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58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LLDPE反应挤出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等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反应挤出接枝苯乙烯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螺杆转速、溶胀时间等对接枝比及熔体流动指数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接枝物对聚乙烯/聚苯乙烯合金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在融熔状态下,利用Firedel-craft烷基化反应制备PE-g-PS,考察了催化剂品种、用量、温度、时间等对接枝比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接枝物对PE/PS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无水三氯化铝是一种有效催化剂,对于LLDPE/PS质量比为70/30共混物,加入1%无水三氯化铝,120℃下混炼5min,可获得具有较高接枝比的共聚物;就地烷基化反应提高了LLDPE/PS合金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43.
聚天冬氨酸钠的阻垢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L 天冬氨酸为原料合成了几种不同MW 的聚天冬氨酸钠 ,并采用静态阻垢评定法、锌试剂分光光度法和测定透光率等方法对聚天冬氨酸钠进行了阻碳酸钙、稳定锌离子和分散氧化铁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 :MW 为 470 0的聚天冬氨酸钠在质量浓度为 5mg/L时 ,对CaCO3 的阻垢率达到 90 %以上 ,具有最优的阻碳酸钙垢能力 ;MW 为 90 6 0的聚天冬氨酸钠在质量浓度大于 40mg/L时 ,对Zn(OH) 2 的阻垢率大于 80 %,对锌离子可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分散氧化铁的能力均好于聚马来酸和聚丙烯酸 ,说明聚天冬氨酸钠适用于冷却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44.
选用ASPENPLUS软件中的严格精馏模型 (Radfrac) ,模拟计算了烷烃分离的常规精馏过程 ,得到了常规精馏输入总热量为 3 .0 2× 1 0 7kJ·h- 1 ,分离过程的力学效率为 2 8.6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分离物系的热偶精馏系统 ,并利用ASPENPLUS软件中的多塔精馏模型 (Multifrac)对热偶精馏的多解现象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探讨 ,再由灵敏度分析模块 (Sensitivity)确定了能耗最小、操作稳定的最佳设计条件 ,即当回流比为 5 .0时 ,取内连气相流股流量为 2 1 9.3kmol·h- 1 ,内连液相流股流量为 1 75 .6kmol·h- 1 。在以上设计条件下该热偶精馏输入总热量为 2 .0 7× 1 0 7kJ·h- 1 ,热力学效率为 37.2 %。结果表明 ,烷烃分离的热偶精馏可以节约供热量 31 .5 % ,热力学效率可以提高8.6 %。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 V2 O5 / α Al2 O3催化剂用于甲苯气相选择性氧化反应时 V2 O5 负载量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 BET、TPR等测试手段 ,讨论了催化剂的物化结构与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适宜的 V2 O5 负载量为 1 1 .4 %( w)左右  相似文献   
46.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复合膜催化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铁和银酸铵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Si-O和Mo-O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法,分别制得了Fe-Si-O薄膜(以载玻片为基板)和MO-Fe-Si-O薄膜(以多孔α-Al2O3为基质材料).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Fe-Si-O成膜的影响,采用DTA、XRD和SEM等技术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Mo-Fe-Si-O薄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粘度、衬底材质、浸渍时间、提拉速度等是影响Fe-Si-O成膜的主要因素;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Fe-Si-O/α-Al2O3无机复合膜热处理温度达到650℃以上,即能形成比较明显的结晶相,薄膜经高温焙烧(700℃)-冷却反复5次,膜表面没有出现剥离和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47.
建立了苯- 甲苯单塔精馏的MESH 方程组,采用分割技术用计算机进行迭代求解,得到了塔内各理论板的气液流量、温度和浓度分布及塔顶和塔底热负荷,并计算了该过程的热力学效率为13 .97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苯- 甲苯的并流型双效精馏流程,并对该流程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高压塔塔顶采出量及回流比为两个塔的协调变量。在规定各塔压和高压塔塔底流量的条件下,以综合效益为优化目标,以两塔的回流比为决策变量,采用一维定步长搜索给出决策变量改进值的方法进行优化计算,确定了双效精馏流程的工艺操作条件。优化计算结果表明,高压塔压力为34 .34 N/cm 2 ,回流比为1 .1 ,低压塔压力为常压,回流比为3 .2 的双效精馏比单塔精馏可节约供热量32 % ,节约蒸汽用量28 % ,且双效精馏过程的热力学效率可提高4 .39 %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48.
针对芳烃抽提装置中苯 -甲苯精馏塔 ,在进行机理模型动态仿真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有时延的一阶滞后简化动态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简化的动态模型能很好地近似机理模型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9.
超细碳酸钙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电导仪跟踪碳化反应历程,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CO2浓度、Ca(OH)2浓度、气体流量和活加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时间及CaCO3产品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绿色蔬菜汁中叶绿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孙鹤  林世杨 《食品科学》1997,18(2):9-13
对影响新鲜菠菜汁中叶绿素稳定性的PH值,光,温度,氮,微生物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对新鲜菠菜汁中叶绿素的稳定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微生物因素和氮因素,PH值和温度影响不很明显,微生物及氧化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较强,而其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近可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