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95篇
电工技术   109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168篇
金属工艺   304篇
机械仪表   292篇
建筑科学   5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53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0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2,48(6):8297-8305
Pure and Sn/Fe co-doped (0.2 at.% Sn and 0.6 at.% Fe, 0.6 at.% Sn and 0.2 at.% Fe, 1.0 at.% Sn and 1.0 at.% Fe)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sol-gel method and subsequently calcin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urthermore, the particles were analyzed by TG-DSC, XRD, TEM, HRTEM, EDS, SAED and UV–Vis for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s of dopant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thermal effect, composition, morphology, energy band gap (Eg) and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methyl orange (MO) under various light irradiations respectivel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n/Fe co-doping inhibited the crystallization transformation from anatase to rutile phase of TiO2 and decreased the Eg. The increase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nd Sn/Fe co-doped effect brought about the abnormal grain growth of TiO2 nanoparticles. 0.6 at.% Sn/0.2 at.% Fe and 1.0 at.% Sn/1.0 at.% Fe co-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presented better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n pure and 0.2 at.% Sn/0.6 at.% Fe co-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mainly due to the decreased Eg. On the contrary, 0.2 at.% Sn and 0.6 at.% Fe co-doped TiO2 nanoparticles calcined at 650 °C showed the most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under UV light irradiation, which was about twice as large as that of pure TiO2 possibly due to the formed hybrid structure of anatase and rutile phase as well as the h+-mediated decomposition pathway.  相似文献   
2.
6to4与ISATAP技术相结合的IPv6网络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IPv4向IPv6过渡期间,多种过渡技术可以互相支持、互相组合使用,以达到互利互助。简要介绍了其中2种隧道技术:6to4技术和ISATAP技术,提出了1种基于两者结合的新型实验网络的实现方案。具体讨论了在Linux下如何组建这种新型实验网络平台,详细阐明了如何配置IPv6主机以及双栈路由器,为IPv4过渡到IPv6提供1个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对基于WorldFIP现场总线的传输模式作了研究,描述了微机网络各控制单元的功能,并概述了制动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搭建实验通信平台,模拟机车的制动网络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内燃机车永磁同步发电系统在内燃机全速范围内和突变性负载条件下均能稳定控制中间直流环节电压且减小电压的脉振,采用Super-Twisting高阶滑模算法对电压外环进行控制得到给定转矩,与传统PI外环控制相比,中间直流环节电压开始的超调减小,且电压跟随性、稳定性得到提升。同时,为了提高发电系统变流器容量利用率,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功率因数控制策略对电机进行控制。仿真试验表明,所提发电系统在内燃机宽转速范围、突变性负载条件下,可以得到平稳且能够快速恢复的中间直流电压。同时,发电系统在切换转矩内无功功率基本能稳定在零附近,超过切换转矩后无功功率依旧保持较低水平,提高了变流器容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利用Visual C++6.0、Pro/Toolkit和数据库的强大功能从设计信息中提取相关的零部件信息及将工艺信息输出到绘图环境下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实现了在Pro/E环境下设计与工艺之间的信息共享、无缝连接,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分子网络微区沉淀法制备纳米镁铝尖晶石(MgAl2O4)粉体,并采用TGA/DTA、XRD和TEM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前驱体的热分解和所制得粉体的物相组成、形貌及颗粒尺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MgAl2O4粉体颗粒粒径小,结晶良好,成分单一且粒径大小均匀。而实验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改变会对生成粉体的粒径和形貌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即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的改变对该方法制备纳米MgAl2O4粉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种DCT域的最优均值量化盲图像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的图像水印算法不能很好地实现水印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折中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最优均值量化盲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水印图像进行Arnold置乱,提高了水印的安全性;然后将载体图像进行8×8分块DCT(离散余弦变换),并根据均值量化原理将置乱后的水印嵌入到局部量化噪声值最小的图像子块中,提高了水印的不可感知性;最后水印提取时可以实现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加噪、剪切、JPEG压缩、滤波等多种攻击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以Fe/AC为催化剂、O2为氧化剂的非均相催化氧化体系处理偶氮染料活性红2BF,考察了反应温度、氧分压、废水pH、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在温度150℃、氧分压0.5 MPa、pH=3、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投加量为4 g/L的最佳条件下,活性红2BF色度几乎完全去除,TOC去除率达94.21%。  相似文献   
9.
针对设备多而分散的大型制冷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级模块化的控制方式,阐述了大型制冷监控系统的构成,重点介绍了采用MODBUS通信协议,实现PLC与各库房控制器之间数据通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已在多个制冷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将模糊控制理论更好地应用到现场,提出了一种结合MATLAB仿真软件的PLC实现复杂模糊控制算法的快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7软件平台实现模糊PID自整定控制算法,对水位控制较常规PID控制调节时间减少90 s,超调量降低4%,改善系统的性能。模糊规则调节过程验证了结合MATLAB的PLC编程灵活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