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63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8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冬  杜中杰  张晨  励杭泉 《石油化工》2006,35(10):994-997
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出一系列阻尼性能良好的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PU/P(MMA-BM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聚合物,通过动态力学分析方法表征了PU/P(MMA-BMA)IPN聚合物的阻尼性能。探讨了加入催化剂、高温后处理、交联剂用量及PU与P(MMA-BMA)的质量比对PU/P(MMA-BMA)IPN聚合物阻尼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高温后处理后,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用量(占MMA和BMA的摩尔分数)为1.5%、PU与P(MMA-BMA)的质量比接近1或小于1时,PU/P(MMA-BMA)IPN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2.
超细全硫化胶粉/PA66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虽然可以有效改善PA66的韧性,但是所带来的强度、刚度、热变形温度的损失大大影响了材料的实际应用,采用3种新型的超细弹性体———超细全硫化粉末丙烯酸酯橡胶(以下简称UFAPR)、超细全硫化粉末丁腈橡胶(以下简称UFNPR),超细全硫化粉末羧基丁腈橡胶(以下简称UFXPR),增韧增强PA66,对PA66及其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等做了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胶粉的加入降低了动态损耗模量峰的位置,使其向低温偏移,材料的韧性得以提高;同时损耗峰的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晶度提高,从而导致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3.
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液体氢化丁腈橡胶(HNBR)溶于丙酮溶剂中,加入碳纳米管,用超声波技术制备了液体HNBR与碳纳米管的复合母料,然后再与HNBR混炼、硫化,获得碳纳米管/HNB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在HNBR中分散性好,对HNBR有较好的增强性,但在后期机械加工中产生了断裂.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酸钙/炭黑并用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纳米碳酸钙/N330炭黑并用比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CO3/N330并用比的改变,材料的强度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CaCOa/N330并用比为20/30(质量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了20MPa以上,同时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较低的硬度;两种处理剂相比,树脂酸处理的碳酸钙具有较好的性能;表面处理的纳米炭酸钙与炭黑并用,可以降低炭黑填充橡胶的动态滞后,表面处理的纳米碳酸钙的加工性能比纳米炭黑好,可以通过并用纳米碳酸钙来改善炭黑胶料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适合聚氟乙烯薄膜生产制造的新工艺——凝胶挤出流延法。该工艺克服了聚氟乙烯自身结构特性给成型带来的困难,得到的薄膜产品具有耐候性强、强度高、透光率大等优点,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还系统讨论了树脂结构、潜溶剂及加工条件对薄膜制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的双端羟基聚乳酸与α-溴代丙酰溴反应而制得的含溴端基的聚乳酸为大分子引发剂,溴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行为,制得了具有两亲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随单体/引发剂摩尔比的增大、聚合温度的升高,共聚物溶液的特性黏度增大,共聚物薄膜的吸水率增加;共聚物在不同降解介质中的降解规律相似,均随降解时间的延长,共聚物薄膜的失重增加,且在不同介质中呈现的降解速率表现为碱液>酸液>水>缓冲液。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7.
不同颜色体系的UV丝印油墨中光引发体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了黄、蓝、橙、紫4种颜料的紫外吸收图谱;在模型化的丝印油墨配方中改变光引发剂的种类,运用指压法和指抠法研究了多种光引发剂对含有这4种颜料的UV油墨的引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颜料对紫外光的吸收区域和吸收强度是不同的。对于黄色油墨,907的引发效果最佳;对于蓝色油墨,907+ITX+EDAB和910+ITX+EDAB都具有很高的引发速度;而对于橙色油墨和紫色油墨,907+ITX+EDAB则是速度最高的引发剂组合。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PVC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涂料不同组分的种类及配比进行调节,制备不同配方的PVC清漆。在测试附着力、硬度、耐温、耐水性能的基础上,优化涂料配方,并配制出性能优异的PVC清漆涂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熔体插层法以及常压硫化法制备了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并与模压硫化法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了硫化方法对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微观分散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的橡胶/黏土混合物,其受限状态的橡胶大分子链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黏土片层之间处于一种热力学不稳定状态;模压处理会对橡胶/黏土混合物的分散状态产生不利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光衍射分析表明,采用模压硫化、常压硫化得到的丁基橡胶或丁苯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中黏土片层的微观分散状态不同;排除压力的影响,常压硫化有利于提高橡胶/黏土纳米复合材料中黏土片层的分散程度。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不含氢键的低粘度的吡咯烷基-N-甲酸-丙烯酸乙二醇酯(PLW),并采用实时红外光谱法检测了光强和光引发剂浓度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随着光强的增加光聚合的最终转化率基本不变,但是光聚合速率有明显的增加,并且达到最大聚合速率的时间也缩短。随着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加,最终转化率和最大聚合速率都有了显著的增加。所合成单体的转化率在30 s内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