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81篇
  免费   18763篇
  国内免费   13073篇
电工技术   15389篇
综合类   16387篇
化学工业   18590篇
金属工艺   10614篇
机械仪表   10672篇
建筑科学   11466篇
矿业工程   5812篇
能源动力   4172篇
轻工业   17191篇
水利工程   5750篇
石油天然气   4537篇
武器工业   2427篇
无线电   156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678篇
冶金工业   5068篇
原子能技术   2460篇
自动化技术   23422篇
  2024年   617篇
  2023年   2351篇
  2022年   6080篇
  2021年   7503篇
  2020年   5349篇
  2019年   3810篇
  2018年   4029篇
  2017年   4463篇
  2016年   4163篇
  2015年   6558篇
  2014年   8414篇
  2013年   9700篇
  2012年   12787篇
  2011年   13174篇
  2010年   12387篇
  2009年   12216篇
  2008年   12644篇
  2007年   12496篇
  2006年   10840篇
  2005年   8717篇
  2004年   6428篇
  2003年   4279篇
  2002年   4038篇
  2001年   3646篇
  2000年   2870篇
  1999年   1053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3篇
  1959年   28篇
  1951年   4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51.
徐广丽  田雨  牛振宇  蔡亮学 《塑料工业》2021,(1):105-109,153
为明确非金属复合管聚乙烯内衬在油田加热输送工艺的适用性,借助反应釜、扫描电镜研究4731B聚乙烯挂片在温度50℃、压力0.1、4、6 MPa、采出原油与采出水介质中168 h内的渗透行为。研究发现,采出原油、采出水均可渗透进入聚乙烯使其溶胀、增重,采出原油引起的增重率大于采出水,最大为4.52%;聚乙烯表面产生裂纹,介质沿裂纹局部渗透,最大渗透深度达166.7μm;介质渗透使聚乙烯力学性能降低;采出原油引起的溶胀随压力增大而减小,采出水引起的溶胀在压力4 MPa时最严重;光氧老化对聚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高于介质渗透。结果表明,加热输送条件下,聚乙烯耐油田介质性能虽满足ISO 23936-1-2009要求,但裂纹现象与高裂纹扩展速率易导致非金属复合管泄漏失效。  相似文献   
952.
针对当前特高压接入下电网网架结构规划方法中存在安全性差和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提出特高压接入下电网网架结构的多目标规划方法.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指标,并将指标对应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作为样本点,将主客观权重和集成权重偏差最小作为优化模型.在矩估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电网网架结构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提高了特高压接入下电网网架结构的多目标规划方法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特高压接入下电网网架结构的多目标规划.  相似文献   
953.
为解决LLC谐振变流器带载启动冲击电流大和启动速度慢的问题,从LLC谐振变流器的阻抗特性出发,分析了LLC谐振变流器在启动过程中的阻抗特性和电流冲击特性,提出适用于LLC谐振变流器的幂指数降频启动方法.该方法降低LLC谐振变流器的启动冲击电流,同时提高了LLC谐振变流器的启动速度.2 kW LLC谐振变流器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频率为500 kHz时,相比于传统启动方法,幂指数启动法可将启动时间从80 ms缩短到14 ms,还可将启动冲击电流从7.0 A降低到6.8 A,有助于减小开关器件的电流应力和开关损耗.  相似文献   
954.
部署综合能源系统的微网能够实现风电与多种能源的能量互济,进而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率.然而风电自身的不确定性为综合能源系统的日前经济调度方案带来了诸多挑战.为应对风电的不确定性,首先构建了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日前经济调度模型,其次利用数据驱动分布式鲁棒方法刻画了风电的不确定性,然后引入对偶理论、大M法进一步将非线性的第二阶段经济调度模型转换为易于求解的线性优化模型,最终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进行迭代求解.算例证明,相比于传统模型,所提模型能够实现16.9%的经济性提升;相比于鲁棒优化方法,所提方法能够实现经济性提升4%.  相似文献   
955.
空间电荷是影响高压直流电缆绝缘电树枝特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双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对±20 kV、±22.5 kV和±25 kV直流预压下3 600 s内二维针板电极模型空间电荷分布进行仿真分析,并对比分析空间电荷分布与直流接地电树枝引发特性。结果表明:空间电荷浓度及注入深度随预压幅值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直流接地电树枝引发长度随预压时间及幅值的增加而增加。空间电荷注入深度与电树枝引发长度两者之间高度相似。接地电树枝引发特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针尖附近空间电荷的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956.
现阶段在智能电网发展新形势下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了传统微机继电保护的不足,利用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算法作为该装置的保护算法,开发一套基于DSP与ARM双处理器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以该保护装置的变压器主保护为例,通过详细的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结合测试验证相关工作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硬件平台系统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现代电网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57.
[目的]筛选出合成2,6-二氯-4-氨基苯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2,6-二氯-4-硝基苯酚经加氢反应合成2,6-二氯-4-氨基苯酚,并对其合成及提纯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优反应条件下,产品纯度≥99.5%,反应总收率≥93%。[结论]优化了2,6-二氯-4-氨基苯酚合成及提纯工艺,产品收率高且易分离,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58.
[目的]开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并对较优配方中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粒径及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对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和防冻剂等进行了筛选,并采用表面张力法对表面活性剂组合的复配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当表面活性剂8561与G5000的用量为5%和1%时,即摩尔比为4:1时,可制得合格的15%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该比例下,2种表面活性剂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与宏观现象相符。[结论]将复配表面活性剂协同增效理论与农药悬浮剂的研制相结合,对农药制剂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9.
装机容量为100 MW某机组在分系统调试阶段中,1台6 kV主油泵电动机工频模式启动过程中机组6 kV B段电源进线开关无故障跳闸,导致厂用系统失电.经各方讨论决定,通过一系列试验措施对6 kV B段电源进线开关无故障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方案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0.
与推行超低排放前的2013年相比,2019年中国火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分别增长36.7%和19.5%,但烟尘、SO2、NOx排放量却分别下降87.3%、88.6%、88.8%。同期,全国火力发电行业厂用电率维持在6.01%,供电煤耗从321 g/(kW·h)下降到306.4 g/(kW·h),相当于2019年减排CO2约27015万t,是国内目前最大的15万t/年碳捕集工程的1 801倍。为总结中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导其他行业的污染治理及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高效经济的实现,系统研究最严排放标准、企业需求、国家重视、技术创新、经济激励政策等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成功实践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工程、碳捕集工程等烟气治理工程不仅投资高,而且运行费用可观。烟气治理工程的顶层设计与持续推进是关键,技术突破和规范应用是保障,环保电价与激励政策是重点。就超低排放而言,超低电价等经济激励政策不能因为超低排放全面完成而取消,而应进一步优化,激励超低排放工程的高效运行。其他工业行业在推行超低排放过程中,应借鉴电力行业的成功经验,制定可行技术路线、工程技术规范、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等国家环保标准,同时出台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以确保超低排放工程建设好、运行好,真正实现减排效果。节能改造工程完成后,其运行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减排CO2的能力较大,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约束条件下,燃煤电厂应优先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在碳捕集工程能耗、成本、风险不能大幅下降的前提下,碳捕集工程不宜盲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