年   1535篇
  2021年   2157篇
  2020年   1585篇
  2019年   1095篇
  2018年   1148篇
  2017年   1274篇
  2016年   1112篇
  2015年   1706篇
  2014年   2191篇
  2013年   2581篇
  2012年   3132篇
  2011年   3273篇
  2010年   2954篇
  2009年   2824篇
  2008年   2897篇
  2007年   2603篇
  2006年   2274篇
  2005年   1905篇
  2004年   1370篇
  2003年   913篇
  2002年   838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541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182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32篇
  195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某露天矿山东帮边坡稳定性较差,已有12个区域出现大面积滑坡或垮塌,导致东帮边坡部分平台不连通,给矿山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基于此,以边坡安全系数控制值为边坡稳定评判标准,采用极限平衡法、Geo-Slope软件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分析边坡整体与局部的稳定性,并对不稳定区域进行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东帮边坡整体滑坡的概率较低,但局部稳定性较差,需采取防护措施;边坡结构参数经优化后,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2.
The development of safe drug carriers is cardinal in cancer therapy, which can target the cancer cells and release the loaded drug on-demand without damaging the healthy cells of the body. In our work, we synthesized three different biodegradable polymers, poly[(ethyl aminobezoate) (ethyl glycinato) phosphazenes] (PABGPs), in different mole ratio of side groups. The successful synthesis of these PABGPs was confirmed by 1H NMR, 31P NMR, FT-IR,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These PABGPs were fabricated into drug (camptothecin, CPT, a hydrophobic anticancer drug) loaded nanoparticles. These drug-loaded nanoparticles showed good drug release behaviors under normal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pH 7.4 and temperature 37°C). These PABGPs-based nanoparticles may find their application as effective drug carriers for cancer therapy.  相似文献   
43.
研究区域的沉积相图,是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成果。实际工作中,沉积相图的绘制是在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参数的基础上产生的。应用GIS分析中的缓冲区原理,对影响沉积相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在Microsoft Visual Stdio.NET编程环境中完成缓冲区算法。最后,根据某油田各种实际地质参数数据,应用该方法实现了河道沉积相形成的快速正演模拟,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44.
论述了在国内程序Ⅷ台架上,用专门调制的国产燃油替代ASTM D 6709-04方法中的标准燃油,按标准方法中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用TMC 1006-2参考油标定,满足标机要求;3种试验油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满足精密度要求。研究表明以国产油替代标准燃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柯克亚油气田混合来源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柯克亚油气田是我国开发比较早的一个油气田,但由于受混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气源的认识众说纷纭。通过对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并参照国内外关于甲烷、乙烷、丙烷碳同位素关系方面的资料,提出了如下看法:柯克亚天然气碳同位素相对较重,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组成区别较大;根据天然气40Ar/36Ar组成,柯克亚油气田的气源不是单一来源;柯克亚油气田绝大多数天然气的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值关系符合Faber推断的 型有机质方程直线关系,说明有机质属于较好的有机质类型,或者是由原油裂解形成的天然气;除了K2井和K18井天然气成熟度较低以外,绝大多数天然气的成熟度大约在1.8%~2.2%之间,属于高过成熟气,但也混有一些成熟度在0.9%~1.2%的源岩形成的天然气;推测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二叠系源岩,而混有成熟度低的源岩形成的天然气则有可能来自侏罗系源岩。  相似文献   
46.
HSG冻胶调剖堵水剂室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吉林油田低渗透、裂缝油藏注水开发后期注水窜流严重的特点,研制出新型冻胶调剖堵水剂HSG。对HSG成胶前溶胶体系的表观黏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相同剪切速率下溶胶体系表观黏度随共聚物浓度、矿化度、碱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表现出剪切稀释特性,黏温测试表明溶胶体系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对HSG成胶后冻胶体系的强度进行了测定,确定其屈服应力值为3500 Pa,振荡剪切应力扫描确定了冻胶体系的线性黏弹性区域,频率扫描确定该冻胶为强冻胶体系;2组并联填砂管选择注入试验表明,HSG溶胶体系具有良好的选择注入能力,能达到优先进入高渗透层的目的;20 m超长填砂管封堵试验表明,HSG溶胶体系的注入压力梯度为0.82 MPa/m,具有易于注入的特点,HSG成胶后的封堵强度为17.54 MPa/m,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该研究为HSG冻胶调剖堵水剂现场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7.
裂缝转向的实现及选井、选层、优化设计等的数值模拟和机理是转向重复压裂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为此,采用黑油模型,研究了在反九点注采井网中,不同储集层渗透率下,转向重复压裂的裂缝穿透率和导流能力等对采油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不论是渗透率高的地层还是渗透率低的地层,不利裂缝方位的边井最适合实施转向重复压裂且需要比常规重复压裂更大的缝长,而有利裂缝方位的边井和角井只需要与常规重复压裂相当的缝长;同时,转向重复压裂需要比常规重复压裂更高的裂缝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48.
介绍现代开关电源行业仿真工作的意义和现状,以及专用仿真软件包SIM etrix/SIMPLIS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实例给出SIMPLIS环境中集成电路控制芯片的建模过程,并就其中的关键技术予以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9.
基于实际井眼轨迹的抽油杆柱API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大都基于设计井眼轨迹或经验公式,因此设计的抽油杆柱与井眼的匹配性并没有达到最优,结果可能影响了抽油杆柱的受力特性和寿命。概述了目前现有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实际井眼轨迹的抽油杆柱API设计方法,即考虑到在三维空间中井下粘滞阻力及动载的影响,利用微单元分析方法计算出轴向载荷与轴向应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杆柱组合设计,并给出了设计流程。以江苏油田永21-3井为例,对几种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油田目前采用的抽油杆柱设计方法包含了人为经验因素,并不是最优的杆柱设计结果,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0.
纳滤膜的污染成因及防止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纳滤膜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三种主要污染的机理。首次提出了动态有机污染模型理论,并就纳滤膜污染的防止提供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技术处理方案,为纳滤膜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