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9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电气石的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一种能够永久产生自发极化的天然矿物-电气石.综述电气石的硅氧四面体( SiO4)6复三方环结构;化学组成;电气石族矿物的分类;永久电极、形成静电场、产生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表面活性和吸附等性能及在环境保护、医疗保健等功能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2.
常玥 《精细化工》2020,37(1):33-38
以NH_4VO_3、Bi(NO_3)_3·5H_2O、均苯三酸、Fe(NO_3)_3·9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一锅水热法制备了BiVO_4/MIL-100(Fe)复合材料,用XRD、SEM、N_2吸附-脱附、UV-VisDRS及PL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XRD显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复合材料中BiVO_4为单斜相、四方相的混晶结构,其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高于MIL-100(Fe),吸收光后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较低。可见光条件下,不同材料对结晶紫的光催化降解实验中,m(BiVO_4)∶m[MIL-100(Fe)]=1∶3配比的BiVO_4/3MIL-100(Fe)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射50 min,30 mg BiVO_4/3MIL-100(Fe)对30 mL质量浓度30 mg/L结晶紫的降解率为98.7%,主要光催化活性基团是h+。此外,日光下该材料对结晶紫、罗丹明B、亚甲基蓝也有较强的光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93.
有机共轭聚合物在发光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倍受研究者们的关注。相对于荧光小分子来说,荧光共轭聚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功能化强、可加工性好和合成简单等优势。近年来,荧光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化学传感、生物成像、光电器件和有害物的吸附与降解等领域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综述了以suzuki偶联反应聚合、Sonogashira反应聚合、Wittig-Heck-McMurry反应聚合等方法合成共轭聚合物以及在荧光调控、化学传感、刺激响应、生物细胞成像、气体吸附及有机染料降解等方面的应用。设计合成具有特异性识别、更高灵敏度、更容易加工、卓越稳定性和功能化强的荧光共轭聚合物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4.
荧光成像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可对目标分子进行原位实时的监测,且这种方法具有无损伤、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以及能在细胞水平获得更高的分辨率等优势。近年来,荧光材料在离子分子识别、医学诊断、生物分子检测以及生物成像等领域显示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化学和材料工作者的重视。综述了碳纳米材料、半导体量子点、稀土金属、有机荧光小分子、聚合物荧光纳米颗粒几种常见不同类型的荧光探针材料在细胞成像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其发射波长、荧光量子产率、生物相容性、光稳定性、细胞毒性以及遗传毒性等特性。设计并合成发射波长较长、Stokes位移大、生物相容性好、光稳定性好、廉价的荧光探针将是荧光成像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一种新型脂肪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极低的氧透过率,但其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较差。聚碳酸亚丙酯的共混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的研究情况,分别介绍了聚碳酸亚丙酯/合成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天然聚合物、聚碳酸亚丙酯/无机粒子、聚碳酸亚丙酯/有机小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6.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镍-铋氢氧化物复合前驱体,后经热处理将其转化为镍-铋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方法对其电化学电容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中组分间的配比是材料取得良好电容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比研究,优化出复合氧化物的最佳配比,并充分讨论了该复合氧化物作为单电极时的能量及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97.
首次采用界面聚合法成功地合成了聚苯乙烯(PS)纳米棒,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选区电子衍射(SAED)、红外光谱(FT-IR)及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单体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及有机溶剂等对聚苯乙烯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苯作为有机相溶剂、单体浓度为1.70 mol/L、60 ℃下反应10 h时能够得到平均直径为20 nm左右的纳米棒.样品的选区电子衍射(SAED)图与等规聚苯乙烯(i-PS)单链单晶的六方点阵衍射一致,GPC测试表明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较低,且其分布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98.
论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几种常见聚合工艺及其催化剂体系,详细阐述了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及新型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最后概述了几种常见的PE-UHMW制品加工技术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9.
稀土氧化物具有其独特的光、电等化学性质,在催化、发光、磁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如果将稀土氧化物制备成具有低的维数和高的比表面积的一维纳米管状,有可能增强其各方面的性能,它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迷人。综述了稀土氧化物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稀土氧化物纳米管在催化、发光和磁性方面应用的进展,最后论述了还需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0.
石墨烯特殊的结构赋予其诸多优异的性能。过去10年中,石墨烯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功能化对石墨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关于石墨烯功能化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重点阐述了石墨烯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功能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