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铸造技术》2019,(9):965-967
结合铸造生产实践,从灰铸铁配料,合金化及控制开箱时间3个方面入手,依据金相组织及铸件本体硬度检测结果,分析了造成灰铸铁件批量硬度偏低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调整炉料配比,用碳化硅进行铁液预处理以及用锡铁进行合金化处理等工艺措施,有效改善了铸件金相组织,提高了灰铸铁件硬度。结果表明,灰铸铁配料中使用20%~50%的回炉料、部分含有铬元素的废钢,并使铸件锡含量调整至0.04%~0.06%,能稳定生产出合格硬度的灰铸铁件,提高了铸件品质。  相似文献   
2.
3.
喷丸工艺是零件常用的表面强化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零件加工工艺,其原理是利用高速飞行的弹丸流撞击金属材料表面,产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并且引入残余压应力场,从而提升表面的强度与零件的疲劳寿命。本文开发一种特殊中间轴在进口喷丸设备的喷丸工艺,可以使最终零件满足标准要求的覆盖率、粗糙度和喷丸强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体渗硼工艺对65Mn钢进行渗硼处理,并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及维氏硬度计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渗硼温度(800~1000 ℃)和渗硼保温时间(2~8 h)对65Mn钢渗硼层厚度、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渗硼层的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渗硼温度的升高或渗硼时间的延长,渗硼层的厚度不断增大,但当渗硼温度超过900 ℃时,渗硼层中黑色孔洞的数量、大小以及距离渗硼层表面的深度都逐渐增大。65Mn钢渗硼层都由Fe2B柱状晶,以及位于Fe2B柱状晶生长前沿及晶粒间的Fe3(B,C)相、二元铁硅化合物和三元铁碳硅化合物组成,其维氏硬度(800~1590 HV0.05)远大于65Mn钢基体的硬度(238 HV0.05)。由于硬度较低的Fe3(B,C)相和富硅相分布于高硬度的Fe2B柱状晶晶粒之间,导致渗硼层的硬度并不随离渗硼层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单调减小。渗硼层厚度的平方与渗硼时间呈线性关系,B原子在65Mn钢渗硼层中的扩散激活能为220.96 kJ/mol。  相似文献   
5.
翻转浇注是重力浇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许多优点,有利于解决复杂铸件浇注过程产生的缩孔、缩松、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对航空用铝合金壳体铸件的浇注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统重力底注铝合金壳体铸造缺陷的原因,提出了翻转浇注工艺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工艺使铝合金壳体铸件的合格率增至90%,获得了无夹渣和气孔的铸件.  相似文献   
6.
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不仅影响零件本身精度和外观质量,还会影响整个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毛刺种类繁多,各种工序都可能产生,要想去除零件上各种各样的毛刺并非易事,因此,不应局限在毛刺产生之后被动的去补救,而应考虑在零件设计和工艺加工阶段通过一系列工艺手段主动抑制毛刺的生成,或者使生成毛刺的高度控制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直径为ø12 mm、长度为50 mm的SAE8620、SAE8625及SAE8627钢试棒淬火后表面残余应力与碳含量及冷却速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渗碳淬火处理后零件表面均为残余压应力,其值大小在200~600 MPa;随着碳含量和冷却速率的增加,心部硬度值增加,表面残余压应力值减小;同种碳含量的试样心部硬度相同时,冷却速率越高,表面残余压应力的值越小;采用较低的冷却速率有利于提高表面的残余压应力。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低压铸造ZL101A后盖铸件缩孔缺陷改善过程,分析了该铸件结构下缩孔缺陷的成因。通过对模具局部优化,增加镶块使用局部冷却工艺,提高缩孔部位冷却速度,经验证通过提高模具局部冷却无法完全消除缩孔缺陷;为进一步消除缩孔缺陷,对铸件结构进行局部优化增加补缩通道,并用MAGMA软件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凝固模拟对比分析,以确定最优更改方案。生产验证表明,通过铸件结构优化、模具局部冷却、浇注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改善实施,有效降低了铸件缩孔缺陷。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介绍了轴承寿命的影响因素、轴承材料的应用发展及套圈毛坯成形方式,同时针对不同材料成分和成形方式采用极限耐久测试进行对比,为后续商用车传动系统轴承的设计选型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对轴承寿命影响显著,特级轴承钢的疲劳寿命明显高于高级轴承钢;毛坯选用管材较棒料成本更优,但是棒料加工的轴承在理化性能及耐久性上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几种不同类型铝合金变速器壳体的结构特点,结合消失模铸造工艺,得出浇注系统的设计分析对铸件成品率的重要性。通过实验试制和批量生产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10/12/13档类铝合金壳体,浇注系统设计成底注型;新能源类离合器壳体和中壳体,浇注系统设计成中注型;不带副箱的DS系列类铝合金箱体,部分离合器壳体、后盖类壳体,浇注系统设计成顶注型。以此可以大大提高铸件的成品率,且浇注系统采用实型泡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