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耐热钢锚固件是支撑热工设备耐火材料内衬的骨架,以增强耐火材料内衬抵抗静荷载、热应力、机械膨胀、机械振动,适用于所有干法生产线的浇注料施工,在高温窑炉中有广泛的应用。传统锚固件制作主要包括钢筋剪断、冲压、焊接、装套等工序,工序复杂且不满足现今环保要求,本文通过对新型炉窑锚固件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情况对比分析,新型锚固件完全可以替代传统锚固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清洁生产和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托轮是支撑回转窑重量的关键部件,托轮支撑轮带并承担回转窑所有的重量,长期处于高温、重负荷下运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经常发生磨损、点蚀和剥落,是易磨损件。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窑速可达3.0~ 4.0 r/min,托轮与轮带接触部位的圆周速度大,这就需要托轮有良好的运行表面。当托轮表面出现一定程度的径向变形,轮带在其表面旋转会产生震动,从而带动回转窑的基础发生震动。需要能准确测量出是否存在托轮径向变形及变形量的方法,进而才能正确采取措施消除变形(打磨或更换)。  相似文献   
3.
回转窑中心线理论上为一条直线,但在实际生产中,受复杂工况、高温形变、高负荷运转影响,窑中心线易发生垂直偏移。基于“小角度激光三点定心测窑法”研发的T型检测装置,虽可用于测量计算窑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但该装置T型卡尺高端与轮带低端间存在间隙,测量精度不高。基于T型检测装置设计了一种新型测量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艺特点及测量操作步骤,应用位移压力传感器收集测量数据并以数字信号方式输出,通过计算机记录数据,运用微分和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值并进行计算,可得到较为精确的回转窑中心线垂直偏差结果。  相似文献   
4.
回转窑窑尾二风机改为三风机的技改工程中,三风机技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包括生料立磨选粉机系统的改造,以往需要把整个立磨选粉机系统全部拆除并重新安装,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拆卸困难,后期安装质量难以保证。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施工工艺方法,经现场对转向位置进行测绘及模拟计算后,可在同位置不利用吊车进行转向180°的施工。此方法施工周期短、拆卸设备及配件少、工序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6.
徐金福 《水泥工程》2015,28(3):41-42
如何延长回转窑窑口耐火材料使用周期是耐火材料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以某水泥公司回转窑窑口耐火材料配置方案为例,分析了窑口耐火材料使用周期变短的诸多原因,提出了提高窑口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的措施,主要包括优化窑口耐火材料设计和实施精细化施工方案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回转窑大多采用活套轮带支撑筒体,轮带和筒体之间装有垫板,垫板将筒体载荷传递到轮带上。窑运转时垫板受各种交变应力,磨损较快,垫板需要经常更换。若垫板有较大的歪斜,会对轮带产生一定迁移力,使轮带向一侧移动。本文将分析轮带垫板歪斜对轮带产生迁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水泥回转窑筒体直线度是保证回转窑长期运转的一个关键。但是由于窑体长、支点多,要保持中心线准直却比较困难。造成窑体中心线不直的原因很多,如水泥回转窑在安装或调整时,托轮位置不正确,各筒体段节的接口没有对正;由于在使用中,轮带、托轮的不均匀磨损, 基础的不均匀下沉,工艺操作不当等都会造成回转窑筒体直线度不正。水泥回转窑筒体直线度偏差会造成支撑处筒体形成弯矩和交变应力,使支撑处耐火衬体受到纵向的交变应力;此外,回转窑筒体直线度偏差,会增加回转窑的运转阻力,从而增加筒体和耐火衬体的剪切力。在交变应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耐火衬体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严重时会造成耐火砖的挤碎、剪断、扭曲甚至掉砖。随着窑龄的增长,回转窑准直度对窑内耐火衬体的损坏现象日益突出。本文介绍水泥回转窑筒体直线度对耐火衬体的损坏机理和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回转窑筒体直线度关系到回转窑的长期安全运转。筒体直线度存在偏差,会使支撑处筒体和耐火衬体受到的轴向交变应力大大增加;还会增加回转窑的运转阻力,从而增加筒体和耐火衬体的剪切力。在交变应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下,耐火衬体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严重时会造成耐火砖的挤碎、剪断、扭曲甚至掉砖。应对措施:监控轮带间隙;保持筒体温度在圆周方向上的均匀分布;定期对回转窑筒体中心线和椭圆度进行检测和调整;定期对回转窑筒体厚度进行测量;加强对耐火砖砌筑的监控;确保中控操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