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89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6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应用化工》2019,(10):2386-2389
在Na_2SO_4-CaCl_2-H_2O反应结晶体系中以酒石酸为有机添加剂,调节体系pH值分别为3.2,6.6,9.4和11.2,温度70℃,搅拌速率100 r/min条件下,制备不同形貌的二水硫酸钙。结果表明,二水硫酸钙晶体在pH值为3.2,6.6和9.4时呈棒状,长径比分别为30∶1~20∶1,15∶1~8∶1和4∶1~2∶1,在pH值为11.2时呈六棱柱状,长径比为1∶1;随着pH值增大和结晶时间延长,二水硫酸钙结晶度逐渐增大、热稳定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44.
吕燕  韩建华  田智灏  张旭 《化工进展》2019,38(3):1524-1529
研究了双极膜电渗析法连续制备聚合硫酸铁(PFS)的工艺。主要考察了电流密度、原料补充液中硫酸亚铁和硫酸的摩尔比以及原料补充液流速对产品PFS各性能指标(盐基度、全铁含量、pH、密度等)和过程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从10mA/cm2增加到20mA/cm2时,盐基度从8.59%显著增加到11.32%,去浊率从84.31%逐渐增加到95.34%,但当电流密度大于20mA/cm2 时,盐基度和去浊率稍有下降,过程能耗最高可达4.26kW·h/kg H2SO4,酸液罐酸浓度最高可达0.45mol/L;原料补充液中硫酸亚铁和硫酸的摩尔比从2.01增加到4.08时,盐基度从8.69%增加到11.38%,去浊率从94.96%逐渐增加到95.88%,能耗在3.05~3.15kW·h/kg H2SO4 范围内变化,酸液罐酸浓度约为0.38mol/L;原料补充液流速从1mL/min增加到3mL/min时,盐基度从11.52%下降到6.75%,去浊率从95.92%逐渐降低到75.61%,同时,能耗从3.09kW·h/kg H2SO4下降到2.77kW·h/kg H2SO4。  相似文献   
45.
选择哌嗪(PZ)及其衍生物N,N'-双(2-羟乙基)哌嗪(BHEP)、N,N'-双(2-羟丙基)哌嗪(HPP)、1-(2-羟乙基)-4-(2-羟丙基)哌嗪(HEHPP)、1-(2-羟乙基)哌嗪(HEP)5种哌嗪类有机胺作为SO2吸收剂,采用动态法在填料塔中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并对吸收剂进行热再生。4次循环吸收解吸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胺的碱性与位阻效应共同决定其脱硫性能。PZ的pKa最大,对SO2有较大的吸收容量,首次饱和吸收容量高达0.8428mol/mol,但难解吸且再生能耗高,首次解吸率仅为78.9%,4次循环后饱和吸收容量下降了54.3%,循环吸收能力较差;HEP吸收效果次于PZ,其解吸性能较PZ有所提高;双羟基哌嗪类二胺的pKa最小,饱和吸收容量相对较低,平均不低于0.4mol/mol;解吸率高,平均保持在95%以上,且再生能耗低、稳定性好,其中HEHPP的脱硫性能介于BHEP和HPP之间。因此,双羟基哌嗪可作为新型高效脱硫剂。  相似文献   
46.
为减少传统煤制乙二醇过程资源利用效率低和CO_2排放量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CO_2高效利用的煤制乙二醇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全流程建模及系统分析。与传统过程不同,新过程利用焦炉气来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和能量效率,集成甲烷干重整与湿重整技术降低CO_2排放。在全流程建模的基础之上,对新工艺的关键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焦炉气的最佳进料比和甲烷蒸汽重整反应的分配比为0.68和0.74。与传统过程相比,新工艺的CO_2排放降低了94.05%,同时?效率提高了15.17%。  相似文献   
47.
将槟榔原料与一定量的磷酸氢二铵均匀混合,在氮气气氛下制备氮磷共掺杂生物质炭,再与KOH二次煅烧生成孔隙结构发达的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杂原子掺杂碳催化剂材料的ORR(氧还原)活性良好,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抗中毒特性。组装的锌-空气电池的测试结果显示,无金属催化剂可与商业20%Pt/C催化剂性能相媲美,表明以生物质为基础的氮磷共掺杂活性炭是一种很有商业价值的氧还原催化剂材料。  相似文献   
48.
采用电泳法将石墨烯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形成石墨烯/碳纤维复合载体;原位电沉积亚铁氰化镍铋,形成亚铁氰化镍铋/碳载体复合材料(Ni-Bi HCF/GN/CF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及电化学等技术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特性。结果发现:立方体状的Ni HCF和正六边形的Bi HCF均匀混合在碳纤维表面。研究了Ni-Bi HCF/GN/CFs对水溶性铯(C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25℃,p H=7条件下,Cs+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9.4±2 mg/g,该吸附过程复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9.
实验中,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探究性定性基础化学实验,数据不如现象给人以直观的感受,本文将展现探究性定性基础化学实验草酸与饱和硫酸铜溶液制取硫酸,在没有称量或量取的情况下,采取过量的药品,用"除杂"的思想处理过量药品完成实验。在没有精准的测量仪器的情况下解决无法预知的"过量0.01 g"。  相似文献   
50.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在KNO_3质量浓度稳定在(22±2)g/L,即K_2O质量浓度为(10.24±1.00)g/L时,ZnSO_4-CuSO_4-H_2O水盐体系相平衡关系。利用直角坐标系绘制了0,10和20℃下的水盐体系相图,其中横坐标轴、相平衡曲线和直线c(Zn~(2+))+c(Cu~(2+))=100 g/L所围成的区域即为含定量KNO_3的Zn-Cu水溶肥料配方区。试验结果表明,根据配方区所制备的水溶肥料具有良好的储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