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8篇
综合类   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2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为了缓解用能持续增加对电力系统造成的负担和解决大规模电气设备联合调度时的优化计算问题,提出了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大规模可控用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混合分布式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可控用电设备负荷和储能设备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系统和各设备运行特性为约束,以系统购电费用、用户不满意费用和储能设备损耗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混合整数非线性集中式优化数学模型。其次,针对此高维、多目标和多约束且难于求解的非线性集中式优化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松弛法将其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即分别对应可控电气设备负荷的优化调度问题和储能设备的优化调度问题。而且,对于前者又可进一步分解为各可控电气设备负荷的优化调度子问题并通过内点法求解计算;对于后者又可分解为各个储能设备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优化调度子问题并通过Benders分解法并行求解计算。然后,为了验证所提混合分布式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及其优越性,基于算例,对比分析集中式和分散式优化调度时的目标函数值和电气设备优化调度结果,不同规模电气设备对集中式和分散式优化方法计算效率的影响。根据结果可见,所提优化调度方法与集中式优化方法的目标函数值基本一致,但所提方法对应的电气设备优化调度结果可以很好地响应分时电价策略,储能设备削峰填谷效果好;而且所提混合分布式优化方法可以降低优化问题的求解复杂度,计算效率高,几乎不受电气设备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一种含风电-小水电电力系统动态环境经济调度模型,考虑了机组阀点效应、爬坡率及电力网络损耗.为求解该调度模型,给调度人员提供一组优质的决策方案,构建了一种改进非支配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在基本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中引入多项式变异,增加种群多样性;同时,将常规非支配排序策略进行简化,降低求解复杂度;最后,以含10台火电机组、1个风电场和1个小水电并网的电力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计算,并对不同调度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改进非支配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求解该问题的有效性及所提调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3.
曹杰  陈锐  吴应双 《电工技术》2020,(24):62-64
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重要的工作之一.针对电网检修如何从传统检修方式向智能化检修转变进行了论述,首先从电网检修现状分析电网智能化检修发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然后对电网智能化检修所涉及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几类主要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智能化检修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电网检修工作效率,降低电网检修安全风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电力企业经济损失,是未来电网智能化检修必经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4.
大电网交直流故障引发的不平衡功率可能导致局部电网超出稳定极限或中枢母线电压越限,严重情况下会诱发连锁故障或大停电,为了准确模拟故障发生后电网过渡到稳态时的潮流分布情况,确定事故处置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自动装置控制策略的故障后潮流快速计算方法。根据安控系统、系统保护装置、发电机一次调频、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等自动装置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交直流故障后电网节点有功功率注入量和无功功率注入量的影响,模拟各类自动装置的动作时机和动作策略,形成从故障发生到稳态过程的系统潮流,从而确定过载设备、潮流越限稳定断面和电压越限关键母线,为大电网在线控制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实际电网在线数据的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5.
为解决电力系统发电机励磁绕组受突加负载与突卸负载影响而容易出现协调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反演算法的电力系统发电机励磁绕组协调控制研究。依据电力系统发电机励磁绕组结构,在系统空载状态下对励磁进行补偿控制。采用自适应反演算法,获取协调控制实际输入控制率,并设计电力系统控制原则。确定机组整体模型中相应参数,实现电力系统发电机励磁绕组协调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突加负载和突卸负载影响下电压保持平稳,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为有效防止变压器区外故障时因各侧电流互感器饱和程度不一致引起的差动保护误动,基于电路、磁路分析,以变压器发生区外故障时各侧电流互感器同时进入饱和为原则,提出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各侧P级电流互感器的"同型"匹配方案。该"同型"匹配方案可消除由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饱和程度不一致引起的不平衡电流,防止变压器发生区外故障时因电流互感器饱和引起的误动。利用所提方案得到了影响电流互感器"同型匹配"的因素。利用PSCAD/EMTDC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同型"匹配方案的有效性。基于研究结果给出了变压器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47.
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具有磁滞效应,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剩磁,进而可能加快电流互感器的饱和,导致保护继电器的误动作。针对该现象,分析了电流互感器剩磁产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电流互感器的剩磁衰减规律。基于分形理论的理论计算公式,可计算短路电流开断后系统无残余电流影响的情况下剩磁的大小;利用PSCAD仿真软件进行试验得到故障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有残余电流情况下磁通的衰减规律,即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后,电流互感器铁芯内磁通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减,并在局部磁滞回线上运行,既不会在故障切除时刻磁通的基础上运行,也不会衰减至0,为抑制剩磁的产生以及分析电网事故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柔性直流换流器等效模型,分析了负序方向元件在含柔性直流系统的交流系统电网中的适应性,并通过仿真研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提出了保护配置建议。仿真结果表明,交流电网不对称故障时基于负序方向元件的纵联保护可能拒动或误动,对柔性直流换流站出线不宜采用基于负序方向元件的纵联保护。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