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05篇
  免费   7223篇
  国内免费   4346篇
电工技术   584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5190篇
化学工业   8143篇
金属工艺   3455篇
机械仪表   4168篇
建筑科学   4741篇
矿业工程   2147篇
能源动力   1840篇
轻工业   5045篇
水利工程   1694篇
石油天然气   2782篇
武器工业   857篇
无线电   75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25篇
冶金工业   2053篇
原子能技术   908篇
自动化技术   9308篇
  2024年   240篇
  2023年   1022篇
  2022年   2189篇
  2021年   3119篇
  2020年   2209篇
  2019年   1710篇
  2018年   1852篇
  2017年   2068篇
  2016年   1950篇
  2015年   2911篇
  2014年   3609篇
  2013年   4293篇
  2012年   5238篇
  2011年   5270篇
  2010年   4830篇
  2009年   4552篇
  2008年   4355篇
  2007年   4198篇
  2006年   3735篇
  2005年   2879篇
  2004年   2046篇
  2003年   1476篇
  2002年   1412篇
  2001年   1114篇
  2000年   830篇
  1999年   567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34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8篇
  1959年   9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针对深竖井、大吨位的提升条件下,摩擦衬垫需要高比压和高摩擦因数的难题,在工况分析和参数设计的基础上,研制了比压为2.5 MPa、摩擦因数为0.28的摩擦衬垫,并分别对衬垫的稳定性、抗比压能力、硬度特性、压力特性和磨损情况进行试验.委托第三方检测验证,衬垫的比压试验值达到9.8 MPa,摩擦因数试验值达到0.381,满足实验室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液滴撞击干燥倾斜壁面铺展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及像素分析方法对液滴撞击干燥倾斜壁面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倾斜角及韦伯数(We)对液滴飞溅及铺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倾斜角的增加有利于抑制飞溅的产生;We一定时,液滴的前铺展因子随着倾斜角的增加而增加,后铺展因子随着倾斜角的增加而减小;液滴的前后初始铺展速度均大于液滴的撞击速度,且随着倾斜角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15.
刮板输送机中板磨损失效已成为输送机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中板耐磨性,基于蜣螂非光滑单元进行了仿生中板设计,以磨损量为响应值,进行了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根据响应面法试验结果得到的因素显著性影响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径向距离,深径比,直径,节距角。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磨损量与因素的回归预测模型,经试验对比发现,预测模型与真实试验的相对误差为3.2%。在特定工况(煤散料粒度为6~8 mm、载荷为20 N、刮板链速为0.65 m/s及试验时长为6 600 s)下,当深径比为1.41、直径为0.69 mm、节距角为6.55°和径向距离为4.66 mm时,磨损量最小,仿生中板的耐磨性提高了12.6%。分析其耐磨机理发现,与光滑板相比,仿生板的磨粒磨损及黏着磨损较轻。凹坑分布可破坏持续切削中板表面的煤粒运动状态。中板的仿生优化可为今后刮板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元素面分析等多种手段综合研究了川北某黑色页岩型铼矿中铼的赋存状态。样品为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较高。粘土矿物总量为14.6%,黄铁矿含量16.2%,石英含量37.7%。样品具典型的粘土结构,矿物粒度微细。铼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内,另一种则以分散形式存在。典型黄铁矿测点Re平均含量为0.024%。黄铁矿是Re的重要载体矿物。建议通过浮选分离黄铁矿,从而实现Re的富集。   相似文献   
18.
19.
Orthorhombic molybdenum trioxide (MoO3)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s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because of its rich chemistry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valence states and intriguing layered structure. However, MoO3 still suffers from the low rate capability and poor cycle induced by pulverization during de/sodiation. An ingenious two‐step synthesis strategy to fine tune the layer structure of MoO3 targeting stable and fast sodium ionic diffusion channels is reported here. By integrating partially reduction and organic molecule intercalation methodologies, the interlayer spacing of MoO3 is remarkably enlarged to 10.40 Å and the layer structural integration are reinforced by dimercapto groups of bismuththiol molecules.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prove that the intercalated bismuththiol (DMcT) molecules substantially enhanced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effectively shield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Na+ and the MoO3 host by conjugated double bond, resulting in improved Na+ insertion/extraction kinetics. Benefiting from these features, the newly devised layered MoO3 electrode achieves excellent long‐term cycling stability and outstanding rate performance. These achievements are of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od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with high‐rate capability and long cycling life using intercalation chemistr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