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张伟  刘俭  白华  林勃  陈哲 《钢结构》2019,34(8):95-99
常青路高架第15联为3跨连续简支钢箱梁结构,跨径为(35. 45+55+42) m,横跨复兴立交二环线高架,施工区域为闹市区,周边交通和环境极为复杂。结合现场条件,采用了在既有高架上立支架进行分块吊装的方法,对临时支撑设计、既有高架承载力分析及钢箱梁吊装施工技术进行总结。在既有钢箱梁高桥上进行跨线施工,多采用顶推法,支架法施工经验较少,故本施工方法可供后续同类型城市跨线钢箱梁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从计算范围、内摩擦角、粘聚力、土体重度、坡高与坡度等方面,研究了计算敏感性参数对山区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的粘聚力、内摩擦角和重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敏感,坡角与坡高的影响次之,计算范围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结合公司近些年来高端项目综合机电投标的经验,详细介绍如何编制优秀的综合机电技术,为公司竞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新疆番茄酱加工期间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带来的环境问题,寻求适应其生产周期的水处理方法,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以人工合成番茄酱废水培养了185 d的好氧颗粒污泥(AGS),经-18℃冷冻储存260 d左右后作为接种污泥,进行为期130 d的活性恢复试验。结果显示,颗粒污泥在第13天开始恢复,35 d完全恢复活性,水质变得清澈,最终对COD、NH4+-N、PO43--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维持在95%、82%、80%以上。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变化,均匀性逐渐上升,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之和占比在80%以上,属于优势菌群。浮霉菌门中的一类细菌可以促进短程硝化反硝化,对氮循环及番茄酱加工废水的高效降解具有重要意义。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表现出的协同或者竞争关系,是活性污泥微生物有效降解有机物的驱动力,对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海岳 《电工技术》2022,(22):89-91
为实现城市轨道供电环网终端缺陷的智能化有效识别,提出了一种融合随机森林和堆叠自编码器的识别方法. 首先,基于实际制作四种典型缺陷的终端样本,对其进行局部放电测试,获取用于分类识别的原始数据;然后,基于随机森林提取特征,基于堆叠自编码器压缩特征空间,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放电类型识别;最终达到智能化识别终端 缺陷类型的目的.对比单一分类算法的识别结果表明,针对4种典型的35kV供电环网终端缺陷,所提方法的识别精度优于其他对比方法,该方法更适用于城市轨道供电环网终端缺陷的识别,能为检修工作提供有效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海岳 《电工技术》2022,(21):193-195
为准确评估城市轨道供电环网XLPE绝缘的老化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科尔模型及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老化评估方法。首先,设计加速老化实验并制备了不同老化阶段的XLPE样品,基于介电测试和拉伸测试获取原始数据,以断裂伸长率为依据提出了用于表征老化状态的评估因子;然后,基于科尔模型提取介电特征参数,使用“一对其余”的多分类SVM方法进行老化状态分类;最终,通过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分类结果论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并经现场应用测试证明了其有效性。该方法不需对实测样品进行破坏性加工或取样,就可实现无损的老化状态评估,适用于城轨供电环网XLPE绝缘的老化评估,能为日常运维及现场检修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龙岩某五星级酒店套房内空调作用下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了研究,用传热模型和k-e湍流模型对计算域进行稳态求解,通过模拟分析套房内气流组织情况,为酒店套房风口布置与气流组织形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长春海绵城市改造伊通河中段综合治理调蓄池的应用,针对伊通河中段调蓄池应用的自然环境、主要设备、工艺方法等进行论述。调蓄池的应用因地制宜地起到了快速改善伊通河水质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