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1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15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石墨烯是一种独特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吸引了众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到目前为止石墨烯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综述了石墨烯在磷酸亚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硅电池中的应用,对石墨烯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采用马来酸酐(MAH)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行熔融接枝改性,考察了单体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对接枝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引发剂,TAIC先与EPDM大分子自由基进行接枝反应形成接枝自由基,然后再与TAIC或MAH进行共接枝反应,TAIC能显著提高MAH的接枝率(R_g)。当TAIC为0.8份、MAH为5份、DCP为0.15份、反应温度为180℃时,MAH的R_g达到最大值,接枝共聚物的凝胶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73.
考察了自制的改性硫黄对无钴天然橡胶(NR)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与镀钴钢丝帘线黏合性能的影响,并与含钴胶料/镀黄铜钢丝帘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硫黄用量的增加,无钴NR的硫化速率和交联程度均呈增大趋势,邵尔A硬度和拉伸性能变化不大;当改性硫黄用量为4.0份时,撕裂强度最佳;当改性硫黄用量为5.0份时,具有优良的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性;随着改性硫黄用量的增加,无钴NR/镀钴钢丝帘线的抽出力和附胶率呈增大趋势;当改性硫黄为5.0份时,无钴NR/镀钴钢丝帘线分别在湿热老化、蒸汽老化、盐水老化后的抽出力和附胶率与含钴NR/镀黄铜钢丝帘线相当或更大。  相似文献   
74.
为改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阻尼性能,采用共混的方式引入阻尼剂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研究了阻尼剂的用量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力学性能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巯基-苯基聚倍半硅氧烷添加量为4phr时效果最佳,硅橡胶能兼顾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所得改性硅橡胶的拉伸强度为5.1MPa、撕裂强度为19.7N/mm、损耗角为17.2°。  相似文献   
75.
以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利用全水发泡制备了聚酯型聚氨酯泡沫,探究了异氰酸酯指数以及TDI分别与MDI和PAPI复配使用对聚氨酯泡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异氰酸酯指数的增大,拉伸强度增大,泡沫回弹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异氰酸酯指数在1.05~1.08之间时,泡沫整体性能达到均衡;MDI和PAPI分别与TDI的复...  相似文献   
76.
采用蔗糖溶液在-120℃下将聚异戊二烯-聚苯乙烯共聚物(PI-PS)的薄膜材料进行包埋,然后用超薄切片机制成了50nm厚的超薄切片,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了所制薄膜中纳米尺度的两相分离结构。与用环氧树脂和聚酯等树脂包埋聚合物薄膜的方法相比,用蔗糖溶液低温包埋聚合物薄膜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安全、高效、成本低和环保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77.
考察了2种牌号充油锡偶联型溶聚丁苯橡胶(SSBR)生胶(NS 424和NS 560)的凝聚态结构与性能,并与充油非偶联型SSBR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非偶联型SSBR相比,SSBR NS 424生胶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略小,而分子量分布相近,门尼黏度偏大,加工性能较差,弛豫时间较长;SSBR NS 560生胶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较小,分子量分布较窄,门尼黏度略大,热稳定性较好,弛豫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78.
首先给出表征XPP、DCPP和S-MDCPP 3种粘弹性本构模型流变特性的物料函数,比较了它们对稳态简单剪切和稳态单轴拉伸流动中熔体复杂流变行为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S-MDCPP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支化高分子熔体的复杂流变行为。最后,讨论了S-MDCPP本构模型中各参数(主链末端支链数q、取向和拉伸松弛时间之比r以及滑移系数ξ)对熔体流变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主链末端支链数q以及取向和拉伸松弛时间之比r均对熔体的拉伸黏度影响较大,随着q的增加或r的减小,熔体黏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滑移系数ξ的增加,熔体的剪切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79.
采用复合引发剂用Haake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高全同聚1-丁烯(iPB)。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考察了复合引发剂比例、GMA用量、引发剂总用量和St用量对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引发剂引发下,GMA和iPB可熔融接枝,接枝率最高可达1.74%;St作为共单体可明显提高GMA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当n(St)/n(GMA)为1.5时,接枝率为单独使用GMA时的2.3倍。  相似文献   
80.
在转矩流变仪中,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多单体熔融接枝技术,研究了二元乙丙橡胶(EPM)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考察了MAH含量、DCP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子转速以及第二单体苯乙烯(St)的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PM-g-MAH体系,MAH和DCP最佳用量分别为3.0 phr和0.22 phr,最佳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8 min,转子转速60 r/min,此时接枝率最高达到0.46%;加入第二单体St后,当n(St) /n(MAH)为1/1时,EPM-g-(MAH-co-St)的接枝率为0.64%,接枝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