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1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63篇
综合类   59篇
化学工业   1860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102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57篇
轻工业   22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17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5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为了深入研究木质素磺酸钠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特性,采用Langmuir-Blodgett(LB)膜天平成功地将木质素磺酸钠Langmuir膜以Y-型膜转移到固体石英玻片上,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对其表征。通过研究木质素磺酸钠的π-A曲线得出其LB膜的制备条件:溶液浓度为10 g·L-1,亚相为0.01 mol·L-1 CdCl2,进样量为50μL,划障速率为10mm·min-1。通过添加5%(wt)的脂肪醇与木质素磺酸钠形成复合物,改变了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构型,促使更多的木质素磺酸钠分子吸附于气/液界面,形成排列更加有序的Lamgmuir膜,长链脂肪醇对木质素磺酸钠吸附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其促进效果随着醇的碳链增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2.
为制备出规则球形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粒子,探究水溶性较大的单体的细乳液聚合机理,分别采用过硫酸钾(KPS)、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双氧水/L-抗坏血酸(H2O2/LAA)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丙烯腈(AN)的细乳液聚合。通过乳液外观的变化比较了三种引发剂对聚合过程的影响,对比了三种PAN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径和结晶情况。结果发现;采用热引发剂时,由于AN的水溶性增大,单体扩散明显,所制备出的PAN纳米粒子为不规则颗粒;而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能够获得规则球形的PAN纳米粒子。说明了水溶性较大的单体进行细乳液聚合时,温度是影响液滴成核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均相成核是造成PAN颗粒表面结晶进而导致PAN粒子形状不规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不同预处理酶解木质素对丁腈橡胶的补强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球磨、喷雾干燥、气流粉碎三种方法分别对酶解木质素(EHL)进行预处理,考察其对丁腈橡胶(NBR)的补强性能影响。结果表明,EHL经气流粉碎预处理后的堆积密度最小(0.3329 g·cm-3),其在NBR基质中的分散粒径最细(约为2.5μm)且最均匀,对NBR的补强效果也最好。硫化胶的综合力学性能方面,气流粉碎预处理方法明显优于球磨法和喷雾干燥法。当EHL的用量为40质量份(phr)时,气流粉碎的NBR/EHL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比球磨法、喷雾干燥法分别高出24.44%、61.29%;比空白NBR的拉伸强度提高257%。热重及热氧老化力学性能分析表明,酶解木质素在NBR/EHL共混体系中起到一定的热稳定及抗老化作用。扫描电镜图像显示,气流粉碎的酶解木质素与NBR的相容性比球磨、喷雾干燥法的有较大提高,木质素颗粒与橡胶相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4.
对水性聚氨酯改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包括: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超支化聚合物改性水性聚氨酯、可再生资源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等,并对其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5.
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改性修饰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极是影响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发简易、高效的阳极改性修饰方法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具有关键作用。对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改性修饰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总结了分析阳极材料的方法,并对阳极修饰方法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6.
用环氧树脂、丙烯酸、自制的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物以及聚乙二醇合成了2种改性环氧丙烯酸酯TDI-1和PEG-1。物理混合2种改性EA得到光-热双重固化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改性前后官能团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这2种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TDI-1和PEG-1)通过物理混合的UV-热双重固化涂料的性能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TDI-1和PEG-12种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混合使用时比单独使用时涂膜的性能更好。所研制的低黏度柔性UV-热双重固化涂料适合于不耐热、不规则的纸张、木器、塑料、汽车零部件等的双重固化涂装。  相似文献   
107.
从电解液溶剂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基于砜类、离子液体、腈类等非传统碳酸酯基溶剂的电解液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使用这些溶剂尚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今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8.
黄卫清  钟嘉敏  钱宇 《现代化工》2014,34(10):106-108
研究了L-精氨酸在无外加影响因素的条件下,结晶温度、结晶时间、搅拌速度及降温速度对L-精氨酸重结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L-精氨酸的结晶温度控制在60℃,结晶率可达88%以上;慢速搅拌有助于晶体的生成;采用在高温时快速冷却,待降至一定温度后,再慢速冷却降温,可以保证L-精氨酸结晶体的颗粒度较为均匀;L-精氨酸的结晶时间在5 h附近为宜。通过重结晶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可以有效改善精氨酸的产品品质,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品质差距。  相似文献   
109.
李利花  陈柳生  张伟德 《化学试剂》2014,(11):1017-1020
采用混酸(HNO3-H2SO4)浸泡法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表面功能化,以氯铂酸(H2PtCl6·6H2O)为前躯体,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快速合成了Pt/CNTs纳米催化剂(负载Pt的质量分数为20%)。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该法合成的Pt纳米粒子粒径小且尺寸分布窄,Pt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CNTs的表面,其平均粒径为4.5 nm,与XRD表征所计算的平均粒径相符合(4.46 nm)。电化学实验表明,该法合成的Pt/CNTs催化剂比商业Pt/CNTs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化学催化活性要高。  相似文献   
110.
纳米碳材料是广受关注的高性能材料,其作为无金属催化剂的应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碳材料在不同氧化剂(O2、H2O2、叔丁基过氧化氢、氧化石墨等)的作用下选择性催化氧化烃类、醇类、酮类、胺类等制备有机化学品和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过程,着重阐述这些液相氧化反应体系的机理以及碳材料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