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2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468篇
电工技术   251篇
综合类   1400篇
化学工业   1394篇
金属工艺   320篇
机械仪表   599篇
建筑科学   240篇
矿业工程   320篇
能源动力   103篇
轻工业   50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4760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2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7篇
冶金工业   7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0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828篇
  2010年   867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为了增加开发效益及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克拉玛依油田优选了混源采油菌组合,采用单井吞吐的生产方式,分两批对21口稠油开发井进行了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经采油菌作用,作业区的稠油粘度大幅度降低,在停止注蒸汽的情况下,大多数试验井都能达到经济产能,试验得到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采油菌组合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稠油作用效果显著,矿场试验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值得在克拉玛依油田的稠油开发中加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2.
南海西部注水开发油田的注水井大都为大斜度、中深井,且具有注水量大,注水层数多,配注层温度高等特点,偏心配水和滑套笼统注水都无法满足油田注水要求。研制开发出适合于海上油田的同心集成细分注水工艺,该技术实现了在?177.8 mm套管里用?88.9 mm油管分6层段注水的细分注水工艺,最小卡距2 m并能进行产液剖面的动态监测。原吸水较少的层位注水量得到加强,原吸水量大的层位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油藏要求的"细到单一小层,控到水量随时调配"的目标。该技术在海上油田的注水开发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注水开发油田的注采平衡,保持油田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是一套自生自储的天然气成藏系统,天然气中甲烷含量为88%~96%,重烃(C2+)含量一般在6%~9%之间,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非烃气体含量普遍较低;天然气干燥系数(C1/C2+)为5~15,并且随深度增加而呈现升高的趋势;天然气和凝析油轻烃中的甲基环己烷、庚烷和异庚烷值变化表明天然气主要来源于腐殖型母质;天然气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分别为-39.00‰~-41.00‰和-25.00‰~-27.00‰,具有典型煤成气特征。川中地区上三叠统烃源岩在燕山期持续沉降埋藏过程中,达到高成熟早期阶段;在喜山期,该地区大约2500m地层的剥蚀,使地层温度和压力大幅度降低,故储层中早期低成熟残余天然气的卸压膨胀作用和水溶气的脱溶作用为晚期天然气聚集成藏提供了重要的气源,同时也使气藏中甲烷碳同位素变轻。  相似文献   
34.
用化学试荆长链烷基季铵盐CSAa制备了两种VES压裂液并研究了相关性能,其组成(CSAa/水杨酸钠/氯化钾/正丁醇,以g/dL为单位)如下:1.0/0.3/1.0/0.2;2.0/0.6/0.5/0.1。在耐温性测定中,1.0g/dL CSAa压裂液的黏度由30℃时的75.0mPa·s降至50℃时的37.5mPa·s;2.0g/dL CSAa压裂液的黏度由40℃时的225mPa·s逐渐降至55℃时的110mPa·s,再降至60℃时的65.0mPa·s.在1701/s剪切2h后,剪切温度为42℃时1.0g/dL CSAa压裂液的黏度下降26%,剪切温度为53℃时2.0g/dL CSAa压裂液黏度下降9%。陶粒沉降速度测定结果表明,40℃、42℃时的1.0g/dL CSAa压裂液(黏度分别为60和54mPa·s)和50℃、53℃时的2.0g/dLCSAa压裂液(黏度分别为180和145mPa·s)携砂性能良好,而45℃、50℃时的1.0g/dLCSAa压裂液和55℃、60℃时的2.0g/dL CSAa压裂液,携砂性能则较差或很差。认为VES压裂液的携砂性能来源于棒状胶束网络,并不全由压裂液黏度决定。还考察了VES压裂液的破胶性能。图1表2参5。  相似文献   
35.
目前,钻井中井下检测信号的传输主要运用泥浆脉冲、电磁波等方式。随着井深的增加、复杂结构井和欠平衡井的增多以及对传输速度要求的提高,电缆信号传输必然是今后智能钻井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半个多世纪来各类电缆信号传输的设计进行归类,详细介绍了其设计原理,提出了电缆信号传输设计的基本要求与难点。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粘接技术的种类、原理及其技术要领,并引用实例说明了该技术的优点。粘接堵漏技术将成为油罐渗漏维修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7.
针对压气站运行优化模型,引入了两个开关型变量:压气站开关变量和压缩机开关变量:同时还引入了考虑提供单位功率所需的能耗量两个变量。其优点是考虑了压气站越站和站内压缩机停机的情形,而且还直接引入与价格相关的变量,使得模型在运行优化的结果上更能体现某种方案的经济性,这对于管道运行商来说,更具有直观性。  相似文献   
38.
为了深化宝浪油田的套损机理研究.提出了套管损坏因素新的分类方法。根据该新分类法,研究了宝北区块的套损机理。研究结果揭示了套损井的分布区域在主力油藏区域和主力油层;在构造顶部区域和油层顶部层段;为边缘注水井;集中在强度较低,变形量较大的煤层段和泥岩层段;在储层强度较低的射孔段。这些规律可以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结果合理地解释。  相似文献   
39.
当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进行酸化处理时,其酸化过程既不同于一般的基质酸化,也不同于酸压。为此,建立了一个新的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酸化数学模型,模型包括酸液的质量守恒,酸的传递与反应和裂缝宽度随酸溶蚀的变化。文中对裂缝壁面的酸滤失和酸岩反应处理也采用了新的方法。用新的酸化模型对数字生成的粗糙表面裂缝进行模拟,可以预测裂缝的酸刻蚀特征与裂缝宽度、裂缝表面粗糙度和酸滤失速度之间的关系。这个模型还可预测裂缝中的压力、酸液浓度和裂缝宽度随时间和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定量评价井壁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井壁稳定性的准确评价对优化井身结构、优选完井方式、提高固井质量、提高测井解释精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井壁稳定归根结底是井周应力状态与地层岩石强度的平衡关系问题。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从受力与材料强度两方面出发,应用统一处理平衡方程与破坏准则,分析了井周的应力分布,得出在与原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为90°和270°处,井壁最易坍塌;夹角为0°和180°处,井壁最易破裂。进而提出了井壁的坍塌评价系数Sc和破裂评价系数Sf,当Sc=1或Sf=1时,井壁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当Sc>1、Sf>1时,井壁稳定,且值越大,井壁越稳定。井壁坍塌评价系数和破裂评价系数为评价井壁稳定性提供了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