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2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炭黑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光涛  张隐西 《橡胶工业》2008,55(4):226-230
探讨炭黑添加方式和炭黑用量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将炭黑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简称SE)混炼,再用SE/炭黑混炼胶对沥青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较好;当沥青为100份时,炭黑的适宜用量为2.25份,SE(SBS/LDPE质量比为2/1)的适宜用量为4.5份.  相似文献   
52.
崔霞  任文坛 《橡胶工业》2008,55(4):213-216
对氢氧化锂和甲基丙烯酸(MAA)发生中和反应原位生成甲基丙烯酸锂补强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锂在EVM胶料的硫化过程中起到助交联剂的作用,随着其生成量的增大,硫化速率和硫化程度显著增大;在EVM用量为100份、硫化剂DCP用量为3份,氢氧化锂/MAA摩尔比为1/1的条件下,甲基丙烯酸锂理论生成量为30份时,EVM硫化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53.
用丁腈橡胶(NBR)作基体,分别研究了在NBR中原位生成丙烯酸锂(LiAA)及在NBR/LiAA中添加氯化镧(LaCl3)后,硫化胶体系电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BR中原位生成LiAA,可降低NBR的体积电阻率,使其由绝缘材料转变为抗静电材料;进一步在NBR/LiAA中添加LaCl3,体系体积电阻率继续降低,在LaCl3用量为20份左右时,体系体积电阻率有一最低值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4.
环氧树脂改性丁腈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环氧树脂和丁腈橡胶的共混,制备出了环氧树脂改性丁腈橡胶硫化胶;考察了环氧树脂种类、用量以及反应性丁腈橡胶作增容剂对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环氧树脂E12可使丁腈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明显提高;在此体系中加入端胺基液体丁腈橡胶后,撕裂强度和硬度进一步提高.硫化胶溶胀试验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端胺基液体丁腈橡胶与环氧树脂发生了部分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55.
一种新型聚烯烃消光膜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混制备新型聚烯烃消光膜,考察了聚乙烯(PE)与聚丙烯(PP)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及主链结构对薄膜消光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共混能够极大地改善薄膜消光性能,并选定具有合适MFR和主链结构的PE与PP树脂及确定两者配混比例,实现了消光性能优良的新型聚烯烃消光膜的制备。  相似文献   
56.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辅以活化剂制备活化废轿车轮胎胶粉(GTR),用其改性沥青或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复合改性沥青。研究了活化GTR的溶胶、凝胶含量,考察了活化GTR改性沥青和活化GTR/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基本性能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热剪切以及添加活化剂均能提高GTR的溶胶含量,使脱硫降解程度增大;用活化GTR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大幅增大,软化点、弹性回复、黏度明显降低;用活化GTR/SBS复合改性沥青,随着活化GTR含量的增大,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升高,针入度、延度、弹性回复降低,但经旋转薄膜老化后延度提高,耐老化性能提高;活化GTR在沥青中的粒径明显减小,分散性得到改善,而活化GTR/SBS复合改性沥青时,GTR均匀分散于SBS的网络结构中。  相似文献   
57.
橡胶与沥青的相互作用:溶胀及交联网络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与沥青的相互作用过程与结果决定了橡胶沥青的性能。用典型载重轮胎橡胶和轿车轮胎橡胶放入沥青中,研究其与沥青相互作用后橡胶溶胀质量变化规律及交联网络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橡胶溶胀质量增量(MI)与2 t/(1/2)/d呈线型关系,而橡胶溶胀扩散系数(D)受溶胀温度、橡胶种类的影响。190℃下,1 mm厚载重车胎橡胶的网络结构在溶胀过程中不断破坏,并在24 h后出现橡胶的解体和脱落,而轿车轮胎橡胶网络结构比较稳定。热分析发现沥青与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制了橡胶分子链的运动,使得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升高,并有沥青中的结晶蜡进入橡胶内部;热重分析(TGA)表明溶胀后橡胶起始分解温度升高,相互作用使天然橡胶(NR)的热分解速率峰消失,而丁苯橡胶(SBR)的分解峰增强。  相似文献   
58.
不同硫载体对轮胎用NR胶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添加不同载体化合物二辛基多硫代磷酸酯(SDT/S)、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锌(TP/S)、二硫代己内酰胺(S/G)、二硫代二码啡啉(M/G)以及SDT/S的用量对轮胎用NR胶料的加工性能、硫化特性、拉伸性能、动态生热和压缩永久变形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传统硫黄硫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入SDT/S和TP/S会缩短门尼焦烧时间,但能提高硫化平坦模量和改善抗硫化返原能力;较低硫化温度(145℃下),传统硫化体系赋予NR硫化胶较低的拉伸强度和300%定伸应力,提高硫化温度(175℃),会使加入硫载体的NR硫化胶具有较高的拉伸性能保持率;加入SDT/S和提高其用量,可提高NR胶料的抗硫化返原性能,降低硫化胶的动态生热和改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59.
CPP薄膜中成核剂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成核剂A3用量对CPP薄膜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热封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6%-1.2%质量比A3成核剂,能使雾度在4%以下,对透明性基本无影响,能同时提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热封强度提高10%左右,起始热封温度保持127℃,热粘强度无变化,摩擦系数先升后降,动摩擦系数比静摩擦系数下降更快。  相似文献   
60.
在低用量的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下,甲基丙烯酸锌对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锌盐用量的增加会显著提高硫化胶的硬度和强度,且保持了较高的伸长率。交联结构数据表明增强作用与离子交联键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