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71篇
电工技术   20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充分挖掘多能源之间的互补潜力,使工业园区混合能源系统的配置方式由传统粗放式转变为精确优化配置并降低系统配置方案的保守性,基于粒子群联合CPLEX求解算法对工业园区的系统配置和运行调度方案进行分析优化,并以某生物园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目标函数下的最优设计方案和运行策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配置方法的应用能够协调冷热电多种能源的混合利用,提升系统的综合经济性。同时,为工业园区能源供应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性支撑,丰富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2.
冷却塔配水系统包括布置设计、配水均匀性校验、配水管管径及喷头型号确定、施工图绘制和材料统计。整个设计过程繁琐、数据多、计算量大、极易出错。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提出一种冷却塔配水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以Revit软件为中心,采用C#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布置设计、配水计算、模型创建、图纸生成以及材料统计等功能。最后以具体工程为例对本方法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表明整个设计过程可实现数据传递无缝传递,设计全过程可视化,该设计方法可提高设计成果的质量,减少配水系统的设计的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结构专业BIM正向设计的可行性,在德阳某±500 kV换流站消防驻站值班楼结构的设计中,采用Revit完成结构的布置设计,导入PKPM后处理模块生成的柱、梁、板二维配筋图,在Revit中创建了楼梯图纸、二维节点详图和梁柱截面配筋图.采用Revit软件完成全部结构施工图绘制,且未采用任何插件.提出若采用Revit软件进行BIM正向设计,需要积累和完善二维详图,且有必要开发插件在完成布置设计后读取PKPM的配筋结果,以方便地在Revit中生成平法配筋图.  相似文献   
4.
海上升压站多为焊接钢结构,在长期波浪荷载作用下,焊接钢结构尤其焊接节点易出现疲劳损伤乃至破坏,因此,合理的评估海上升压站结构的疲劳性能对于结构设计尤为重要.基于某220 kV海上升压站,运用有限元软件SACS建立海上升压站模型,根据DNVGL-RP-C203:2016《Fatigue Design of Offshore Steel Structures》和API-RP-2A-WSD:2014《Planning,Designing,and Constructing Fixed Offshore Platforms—WorkingStress Design》规范,获得了导管架与撑杆连接节点—圆管节点的疲劳寿命;同时,采用SACS软件建立节点有限元模型,计算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获得上部组块与导管架连接节点—非圆管节点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5.
广州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是国内率先投运的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工程。机组采用“1+1”多轴方案,配置低位布置的西门子SGT 5-8000H型燃机和低位布置、侧排汽的西门子SST 5-5000型汽机。设计院与主机厂进行深入协作,开发并成功实施“H级联合循环低位多轴双跨联合主厂房”方案,该方案规避单纯对称或简单顺列布置的弊端,成为该类型机组新的优化“典型布置”方案。根据燃机、汽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的检修要求,结合低位双跨联合主厂房布置特点,对主要设备检修方案、主厂房行车配置等进行论述,提出适合“H级联合循环低位多轴双跨联合主厂房”的典型检修起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重冰区的实际工程数据,基于脱冰数值计算理论,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六分裂导线在不同档数、档距、高差等复合因素影响下导线的脱冰动力响应过程,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导线和地线脱冰对悬垂绝缘子串和耐张绝缘串的冲击效应,得到最不利脱冰冲击效应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不同档距和高差组合下,档距和高差均最大时脱冰后的冲击效应最强;对于连续档,不同档脱冰时,对其相邻档导地线串的冲击效应最大;脱冰水平冲击效应主要受水平档距的影响,垂直冲击效应主要受高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接地系统辅助设计软件包CDEGS,结合工程实例对局部换土、深井接地、引外接地和敷设接地极(接地模块或离子接地棒) 4种高土壤电阻率变电站常用降阻措施进行了仿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每种降阻措施的降阻特性,并提出了工程应用建议。此外,在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前提下,探讨了如何合理选择降阻目标避免过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杨卧龙  倪煜  雷鸿 《热力发电》2021,50(2):18-25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易实施的火力发电厂碳减排方式之一,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该技术应用仍然处于试点示范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技术路线,并重点介绍了直接耦合燃烧发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工程经验,分析了存在的技术与非技术问题,展望了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直接耦合燃烧发电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等优点,是国外的主流应用技术,但其可能存在燃烧不完全、沉积与腐蚀、烟气处理设备性能下降等技术问题,选择合适的耦合比例、对燃料进行预处理等是防范风险的关键措施,但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存在生物质燃料市场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不断激发多元储能资源价值,支撑多微电网系统多样化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交易和运营,提出含优化匹配功能的多微电网共享储能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区块链在去中心化、信息安全等方面与多元储能的交易管理有着天然匹配优势,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构建的多微电网共享储能优化调度架构;然后,响应分时电价,综合考虑多元储能的能量交互和获利最大化,优化日前储能调度计划应用,平抑微电网功率波动并满足净储能充放电需求;优化日内储能调度计划应用,最大化微电网经济效益。最后,算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升多微电网系统能源利用率、提升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0.
马海木呷  刘炯  梁明  李鑫 《电工技术》2023,(15):195-199
为减少脱冰跳跃和电晕对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需分析地线支架高度的制约因素并合理确定其高度。对40 mm、60 mm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导地线脱冰跳跃、地线电晕、线间距离、保护角、水平偏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地线支架高度制约因素、计算方法及结论。经研究,在40 mm、60 mm特重冰区,1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耐张塔脱冰跳跃控制的地线支架高度小于电晕控制条件下的地线支架高度,地线支架高度主要由地线电晕条件控制。40 mm冰区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不小于16 m,60 mm冰区耐张塔地线支架高度不小于16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