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0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349篇
电工技术   307篇
综合类   519篇
化学工业   612篇
金属工艺   278篇
机械仪表   304篇
建筑科学   366篇
矿业工程   190篇
能源动力   94篇
轻工业   630篇
水利工程   208篇
石油天然气   169篇
武器工业   59篇
无线电   4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3篇
冶金工业   178篇
原子能技术   45篇
自动化技术   59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统计理论的气动调节阀摩擦检测与诊断非侵入式方法.使用非高斯指数和非线性指数检测调节阀中存在的非线性,利用被控变量和控制器输出的坐标图来确定故障是否由摩擦引起,通过仿真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破乳剂浓度对聚合物驱原油乳状液破乳及界面性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嵌段聚醚型破乳剂对孤岛原油乳状液破乳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三嵌段聚醚类破乳剂来说,破乳剂浓度在0~100 mg/L时,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孤岛原油所形成的乳状液分水率增加,乳状液稳定性降低,破乳剂浓度继续增加,原油乳状液的分水率有所降低。而原油与含聚合物的水溶液间的界面张力随破乳剂浓度增加逐渐降低,界面剪切粘度有一最小值。界面张力及界面剪切粘度降低是乳状液稳定性降低与分水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3.
反相微乳液聚合引发剂对聚丙烯酰胺分子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素霞  王光华  李蕾 《应用化工》2006,35(11):854-857
分别以三种引发剂体系为引发剂,从引发机理出发,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中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单体浓度等对聚丙烯酰胺(PAM)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种类对水溶性PAM相对分子质量有显著的影响;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和偶氮二异丁腈复合引发体系是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PAM的有效引发体系。该引发体系在反应温度为40℃,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的质量比为1∶4,单体浓度为20%,引发剂浓度为0.3%,pH为9的最佳条件下合成的PAM相对分子量为1.44×107。  相似文献   
44.
针对混合坝接头处存在软硬材料的接触界面并易产生坝顶裂缝的问题,以某水电站混合坝工程为例,针对其在初次蓄水后心墙堆石坝接头部位坝顶出现多处裂缝的现象,通过考虑坝料的湿化与流变特性,采用有限元耦合变形倾度法对右岸心墙堆石坝及接头坝段开展了三维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1)蓄水引起的上游堆石湿化变形是导致接头坝顶开裂的主要原因;(2)接头部位的坝料受下部混凝土接头斜坡的支撑约束,沉降位移明显小于上游堆石,导致变形不协调,引起土体开裂;(3)坝顶沉降梯度较大是坝顶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其中沿坝体顺河向的坝顶沉降梯度引起的裂缝与坝轴线平行,沿坝顶顺河沉降梯度引起的裂缝与坝轴线垂直。对比实际坝顶开裂部位,初步判断当坝顶不均匀沉降梯度0.6%时,产生开裂的概率较高。研究所得成果可为混合坝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NR/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冰  宗成中 《橡胶工业》2005,52(1):36-37
研究NR/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胶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用量的增大,NR/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胶门尼粘度增大,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延长;与NR、NR/BR9000并用胶及NR/BR9073并用胶相比,NR/共沉型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胶的生热低、抗湿滑性优良,耐磨性稍差,其它性能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6.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丁基橡胶(IIR)/聚丙烯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不同硫化体系对TPV的硫化特性、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酚醛树脂硫化体系(PRV)、硫黄硫化体系(SV)和硫载体硫化体系(SCV)制备而得的TPV(依次相应为PRV-TPV、SV-TPV和SCV-TPV)中,PRV-TPV的动态硫化时间最长,SCV-TPV的转矩最小,流变性能最好;PRV-TPV的交联密度最大,SCV-TPV的交联密度最小;PRV-TPV的储能模量最大,Payne效应最弱。TPV的拉伸强度由大到小依次是PRV-TPV、SV-TPV、SCV-TPV,老化后强度的变化规律与老化前相同;PRV-TPV的耐热性能最佳。SV-TPV和SCV-TPV有2个损耗因子(tan δ)峰,PRV-TPV有1个tan δ峰,且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PRV-TPV和SV-TPV的熔融温度(T_m)相差不大,而SCV-TPV的T_m较高;SV-TPV和SCV-TPV的结晶温度(T_c)相差不大,PRV-TPV的T_c较高。PRV-TPV和SV-TPV的相态结构为明显的海岛相态结构,PRV-TPV中的IIR交联颗粒粒径较小; SCV-TPV呈不明显的海岛相态结构,且IIR交联颗粒以拉伸的长条状为主。  相似文献   
47.
制备了羧甲基甲壳素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讨论了反映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溶剂用量、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羧甲基甲壳素0.4g,溶济水50mL,引发剂60mg,单体1.6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h。  相似文献   
48.
本文针对工业废气中NOx治理技术,对氧化NO的方法进行了论述,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主要技术特征,着重分析了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的可行性,得出了用空气氧化NO有较好的经济性、应用前景广阔的结论。  相似文献   
49.
纤维素醚的特点、制备及在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纤维素醚的种类、制备方法、性能和特点,以及纤维素醚在石油、建筑、造纸、纺织、医药、食品、光电材料及日化工业中的应用,介绍了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纤维素醚类衍生物的新品种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基于拟连续高阶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对再入制导控制性能的影响,基于拟连续高阶滑模控制策略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再入制导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再入制导指令的设计过程.其次,基于再入飞行特性对模型进行简化,获得面向控制的姿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控制变量,设计解耦滑模面,实现姿态间的解耦.再次,为了削弱控制抖振,通过引入虚拟控制,对系统进行增广,基于齐次性理论设计拟连续三阶滑模再入姿态控制器,确保系统在有限时间实现对制导指令的稳定跟踪.最后,六自由度再入飞行器的制导控制一体化仿真结果表明,本研究给出的控制策略在不影响系统鲁棒性的同时,能够实现对标称轨迹和再入姿态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