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电工技术   67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71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83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70篇
水利工程   50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冶金工业   3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低碳源城市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活性污泥释磷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试,对常规A2/O工艺进行改进,提出适用于低碳源城市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结果表明:富磷污泥中的NO3--N浓度较高时,在厌氧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硝化吸磷使PO3-4-P浓度不断降低,当NO3--N由2.75 mg/L降至接近于零时才开始表现出释磷;对于低碳源城市污水,由于大量未被反硝化的NO3--N随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区,干扰厌氧释磷的正常进行,导致常规A2/O工艺的除磷效果较差,出水TP平均浓度为1.04 mg/L;调整厌氧、缺氧、好氧停留时间比进行强化厌氧后,出水TP平均浓度为0.48 mg/L,达到了GB 18918-2002标准的一级A标准,去除率较常规A2/O工艺提高了21%,同时出水COD、TN、NH3-N也能稳定地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2.
绝缘子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特高压(UHV)电网的稳定性,绝缘子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绝缘性能下降同时伴随着表面放电,可以用紫外(UV)成像仪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根据直流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昆明)的设计要求开发了一套紫外数据管理系统,采用Delphi7作为管理系统开发软件,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运用模块化开发思想,建立了基本信息管理、图像处理、紫外视频播放和报表生产等功能模块,运用数学形态学提取紫外光斑中的放电参数。通过喷水分级法在现场选择了正常、良好、微孔、劣化和严重老化5种绝缘状态的同一种绝缘子,提取了"光斑直径"和"光斑面积",通过MATLAB数字仿真,得到了这2种参数随绝缘状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绝缘状态良好时,光斑面积<250(像素点),光斑直径<15(像素点);出现微弱放电时,光斑面积在12 000(像素点)左右,光斑直径在130(像素点)左右;当出现闪络,绝缘几乎丧失时,光斑面积>30 000(像素点),光斑直径>250。该软件为绝缘子运行状态的评估提供了量化依据和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3.
查红泽 《电子科技》2019,32(11):78-82
对信息安全系统要进行安全评估,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如何建立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基于等级保护提出一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建立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模型。以GBT 20984-2007作为评估依据,针对主机安全与网络安全建立层次结构,并利用权重计算方法RISK-Weight 算法完成对模型的计算与分析。实例测试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实现对信息系统安全科学的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64.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shear performance and modes of failure of rectangular simply supported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eams designed with shear deficiencies. These members were strengthened with externally bonde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sheets and evaluat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consisted of twelve full-scale RC beams tested to fail in shear. The variables investigated within this program included steel stirrups, and the shear span-to-effective depth ratio, as well as amount and distribution of CFRP.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externally bonded CFRP to the shear capacity was significant. The shear capacity was also shown to be dependent upon the variables investigated. Test results were used to validate a shear design approach, which showed conservative and acceptable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65.
66.
针对光谱反射率研究中因训练样本数据量大造成的冗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GB信息进行聚类的样本分类方法。首先对颜色进行聚类并确定聚类个数,后对每一类光谱反射率使用BP神经网络分别进行重建。对于实验结果,使用ΔE00、均方根误差(RMSE)以及适应度系数等标准进行评价,同时与主成分分析算法进行对比。从实验分析可得出,在聚类数目为7时光谱反射率重建效果最好,这时的平均CIE2000的色差为0.836,平均RMSE为0.0149,平均适应度系数为99.82%,并且,在最后对重建色差较大的色块进行了优化处理。实验证明,颜色聚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光谱反射率重建。  相似文献   
67.
王彦  左宁  姜媛媛  陈芳媛 《化工进展》2020,39(4):1539-1549
污泥生物炭中氮硫元素含量高,其氮硫行为和环境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以富碳生物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碳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为和功效,而对氮硫元素的作用关注不够。本文从原始污泥基本性质到其热解过程,再到生物炭的老化,逐步对污泥生物炭整个生命周期内氮硫的行为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应注重开展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生物炭中氮硫元素固定、释放及与之关联的环境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分析表明,污泥中氮元素含量普遍高于硫元素,且热解过程中氮比硫更容易转移至气相产物。氮硫元素随热解温度的增加,在三相产物中的分配都是炭中持续减少,油中先增后减,气中一直增加。高温(>800℃)条件下,气相中的氮含量高于固相,而硫元素则仍然主要存在于固相中。污泥生物炭老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表明,污泥生物炭氮硫元素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及其温室效应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8.
孙博 《电声技术》2020,(1):70-72
本文即针对当前智能变电站中的故障诊断问题展开分析,主要以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故障检测为主,就诊断检测系统进行阐述,总结了能够针对各种故障问题进行检测手段,意在能够借此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9.
厂拌热再生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RAP掺加比例普遍较低。将温拌技术和再生技术相结合,对基于温拌的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合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并指导实体工程施工。结果表明,温拌剂Evotherm可提高老化沥青的性能,40%RAP+Evotherm再生混合料Sup-20的路用性能均符合技术要求,且表现出更好的高温抗车辙变形能力。高掺量温拌再生技术在S325省道的成功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0.
Cell migration is a finely tuned biological process that often involv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EMT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upregulation of mesenchymal markers such as Snail1. This process has been shown to b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o normal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cluding neural crest 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terestingly, similar mechanisms are utilized in disease processes, such as tumor metastasis and migration. Notably, EMT and EMT-like processes confer tumor cells with the ability to migrate, invade, and adopt stem cell-like properties that largely account for immunosuppression and tumor recurrence. Therefore, identifying sensitive EMT markers may contribute to cancer prognosis and diagnosis in many facets. Previously, we showed that Elp3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during neural crest migration by stabilizing Snail1.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further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colorectal cancer migration. We found that mElp3 exerted an identical function to xElp3 in modulating neural crest migration, and both HAT and SAM domains are imperative during this migratory process. Interestingly, overexpression of mElp3 in SW480 cells promoted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 and we further showed that Elp3 stabilized Snail1 requiring integrity of both SAM and HAT domains. Our findings warrant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specific target of Elp3 in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