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95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59篇
机械仪表   131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5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梦寻  张华  娄江峰  张博涵 《化工进展》2016,35(5):1490-1493
采用超声振荡的方法制备稳定性良好的多壁碳纳米管冷冻机油。在不同温度(20~80℃)下,利用密度计和热导率测试系统对不同浓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冷冻机油(MWCNTs的质量分数为0.5%、1.0%、1.5%、2.0%)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机油的密度随MWCNT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冷冻机油的热导率随MWCNTs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热导率增大的效果随质量分数增加较随温度升高更为明显。当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2%、温度为80℃时,纳米冷冻机油的热导率可达到0.1637W/(m·K),较同温度下纯RL68H冷冻机油热导率增大9.13%。  相似文献   
102.
叶尖小翼调控压气机叶栅间隙流场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速条件下,对叶尖不同位置安装小翼的压气机叶栅流场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端壁静压孔对上端壁流场进行测量,叶栅出口流场利用五孔气动探针测量,细致分析不同安装方式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叶尖端区流场结构、气动损失和通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安装方式的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间隙流场影响不同。与无叶尖小翼的常规叶栅相比,吸力面小翼使得叶栅损失降低的同时带来了流动堵塞的降低,压力面小翼使得叶栅损失和流动堵塞同时增加,组合小翼在降低叶栅损失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叶栅的流动堵塞,改善了叶栅的通流能力。通过与常规叶栅叶尖区域流场结构的详细对比分析,对不同安装方式的叶尖小翼的影响机理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3.
为提取摩擦振动的特征信号和实现摩擦振动特征信号的定量表征,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船用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摩擦磨损模拟试验,应用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非线性、非平稳的摩擦振动信号进行分解,获得若干个本征模式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根据振幅范围和互相关系数,从EMD的所有IMF中选择反映摩擦振动特征的IMF分量重新合成摩擦振动特征信号,利用改进的多重分形算法对摩擦振动特征信号进行多重分形分析,得到摩擦振动信号的多重分形谱,进一步求取摩擦振动信号多重分形谱的宽度、极大值、维差以及非对称指数。研究结果表明,经验模式分解能够实现微弱摩擦振动特征信号的提取,多重分形谱参数可以作为摩擦振动信号的特征值。  相似文献   
104.
在分析现有虚拟现实技术与船舶集控室的基础上,采用3D-MAX与XNA分别实现了三维模型的建立与虚拟场景的漫游和交互,应用C#语言编写了集控室的二维模拟软件,通过UDP协议实现了三维虚拟场景与二维模拟软件之间的通讯.根据光照效果的数学模型,采用高级着色语言(HLSL)开发了一种基于GPU的着色器,降低了GPU与CPU之间的传输负荷,增强了虚拟场景真实感.  相似文献   
105.
运用接触电阻法分别研究外载荷、滑动速度对球-盘点接触摩擦副润滑状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接触电阻值随载荷的增大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随滑动速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但当载荷较大、速度增大到某一值时有减小的趋势;建立接触电阻与膜厚比的关联曲线,能够快速、直观地判定边界润滑状态和混合润滑状态之间的过渡转换,并能判断出混合润滑状态中起主导作用的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106.
主导不稳定平衡点(Controlling Unstable Equilibrium Point,CUEP)的计算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直接法中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计算CUEP的新的实用算法:由系统受扰后各切除时刻状态及达到稳态后系统状态可分别作为输入和输出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基于Th6venin定理及转矩-滑差曲线以及转子暂态特性,估算出等值系统中负荷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故障下的极限切除时间,并以此作为大扰动故障临界切除依据,输入训练好的人工神经网络即可输出CUEP.数值仿真采用IEEE-39节点系统来构造算例,以C#.NET 2010为编程语言,与时域仿真法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较高的精度.该方法无需牛顿法迭代计算、节省机时、误差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稀疏矩阵法网络拓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矩阵法是网络拓扑的基本方法,此方法易于编程,但速度很慢.通过分析可知邻接矩阵自乘的矩阵法进行矩阵乘法运算时,两个相乘矩阵中邻接矩阵是稀疏矩阵且保持不变,对其可以应用稀疏矩阵技术,为此提出了基于稀疏矩阵技术的矩阵法.该方法采用多种手段提高计算速度,首先,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其次,每计算出一个连通矩阵元素后马上更新当前连通矩阵,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第三,利用连通矩阵的对称性,只需计算一半的矩阵元素;最后,采用节点优化编号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拓扑分析的速度.对一个实际大型电网进行了拓扑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利用Access建立标准液压元件数据库,采用ADO技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使用户能非常方便地操纵数据库,减少了设计时间,缩短液压系统设计制造周期,很好地解决了液压系统设计时元件选型比较烦琐且不直观的难题;整个系统界面友好,人机交互性能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09.
王霞  朱景伟  刁亮 《电子科技》2013,26(12):30-33
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能提高直流侧电压利用率,其应用范围已跨越变频调速系统,进入各个领域。文中在分析SVPWM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三相H桥逆变电路的特点,介绍了TMS320F28335的SVPWM信号发生器设计,并实现了逆变桥一相断路情况下的SVPWM波。通过硬软件结合,在DSP实验平台上进行了调试和实验观察,给出实验结果波形。实验证明,基于DSP的SVPWM信号发生器具有实现简单方便、易于数字化的特点,能更好地满足功率器件对驱动信号的不同要求,便于实现容错控制。  相似文献   
110.
史永达  王娟  李明海 《内燃机车》2014,(4):18-21,36
EGR技术是减少柴油机NOx排放的主要手段,但是EGR技术会对柴油机动力性能造成一定影响.使用计算机仿真计算的方法,针对大功率柴油机在不同EGR率情况下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EGR率情况下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