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0篇
  免费   848篇
  国内免费   589篇
电工技术   772篇
综合类   957篇
化学工业   943篇
金属工艺   558篇
机械仪表   709篇
建筑科学   644篇
矿业工程   361篇
能源动力   286篇
轻工业   877篇
水利工程   301篇
石油天然气   273篇
武器工业   131篇
无线电   7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7篇
冶金工业   330篇
原子能技术   106篇
自动化技术   11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824篇
  2010年   743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立莹  雷洪  牛宏  滕行泽  吕璞 《高电压技术》2021,47(11):4144-4151
为了深入研究颗粒在静电除尘器内的传输行为,采用开源软件OpenFOAM计算了Maxwell方程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颗粒荷电和输运方程,分析线板型静电除尘器内电场、流场和颗粒浓度分布的特点.结果 表明,电势、流场和收尘效率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在线板型静电除尘器内,电势和电荷密度以电晕线为中心呈对称分布,流场和颗粒浓度场以电晕线连线为对称轴基本呈对称分布.静电除尘器的收尘率随板间距的增加而减小,随电晕线间距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表示电场力与惯性力之比的无量纲准数MEHD和表示惯性力与黏性力之比的雷诺数Re的平方之比NEHD/Re2< 1.31×10-8时,静电除尘器内漩涡几乎消失,一次流占主导地位.当NEHD/Re2>3.35×10-6时,静电除尘器内流场出现多个大尺度漩涡,电子风占主导地位.当NEHD/Re2> 3.35×10-6或NEHD/Re2 <3.35×10-8时,大涡模拟和k-ε湍流模型预测的收尘效率相同;当1.31×10-8<NEHD/Re2<3.35×10-6之间时,大涡模拟和k-ε湍流模型预测的收尘效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2.
李朝晖  孙鑫  滕卫军 《热力发电》2021,50(5):147-152
储能变流器(PCS)是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抑制PCS并联系统谐振尖峰有助于提高PCS并网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分析多台PCS并联系统谐振尖峰的抑制原理,研究并联虚拟电阻抑制897 Hz处的谐振尖峰,提出基于数字低通滤波器的有源阻尼控制策略,通过引入虚拟阻抗增加系统阻尼,使系统输出电流中的谐波含量明显减少,从而抑制PCS并联系统谐振尖峰,提高PCS系统并联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新能源电制氢是实现“2060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且制氢关键设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高,因此如何为出力功率随机的新能源电站配置兼顾新能源弃电率与制氢系统经济性的PEM制氢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风电制氢为例,首先提出随机波动输入下PEM电制氢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与收入模型,并以总收入、投资回收期与内部收益率为评估指标支撑系统的经济分析;基于此,针对“风电+PEM电制氢”系统,提出3种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分别以PEM电制氢系统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最小、总收入最大与内部收益率最大作为上层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下层的优化目标为风电场的弃电率最小,并采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求解优化模型;最后,以某实际风力发电场为例,验证所提双层规划模型与风电制氢的有效性与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4.
燃煤电站锅炉排放湿饱和烟气导致大量低温余热损失。无机陶瓷膜耐酸碱、具有较强的化学稳定性,是回收烟气低温余热的理想材料。以无机陶瓷膜为核心开展烟气余热回收实验,分析了锅炉尾部低温烟气特征参数;以316 L不锈钢为比较对象,探讨了无机陶瓷膜在提高热回收功率及复合传热系数等方面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烟气余热回收以水分的汽化潜热回收为主,占比约为90%;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烟气余热回收能力更强;与循环水相比,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时,无机陶瓷膜烟气余热回收强化效果更加显著,强化系数高达9;增大烟气流量有助于提高热回收功率与复合传热系数;同时无机陶瓷膜还可以回收水质较高的冷凝水。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无机陶瓷膜应用于烟气余热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管道腐蚀对基建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影响,从建筑、桥梁、公路到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处理、水和废水系统.对管道CO2腐蚀(甜蚀)以及几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论述了管道CO2腐蚀机理、化学过程和多场耦合,探讨了影响管道甜蚀的影响因素.针对管道腐蚀造成了环境破坏现象,介绍了一种缓解技术,但关于缓解局部腐蚀的综述还缺乏.结果表明:pH值、氧气浓度、铁含量、CO2分压、温度效应、流体均对管道甜蚀产生较大影响.FBE(熔接环氧树脂)是目前防止局部腐蚀的有效方法.同时,用软件COMSOL耦合输油管道腐蚀进行了设想和展望,以促进管道甜蚀研究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邹英  刘华赛  韩赟  滕华湘  蒋光锐 《钢铁》2022,57(12):118-130
 日益复杂的服役环境,对汽车底盘及结构内件耐蚀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规酸洗板已无法满足。以低合金高强钢(HSLA)、铁素体贝氏体钢(FB)和复相钢(CP)为代表的热基镀锌高强钢兼具热轧钢板的高成形性及镀层钢板的高耐蚀性,取代酸洗板用于汽车底盘和结构内件制造,不仅可以提高整车防腐性能,还可以降低零件修复、更换和再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为汽车企业选材用材升级、降本增效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汽车用热基镀锌高强钢对组织性能及表面质量的要求极其严格,国内外具备产品开发及稳定供货能力的企业很少。从化学成分、热轧、冷却、卷取和退火等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及析出相的影响方面阐述了热基镀锌高强钢组织性能调控机理,以色差、漏镀和锌流纹等缺陷为例概述了热基镀锌高强钢表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攻关方向。重点介绍了锌铝镁镀层在耐腐蚀方面的优势以及热基锌铝镁产品的主要应用途径。综述了国内外汽车用热基镀锌高强钢的生产及应用现状,指出进一步提升综合性能、改善表面质量和拓展极限规格是其发展方向。同时指出,需要持续关注热基镀锌高强钢生产和应用方面的问题,如色差、漏镀和锌流纹等表面问题,焊接飞溅、气孔和LME裂纹问题以及针对底盘特定腐蚀环境的耐蚀性数据积累及评价。  相似文献   
57.
对某电厂励磁机用内六角平端紧固螺钉断裂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硬度和断口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钉断裂件硬度偏高(419 HB),断口为沿晶脆性断裂特征.主要原因与热处理回火温度、表面加工缺陷以及材料化学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58.
Ni76Cr19AlTi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对Ni76Cr19AlTi合金棒材进行恒温和恒速压缩变形实验,变形温度范围为80m-1150℃,应变速率范围为10^-3—10^0S^-1.结果表明,实验合金在800和850℃热压缩时变形抗力较大,容易发生开裂;而在950—1150℃温度范围内热变形由于发生动态再结晶,合金变形抗力减小,变形容易进行,不会发生开裂.研究了合金在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合金在950-1150℃范围内的变形激活能Q为376.84kJ/mol,应力指数n为4.15.对合金的热压缩变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及变形机制的分析表明,合理的变形条件为105m-1150℃及10^-1-10^0s^-1.  相似文献   
59.
混合盐法制备TiB2/Al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卫平  荣福杰  宋国金  翟虎  马志毅  冯志军 《铸造》2006,55(11):1114-1117
由于TiB2/Al复合材料优良的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混合盐法的原理、有效形核相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对材料的组织、性能和热处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材料的主要问题和现有解决方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0.
提出了一种大型法兰成形的新工艺,即采用分段精密弯曲、组焊、现场精加工的方法.新工艺免去了大型立车的粗加工,取而代之的是精密弯曲成形工艺,最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焊并采用多功能机床进行精加工,此工艺已成功地应用于空间环境模拟器KM6中直径Φ12m法兰及某风洞中大型法兰的加工制造,并且加工制造精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此法不需立车,为特大直径法兰的制造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