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07篇
  免费   11780篇
  国内免费   7221篇
电工技术   879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0151篇
化学工业   13079篇
金属工艺   6879篇
机械仪表   6594篇
建筑科学   7025篇
矿业工程   4018篇
能源动力   2945篇
轻工业   11738篇
水利工程   3329篇
石油天然气   3498篇
武器工业   1667篇
无线电   95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8871篇
冶金工业   12652篇
原子能技术   1590篇
自动化技术   13868篇
  2024年   495篇
  2023年   1738篇
  2022年   4112篇
  2021年   5409篇
  2020年   3818篇
  2019年   2624篇
  2018年   2872篇
  2017年   3137篇
  2016年   2876篇
  2015年   4543篇
  2014年   5684篇
  2013年   6722篇
  2012年   8348篇
  2011年   8671篇
  2010年   8177篇
  2009年   7507篇
  2008年   7553篇
  2007年   7279篇
  2006年   6265篇
  2005年   4869篇
  2004年   3593篇
  2003年   2503篇
  2002年   2243篇
  2001年   2069篇
  2000年   1677篇
  1999年   981篇
  1998年   3211篇
  1997年   1929篇
  1996年   1256篇
  1995年   746篇
  1994年   614篇
  1993年   665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93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183篇
  1976年   315篇
  1959年   4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双转向垂向控缝技术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收  唐汝众  宋长久 《特种油气藏》2006,13(3):89-90,96
针对压裂过程中缝高较难控制的问题,研制开发出新型的油溶性垂向双转向剂,并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首次验证了转向剂对裂缝延伸的控制机理,确定了转向剂的适用浓度及控缝能力。实验表明,转向剂可以增加隔层应力3~4MPa左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控制裂缝高度施工方案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全三维软件结合垂向应力剖面对控缝技术进行了优化。现场推广应用30井次,取得了较好的控缝效果。  相似文献   
92.
美国固体照明技术进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小军 《半导体技术》2006,31(1):8-11,14
介绍了美国能源部于2002年开始实施的固体照明(SSL)技术的"下一代照明计划".同时对美国SSL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现状以及召开学术会议的情况做了叙述.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来对固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进行被动锁模的方法,阐述了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用来作为被动锁模吸收体的原理,并介绍了如何利用金属有机气相淀积(MOCVD)技术生长各种波长激光器所需要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  相似文献   
94.
湿陷性黄土具有遇水发生湿陷、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基础的承载力。为了研究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承载性状,对湿陷性黄土中的3根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其结果为挤扩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钻机用集成化液压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钻机液压配套设备越来越多的趋势,研制了集成化液压源。集成化液压源不是把原有的几个液压源的叠加组合,而是实现了液压源电气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流量集中控制分配,压力集中控制,形成多种输出流量、多级输出压力和多个输出端口。  相似文献   
96.
发射尖是液态金属离子源(LMIS)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离子源的工作稳定性。通过对系统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开发了一套发射尖自动腐蚀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发射尖腐蚀过程中的速度和深度以及腐蚀电压进行控制,实现发射尖腐蚀工艺的重复性、可靠性,从而为液态金属离子源以及聚焦离子束系统的研制、开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7.
海杂波中基于混沌预测的目标检测方法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记忆库非线性预测的NP-CFAR方法是目前混沌海杂波背景中目标检测的一种典型而先进的方法.考虑到海杂波功率与特征的时变不稳定性,本文提出运用旋转超盒分类取代这一方法中的NP-CFAR进行目标检测,并探讨了运用盒维数特征提取进行预处理以节省运算开销的问题.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用于高频谐振器的PbTiO_3基压电陶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PZT压电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较大,一般为1 000以上,用于高频谐振器不易与线路匹配;而PbTiO3基压电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较小,一般仅为200左右,对于10 MHz以上频率的谐振器,用PbTiO3基压电陶瓷作为压电振子是最佳的选择。本文主要研究用于高频谐振器的MnO2和Nd2O3改性PbTiO3基压电陶瓷的性质。PbTiO3基压电陶瓷的性质的改善是与此种陶瓷的制备工艺,显微结构和电导机制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99.
小型月球探测器高精度姿态指向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小型月球探测器三轴姿态高指向精度和高稳定度的要求 ,采用欧拉动力学和四元数方法描述 ,建立了小型月球探测器环月阶段动力学模型 ,分析了由 3个轻型反作用轮正交安装组成的姿态稳定控制系统 ,给出了一种拟PD姿态指向控制规律。对所设计的指向控制律进行了数学仿真 ,结果表明可达到 0 .0 1°/s的稳定度和 0 .3°的指向精度 ,验证了该控制规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viral replication dynamics, based on sequential measurements of levels of virion-associated RNA in plasma during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has led to fundamental new insights in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pathogenesis. We took advantage of the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infected macaque model to perform detailed measurements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during primary infection and during treatment of established infection with the antiretroviral drug (R)-9-(2-phosphonylmethoxypropyl)adenine (PMPA). The calculated clearance half-life for productively infected cells during resolution of the peak viremia of primary infection was on the order of 1 day, with slightly shorter clearance half-lives calculated during PMPA treatment. Viral reproduction rates upon discontinuation of PMPA treatment after 2 weeks were approximately twofold greater than those obtained just prior to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in the same animals, likely reflecting accumulation of susceptible target cells during treatment. The basic reproductive ratio (R0) for the spread of SIV infection in vivo, which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productively infected cells derived from each productively infected cell at the beginning of infection, was also estimated. This parameter quantifies the extent to which antiviral therapy or vaccination must limit the initial spread of virus to prevent establishment of chronic disseminated infection. The results thus provide an important guide for efforts to develop vaccines against SIV and, by extensio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