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本文主要研究的开采技术是蒸汽吞吐中的辅助蒸汽吞吐方式优化设计,根据普通稠油油藏的特点建立体现普通稠油油藏特征的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不同蒸汽吞吐助排技术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为稠油油藏蒸汽辅助吞吐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钻完井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造成地层污染,大幅降低油气井产能,酸化能以较低成本恢复产能。合理的流体布置方法在酸化设计中是关键因素。尤其在长井段水平井或厚层酸化中,因为渗透率差异、污染程度差异或进酸时间早晚差异,高渗透或污染较轻的地方进酸多,低渗透带或污染严重的地方得不到足够的酸液,酸流入低阻力地层后进一步发生酸岩反应,使酸化不能达到解除所有污染的目的。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布酸方法。  相似文献   
43.
螯合树脂吸附金属阳离子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螯合树脂是一类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多配位络合物的交联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处理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应用十分广泛。介绍了5种不同的螯合树脂分类方法,综述了含有不同官能基团的螯合树脂应用于吸附重金属阳离子的研究现状,并分析讨论了国内常用的螯合树脂及优缺点,进而提出未来螯合树脂用于去除金属阳离子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4.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考察了水油黏度比、地层渗透率、聚合物注入量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岩心渗透率为1.5μm2,地下原油黏度为50.7 mPa·s时,聚合物驱的合理水油黏度比为0.06 ~0.6;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最佳地层渗透率为2.0 μm2;水驱后转注浓度为3 000 mg/L的聚合物溶液,提高采...  相似文献   
45.
为了认识稀油火驱过程中原油微观性质的变化规律,利用室内一维物理模拟装置开展了稀油的火驱实验,并对火驱高温氧化后的原油开展了族组分、官能团、轻烃、饱和烃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稀油火驱高温氧化后品质变好,含氧的羰基官能团特征明显、烷基侧链变短、碳链支化程度变高;轻烃、饱和烃受高温氧化作用影响较大,轻烃化合物中环烷烃与正构烷烃含量增加,环烷烃中侧链烷基越长含量越高,六元环轻烃化合物具有优先生成芳烃类化合物的优势,饱和烃中碳链越长越容易与氧气发生氧化,高温氧化作用不会选择性断裂奇碳数或偶碳数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在高氧化过程中稳定性较好.该研究探索了稀油火驱过程原油性质变化的机理,为稀油油藏火驱开发提供基础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6.
钻井工程中井漏产生的原因是多样性的,必须要掌握科学合理的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钻井工程中井漏产生的原因,其次阐明了钻井工程中井漏带来的危害,再次探讨了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对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钻井工程的发展及井漏预防、堵漏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47.
封隔器在油气井生产作业中大量使用,其性能的优劣及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到油气井的措施成功率和开发成本。因此,封隔器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成本及使用成本的控制成为油田封隔器作业成本中提质增效的重要研究内容。辽河油田年使用封隔器约11000套,每年因为封隔器下井故障造成的作业成本费用较高。针对辽河油田所使用的封隔器,为找到有效控制其质量并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的有效措施,特开展了封隔器使用现状及其提质降本措施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驱油剂石油磺酸盐(Sa)在采出液中的浓度随其注入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对采出液破乳的影响也加大。作者详细研究了ρ(Sa)对含油质量分数30%的原油乳液破乳的影响规律,分析了4种不同分子结构破乳剂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加破乳剂条件下,乳状液的脱水率随ρ(Sa)增大而下降,当乳液中加入ρ(Sa)=0~300mg/L时,沉降2h脱水率由59.55%降至50.74%。从乳液粘度、油水界面张力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加破乳剂后,破乳初期脱水率随ρ(Sa)增大而降低,破乳后期ρ(Sa)影响减弱。破乳剂SP169分子结构与石蜡基原油、及乳化剂Sa分子有较好相似相容性,因此破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9.
《应用化工》2022,(6):1033-1036
以天然菱镁矿为原料,采用尿素法制备纳米Mg-Al水滑石。考察了煅烧时间和温度对菱镁矿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700℃下煅烧0.5 h。另外考察了尿素用量对水滑石形貌、尺寸、结晶度的影响,还有不同n(Mg)∶n(Al)对水滑石纯度的影响。用XRD、SEM对产物进行分析。XRD分析结果表明,当溶液中n(尿素)∶n(NO3-)=3∶1时,合成的水滑石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n(Mg)∶n(Al)=2∶1时,合成的水滑石纯度可达到100%;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多,合成样品的粒径逐渐增大。SEM分析结果表明,用菱镁矿合成的样品层比用硝酸镁试剂合成的样品层厚很多。  相似文献   
50.
田浩 《中外能源》2023,(5):91-95
目前应用于原油降黏方面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众多,宏观实验方法无法全面准确地描述降黏机理。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及结果,对油田自主研发的三种表面活性剂PS-30、BS-12以及复配型表面活性剂FP1进行降黏效果对比,以分子动力学方法按照油水混相模拟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三种加剂油水体系中,BS-12油水体系的界面生成能为-615.04kJ/mol,PS-30油水体系为-2312.42kJ/mol,FP1复配油水体系为-4156.32kJ/mol。界面生成能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越强,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为:FP1>PS-30>BS-12。分子模拟中各表面活性剂加入体系后,FP1、PS-30和BS-12油水体系模型的密度分别降低至0.84g/cm3、0.85g/cm3和0.87g/cm3左右,降黏效果的排序为:FP1>PS-30>BS-12。根据各原油体系石油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显示,BS-12、PS-30、FP1原油体系的峰值依次为9.784、9.202、8.347,峰值越低,油水黏附力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