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9篇
化学工业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解决直流配电网中高速通信测量点不足、故障特征复杂等导致的故障定位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直流配电网的新型直流极间短路故障定位算法。首先,根据高频瞬态电流环路,构建含有电平转换器和DC/DC转换器的高频阻抗等效模型为故障过程提供稳定的阻抗值。其次,利用BCS理论推导与稀疏测量点相对应的节点高频暂态电压方程。最后,结合节点高频瞬态电压方程和贝叶斯压缩感知理论,求解节点高频瞬态电流稀疏矢量实现故障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测量点的数量要求较低,不需要严格同步地测量数据,且不受转换器的控制策略和过渡电阻影响,具有较高的故障定位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灵活性资源提供快速、及时调度的网架传输通道,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网架结构与分布式电源(DG)规划对配电网传输能力的影响,提出考虑网架通道传输能力的配电网扩展规划及DG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线路负荷裕度指标和潮流均衡度指标用以评价配电网传输能力;其次分析了网架通道传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配电网扩展规划及DG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模型,保证了规划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网架通道传输能力,利用嵌套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将所提规划方法与只考虑经济性规划方法进行了算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没有增加经济费用,而且所得规划方案网架潮流更均衡,线路负荷裕度更高,传输能力更优.  相似文献   
3.
高压套管作为变压器重要构件,将绕组引出连接到电网,对绕组引出线起固定和绝缘作用。由于厂家生产工艺参差不齐,套管故障逐年增加,严重威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针对一起变压器套管受潮问题,利用油色谱、高压试验、解体等技术手段分析,认为套管受潮是将军帽密封不严从而潮气进入所致,提出严把出厂关、加强变压器套管带电测试整改措施,对预防同类型的事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绝缘材料用交联聚乙烯的研发进展。采用过氧化物化学交联法,通过添加纳米聚合物可以提高交联聚乙烯的电荷输运调控能力和击穿场强,从而提升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耐高压交流击穿能力;通过添加电压稳定剂可以改善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耐电性能和击穿强度;通过添加含磷助剂和含氮助剂可以提升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材料的高压直流击穿强度以及抑制空间电荷性能。采用硅烷交联法,添加长诱导时间催化剂母粒生产的绝缘材料抗老化并且诱导时间可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预交联,生产过程中炭黑的均匀分散有助于中低压架空电线电缆耐气候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董平平  田毅  高丽娟  高婷 《高压电器》2019,55(2):110-117
为研究现场运行复合绝缘子伞裙在不同条件下的老化状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硬度测试方法,分析同一厂家生产的运行于不同位置不同运行年限的多支复合绝缘子的老化特性,同时对不同电压等级的复合绝缘子进行电场分布仿真。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处于高压端部的伞裙其上下表面的硬度都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增加,而处于绝缘子中部的伞裙,其表面硬度则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而减小。同时发现,同一电压等级的复合绝缘子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伞裙上下表面硬度逐渐增加。FTIR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伞裙上表面,Si-O-Si主键吸收峰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下降越严重,而下表面试样并未呈现出明确的规律性。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所处电场强度越高,FTIR红外光谱Si-O-Si和Si-CH3官能团对应特征峰下降程度就越大;对不同相别的复合绝缘子而言,B相伞裙各特征官能团对应的特征峰下降程度最小,说明B相较A、C两相老化最轻。  相似文献   
6.
针对变电站传统精益化评价方法过于粗放,且评价周期过长、人力物力投入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变电站精益化管理评价方法,并建立了完整的数学模型,通过与传统评价方法对比,发现该方法评价结果正确有效,证明了该方法适用于变电站精益化管理评价。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电源出力的强波动性及电动汽车(EV)的无序充电使配电网的灵活性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灵活性资源的有效调度提高配电网灵活适应性。在充分分析配电网灵活性提升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表征配电网灵活性的净负荷峰值裕度、净负荷谷值裕度、净负荷允许波动裕度3个灵活性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考虑EV充电与储能及可中断负荷调度的配电网两阶段灵活性提升优化模型,阶段1构建了基于蒙特卡洛树搜索的EV有序充电策略,合理引导EV负荷在谷时段进行充电;阶段2在阶段1的基础上,建立了计及储能及可中断负荷的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灵活性指标及EV有序充电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配电网两阶段灵活性提升优化方法能有效提升配电网的灵活性且整体经济性最优。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电力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变分模态分解、改进的自适应麻雀搜索算法和嵌套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混合深度学习模型。首先,使用SVMD将原始数据分解为一定数量的模态函数和残差分量。其次,采用混沌逆向学习技术增加种群多样性,利用动态自适应权重,平衡开采和勘探能力。采用自适应螺旋搜索方法修改了SSA的发现者和追随者的位置更新公式,拓宽了个体搜索空间,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然后,利用改进的SSA优化NLSTM模型的参数,即隐藏神经元数和学习率,将优化后的NLSTM应用于分解后的模态分量。最后对各模态分量的预测结果进行汇总,得到负荷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模型较其他模型拥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和分布式电源的规划阶段与电网运行阶段存在的交互影响作用,首先,提出了以配电网规划效益与电网运行下用户效用最优为目标的双层协同的规划运行优化框架;其次,以配电网规划中经济性与可靠性最大为目标,规划配电网网架结构与分布式电源接入节点,构建可靠性约束下配电网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基于NSGA-Ⅱ算法提出多目标配电网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然后建立考虑电网运行阶段与用户运行调度策略下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提出了光伏储能规划策略与用户负荷与储能设备的运行调控策略。基于电网公司与用户之间双层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电网公司与用户之间互动响应的主从博弈模型。最后,通过实际算例结果表明所提主从博弈下源网协同的规划运行模型可以有效提高电网公司与用户效益,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电压暂降是影响现代电网最为突出的电能质量问题之一,在进行大范围高压系统电压暂降监测时,必须考虑到含储能元件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apacitor voltage transformer,CVT)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根据CVT结构推导了其测量电压暂降的误差并指出了影响该误差的内外部因素,而后构建了仿真模型,详细研究了暂降初相角、残余电压、CVT参数及负荷对电压暂降持续时间、暂降幅值以及相位跳变等特征量的影响及敏感度,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补偿的CVT电压暂降测量误差校正方法,消除了电压暂降不确定性造成的测量误差多样性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普遍采用CVT的高压系统电压暂降准确测量提供了可行的校正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