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69篇
  免费   17391篇
  国内免费   11993篇
电工技术   14006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15711篇
化学工业   18316篇
金属工艺   9757篇
机械仪表   10649篇
建筑科学   10604篇
矿业工程   6207篇
能源动力   3918篇
轻工业   15463篇
水利工程   4502篇
石油天然气   5278篇
武器工业   1986篇
无线电   154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65篇
冶金工业   5508篇
原子能技术   2321篇
自动化技术   21479篇
  2024年   609篇
  2023年   2508篇
  2022年   6111篇
  2021年   7891篇
  2020年   5598篇
  2019年   3919篇
  2018年   4228篇
  2017年   4924篇
  2016年   4372篇
  2015年   7042篇
  2014年   8538篇
  2013年   10181篇
  2012年   12340篇
  2011年   12811篇
  2010年   11667篇
  2009年   11197篇
  2008年   11227篇
  2007年   10757篇
  2006年   9041篇
  2005年   7379篇
  2004年   5275篇
  2003年   3737篇
  2002年   3457篇
  2001年   3113篇
  2000年   2462篇
  1999年   960篇
  1998年   452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59年   35篇
  1951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孙伟  王绪滨 《内燃机车》2015,(2):28-30,4
针对机车走行部关键部位存在的风险及日常机车运用和检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保证了机车走行部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粘性条件下含不同导叶数的液力透平内水力损失的分布情况,采用CFD方法以3种不同黏度工质对3种不同导叶数的泵作液力透平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工质黏度对含不同导叶数的液力透平水力损失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轮内的水力损失在透平总水力损失中所占比重超过50%,是透平内的主要水力损失;相同流量与工质下,叶轮内的水力损失随着导叶数的增加而减小,叶轮内的流动受导叶数影响显著,蜗壳、导叶等其他过流部分内的流动受导叶数影响较小;随着工质黏度的增加,相同导叶数透平各过流部分的水力损失基本呈增大趋势;在透平叶轮前添加合适叶片数的导叶能够改善叶轮内流动的状况,减小叶轮内水力损失。  相似文献   
83.
李超  王小虎 《陕西煤炭》2020,39(2):82-84,72
联轴器在旋转过程中连续传递扭矩且具备一定缓冲和减振的保护作用,而又不改变初始旋转方向和扭矩大小,BHDDF350型联轴器是某型矿用减速机与电机之间的扭矩传动部件。从该型联轴器的运行工况、结构分布、损坏形式等方面查找并分析了其失效原因,依据其受力分析提出了改进型设计方案,以供业内参考。改进设计后的联轴器,弹性块受力均匀,且最大受力降比30%以上,可有效延长联轴器的整体使用寿命,减少了煤矿井下日常的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84.
This paper considers a novel distribut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sensus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for the control of heterogeneous non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The system's unknown nonlinear function is approximated by suitable neural networks; the approximation error is countered by a robust term in the control. Two types of control algorithms, both of which utilize distributed learning laws, are provided to achieve consensus. In the provided control algorithms, the desired reference is considered to be an unknown factor and then estimated using the associated learning laws. The consensus convergence is proven by the composite energy function metho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ltimately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s.  相似文献   
85.
磷石膏堆场的渗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度取决于磷石膏物理力学参数的准确性,因此开展磷石膏工程特性研究十分必要。根据我国不同磷石膏堆场的试验数据,分别对磷石膏的物理性质、击实特性、渗透特性、固结特性和强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强度、压缩、渗透特性均与其压实程度密切相关,相同压实程度不同堆场磷石膏的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磷石膏渗透特性与其晶体形态有关;磷石膏在荷载作用下具有长期蠕变变形特性,磷石膏堆场封场后仍会发生较大沉降;深部磷石膏破坏时的应变大于浅层磷石膏;磷石膏剪切破坏时产生负孔隙水压力,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测试孔压的变化了解堆场坝体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86.
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浸渍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磷酸活化法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部扩散方程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498℃、浸渍比1.72;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0.4%,碘吸附值为(799±16)mg/g,比表面积为1 006 m2/g,孔容为0.779 cm3/g、微孔孔容为0.051 cm3/g、平均孔径为3.088 nm。较低pH值和较高温度能够促进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Langmuir等温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分3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慢速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10 min内可完成吸附总量的79%,3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咖啡渣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87.
转速对2524铝合金搅拌摩擦点焊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24铝合金薄板进行搭接搅拌摩擦点焊试验, 研究了搅拌头转速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转速增加, 焊点外侧飞边越加严重, 组织畸变程度增加, 焊核区宽度增大, 有效连接宽度先增大后减小。母材区硬度最大, 热影响区硬度最低;在焊核区内, 显微硬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大, 当转速为1 100 r/min时达到最大133.9HV, 而热影响区在300 r/min时硬度最大。在单向拉伸试验中, 接头剪切强度随转速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在700 r/min时达到最大值3 510 N;接头呈现出两种断裂模式: 即低转速下平行于两板面断裂和高转速下沿倾斜方向断裂;断口呈现明显的剪切韧窝形态, 韧窝小而浅, 焊接接头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88.
地质特征认识对煤层气开发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在资源特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现煤层气相邻井的产量差异仍较大。排除工程因素后,通过选取8类地质参数,细致比对了保德区块低产井与邻井的参数特征,筛查出其关键因素为煤层微幅构造与顶板封盖条件,其中以微幅构造为主。据此,重新认识并划分出区块新的次生褶皱背斜单元、向斜单元和斜坡单元,获得了不同次生褶皱构造单元的开发特征。结果表明,高、低产井分布与次生褶皱背斜、向斜相关性高达92%。其中: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背斜变化较缓、呈隆起状的“平台”,且煤层顶板以泥岩、碳质泥岩为主,封盖性较好;低产井主要分布在次生褶皱向斜,同一井台各井开发效果差异表现为从向斜条带轴部—向斜条带内—向斜条带外的煤层气井平均单井产量不断增加,到向斜轴部的距离大于向斜曲率半径73.5%的范围为主力产气区,小于向斜曲率半径40.0%范围为产水主力区。这对煤层气新井部署、生产管理、开发调整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
某含锌锡多金属硫化矿石Zn、Sn、Fe、S含量分别为6.04%、1.05%、29.33%、19.08%,锌主要以铁闪锌矿、闪锌矿的形式存在,锡主要以锡石的形式存在,铁主要以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形式存在,其中的金属矿物共生关系密切,相互包裹现象普遍。为确保不影响后续选锡,对锌浮选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的情况下,采用预先脱硫—锌硫混浮再分离流程处理,在选择硫酸铜为锌矿物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石灰为黄铁矿抑制剂的情况下,经1段脱硫、2粗1扫锌硫混浮、1粗2精锌硫分离,锌硫分离精选尾矿与锌硫混浮扫选精矿2次精选后锌硫分离,最终获得锌精矿Zn品位47.06%、回收率90.76%,试验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90.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oping and annealing 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etal ions doped TiO2 ceramics. Colossal permittivity (CP) above 104 was observed in single Nb ion doped TiO2, which was dominated by electron transport related interfacial polarization. Moreover, the CP can be dropped to 120 when simultaneously introducing Mn ion into the sample. The disappearance of CP behaviors maybe due to the multivalence of Mn which would inhibit the reduction of Ti4+ to Ti3+, and thus reduce delocalized electrons. Interestingly, the CP was recovered for the (Nb+Mn) co-doped TiO2 after post-sintering heat treatment in N2 atmosphere. The recovery of CP in the sample after annealing can be ascribed to the semiconducting grain and the insulating grain boundary, according to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e therefore believe that this work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CP from a new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