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现有LW30-40.5T型断路器机构存在的二次元件安装板在分合闸时出现振动造成设备损坏及开关误动风险问题,研制了一种可实现多重减振及固定的二次元件安装板减振固定装置。该装置可在LW30-40.5T型断路器分合闸时,实现吸能减振的功能,有效减小断路器分合闸时二次元件安装板及其二次元件的振动振幅,确保LW30-40.5T型断路器在电网系统中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
新型SVC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提出了一种新型无功补偿装置组合,即基于固定电容器(FC)+磁阀式可控电抗器(MCR)无功补偿装置,然后对其结构的工作原理和补偿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详细地说明了新型无功补偿装置的信号采集模块、晶闸管驱动模块、光纤传输模块,键盘和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相应的软件编写流程。为了验证新型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效果,文中利用MATLAB的软件搭建10 kV电网系统,通过利用新型无功补偿装置将系统的功率因数补偿到设定的功率因数,文中给出了相应功率因数补偿跟踪仿真波形。最后通过现场模拟实验测试了新型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新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响应速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软件来改变磁控电抗器(MCR)触发角,而通过改变MCR控制绕组提高无功补偿装置的响应速度。提出了通过控制续流二极管的通断改变无功补偿装置快速退出时间。通过分析试验波形,证明了该试验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作者针对检修过程中发现的一起220kV主变高压侧B相套管乙炔超标现象,结合套管诊断试验、解体检查、结构分析,提出套管储油柜内定心螺母圆形无缺口使定心螺母无法完全拧紧是导致本起套管色谱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基于故障指示器的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维民 《电力设备》2006,7(11):65-66
文章介绍了故障指示器检测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的原理,并将廉价的故障指示器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廉价高效的故障自动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故障发生后几分钟之内报告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大大地缩短了故障查找的时间,全面提高了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变电站巡检存在巡视盲区、智能化水平低、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等问题,由于多旋翼无人机具有可靠性高、定点悬停、成本低、机动性强等优势,在户外变电站巡视中运用广泛,文中提出并研制了变电站无人机巡检系统。该系统集成应用3D建模技术、航线规划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无人机按航线自主巡视,自动判断设备温度异常,智能识别表计读数,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提高变电站巡检效率,满足变电站智能化、精益化运维需求。  相似文献   
7.
用电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10kV线路重合闸投退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供电可靠性,在现有设备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技术革新提高供电可靠性是电力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机控制的10kV线路重合闸投退监测方法,通过集中器接收主站发出的遥控指令,将遥控指令转换为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解调和解析,得到遥控地址和遥信值。再将遥控地址和遥信值发送至相应的断路器。断路器响应遥信值并进行重合闸投退操作,判定相应的断路器的重合闸投退操作是否成功,保证重合闸投退的正确性,从而大幅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9.
电缆接头线芯温度计算是实现电缆载流量预测重要环节。该文通过三芯电缆接头结构分析其散热路径,进一步考虑了电缆接头的轴向散热,提出了改进的热路模型。以10 kV三芯电缆中间接头为例开展有限元温度场计算,并根据温度-热源的响应实现稳态热路模型的参数辨识。同时,分析了不同电缆电流以及环境散热条件下稳态热路模型的等效性,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电缆接头热点计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对未来可再生电能传输与管理系统保护及运行改进,该系统使用固态变压器连接住宅交流和直流微电网到配电系统,并使用故障隔离设备隔离故障线路,提出一种电流差动保护方案来检测基于FREEDM的微电网网络中的故障,该方法使用相量测量单元进行数据同步并最小化测量误差,并采用物联网技术和Wi-Fi通信方案在设备间进行数据监测和互连。然后通过一个仿真FREEDM系统进行测试,在不同位置施加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故障电阻的故障来证明所提出的保护方法在检测故障状态方面的有效性,利用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指标对所提出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调查。最后设计、实施和测试了FREEDM系统的原型,使用Proteus软件模拟器和实验室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所提出的保护方案以快速、可靠和准确的方式检测和隔离故障状态的效率,该保护方案对于所有故障实现了高达98.825%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