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1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469篇
电工技术   251篇
综合类   1401篇
化学工业   1394篇
金属工艺   320篇
机械仪表   600篇
建筑科学   240篇
矿业工程   320篇
能源动力   104篇
轻工业   50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4761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2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8篇
冶金工业   7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0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37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828篇
  2010年   867篇
  2009年   910篇
  2008年   916篇
  2007年   858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气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产气藏储层特征,建立起气藏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对高产气藏的产能进行分析和预测.实例分析表明,通过该模型形成的基于气藏与井筒耦合作用的非稳态产能预测新方法,对于单井产能预测具有优越性、长远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直接利用不稳定压力测试成果进行预测,还可通过生产动态资料拟合来确定地层参数和预测,也可用来研究不同工作制度、完井方式,以及增产措施改善情况下的产能变化,为衰竭式开采的气藏工程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52.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的油井由于井筒、近井地带发生原油有机沉积,储层原油流动性差,采用多种方法都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一种碱性解堵液,用于油井化学吞吐。该解堵液为复配碱和抗硬剂等添加剂的10%两性木质素表面活性剂溶液,能使玻璃片表面由亲油变强亲水,在石英上的接触角为6°(稀释至1/2和1/4浓度时为11°和12°),与羊大站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75×10-3~3.18×10-3mN/m。该解堵液与黏度1~50 Pa.s的不同区块稠油按体积比1∶1混合形成的乳状液,60℃、175 s-1黏度为2~6 mPa.s,在配液水矿化度高达6000mg/L以上或钙镁离子浓度高达250 mg/L时,该解堵液仍能保持对稠油的乳化降黏能力。该解堵液从实验岩心中驱出的原油量比地层水多75%,驱出液为乳状液。通过一个井例介绍了化学吞吐工艺:先用一种降黏解堵液对油井进行预处理,清洗油管、炮眼及近井地带,再注入碱性解堵液(该井例中为500 m3),注入时间约15小时,然后开井生产。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16口新投产井实施化学吞吐(第一轮次),15口井有效,其中2口井先后转注水,其余13口井到2005年底仍继续产油。图1表6参5。  相似文献   
53.
剩余油分布及其挖潜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剩余油分布的研究现状,从微观规模和宏观规模2个角度对剩余油研究技术进行了综述,微观规模常用的研究技术主要有物理模拟、计算机模拟等,宏观研究常用技术有测井解释、三维地震、流动单元划分等。认为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开发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不同油田、不同区块分布模式不同。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储层因素是内在的,开发因素是外在的。概括介绍了我国部分油田剩余油挖潜的一些常用技术,认为应主要从改善储层非均质性的地质角度和调整注采状况的开发角度入手,采用动态、静态结合和多学科结合的方法挖潜剩余油。  相似文献   
54.
榆林气田气井废弃条件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林气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气田,要准确计算其采收率和可采储量,必需确定气井的废弃条件。传统方法对气井的废弃地层压力进行计算时,由于忽视了开发过程中产能方程的变化,造成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根据气井废弃地层压力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考虑了对气井产能方程影响较大的参数的变化,结合榆林气田气井矿场实际,推导出了适合榆林气田计算气井任意时刻二项式方程系数的公式,进而得到气井废弃时的稳定二项式方程。根据垂直管流法计算得到废弃井底流压,从而得到可靠的气井废弃地层压力,再结合经济评价即可确定气井的废弃产量。实例计算表明,新方法实用、有效,更切合气田实际。  相似文献   
55.
陈客松 《仪表技术》2003,(1):28-29,51
介绍一种能提供多通道循环独立工作的时间控制器设计方案及其实现方法,该控制器以SRAM为中心,能同时输出八路时间控制信号,定时精度高,时间设定方便,可随时任意调整定时时间。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长输管道外防护技术的特点和防护层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常用防腐蚀材料的防腐蚀性能。指出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应考虑环境条件和施工条件,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对管道外防腐蚀层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7.
中原高温高盐油藏疏水缔合聚合物凝胶调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80℃)、高盐度(>50 g/L)、高硬度(>1 g/L)砂岩油藏,研制了地下成胶的高热稳定性聚合物凝胶调剖剂。所用聚合物为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M=9.0×106,HD=27%,疏水基摩尔分数0.2%;交联剂为可生成酚醛树脂的3种化合物;调剖剂胶液用矿化度160 g/L的马寨油田污水配制;实验温度95℃。根据形成的凝胶黏度(95℃,1.1 s-1)确定交联剂各组分用量为:MZ-YL 0.429%,MZ-BE 0.060%,MZ-XS 0.012%;酸度调整剂用量0.12%;成胶时间10~15小时。2.5、3.0、3.5 g/L AP-P4的凝胶在95℃老化100天后黏度保持在~40 Pa.s及以上。初配制胶液在3000 r/min下剪切15分钟后黏度降低87.5%~89.0%,但成胶后和老化过程中凝胶黏度只比未剪切样降低17.1%~6.6%。3.5 g/L AP-P4的调剖剂对~1μm2的6支储层岩心的堵塞率在88.1%~95.8%范围,平均93.3%,造成的残余阻力系数在15.2~28.6范围,平均19.8,使渗透率级差2.3~8.0的4组双人造岩心的注水流量比发生不同程度的反转。认为该凝胶调剖剂高温下稳定性好的原因,是强化学交联密度低,因而凝胶脱水收缩作用弱。图2表5参5。  相似文献   
58.
针对钻井过程中钻遇的盐层段井眼蠕变缩径问题,利用弹塑性力学理论,蠕变本构方程采用Heard蠕变方程,在平面应变和均匀地应力假设下,推导出控制井眼收缩的钻井液密度新公式,该公式与前人推导的公式不同。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蠕变应力差(极坐标下表示的径向应力与切向应力之差)公式的推导上,用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检验,证明是可行的。对文中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建模、求解,利用求解结果对各应力差公式进行验证,得出:根据文中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完全一致,而据前人公式计算结果偏离有限元计算值较大,从而间接证明了该钻井液密度新公式的推导更严密,更准确。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拓扑布局优化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举例计算表明,用遗传算法解决油田注水布局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稀土元素钇对低膨胀合金GH909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钇可改善合金的塑性和持久性能,提高合金600℃下的抗氧化性能;但是,对合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不明显.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证明,随着钇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晶界析出相增多,且有细化和球化的倾向,同时出现富钇相.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含钇合金的氧化膜在合金上的附着力很强,氧化皮很少剥落,这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能.不过,钇含量超过0.019%时,对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和持久性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