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1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269篇
电工技术   476篇
综合类   1000篇
化学工业   879篇
金属工艺   455篇
机械仪表   392篇
建筑科学   305篇
矿业工程   350篇
能源动力   442篇
轻工业   267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166篇
武器工业   126篇
无线电   7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19篇
冶金工业   87篇
原子能技术   35篇
自动化技术   100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672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以挤压工艺对SiCw/606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目标,通过改变挤压温度、挤压比以及凸模中心锥角等工艺参数,系统分析了挤压铸造制备的SiCw/6061复合材料反挤压变形前后强度、塑性及硬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挤压变形可以有效地提升复合材料试件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试件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延伸率先显著增大而后略有减小,硬度则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挤压比的增加,试件的强度、塑性及硬度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凸模中心锥角的增大,试件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延伸率及硬度则随着锥角的增加始终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2.
管式布风装置对流化床焚烧炉内流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模拟了管式布风装置对流化床内气体和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床内气体和颗粒瞬时和时均速度及颗粒体积份额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床内颗粒宏观流动呈现床中心区域为上升流动、壁面区域为下降流动的内循环流动. 分析了风管小孔风速和颗粒直径对床内流化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保证床内颗粒和气体良好流化和混合特性的最佳布风管相对距离应在1.5~1.75之间.  相似文献   
33.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omyography (EMG)-controlled 5-DOF prosthetic hand on ten transradial amputees. The proposed prosthesis is composed of a five-fingered hand, a passive wrist, and a customized socket for each subject. The EMG control methods included both a commonly used pattern recognition-based scheme (DD-SVM) and a novel digital encoding strategy (double-channel template matching (DCTM)). A virtual 3D hand platform was developed for training the subjects and rapidly testing the control methods. For each subje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MG control methods was firstly measured by off-lin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then, according to the accuracy, a particular control method was selected and embedded in the EMG controller for further validation on ordinary daily life activities. Ou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test not only the hand’s grasp ability but also other multifinger cooperation skill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subjects of rich control experience can accomplish several intuitive motion control over their hands. However, the kinds of the motions and their relative recognition accuracy may depend on som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uch as the amputation level, the activity of the residual nerve-muscle system, and the richness of control experience. Meanwhile, the proposed digital encoding method, DCTM, which only utilized two channels of EMG, was necessary for those amputees with few available control signals. 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the EMG control method should be differently considered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 of each subject.  相似文献   
34.
Pr^3+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特性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Pr^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它们的光催化活性.利用XRD和BET技术研究了Pr^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TiO2纳米粉体的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用XPS和SPS技术研究了Pr^3+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组成和表面光伏特性,探讨了Pr^3+掺杂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适量Pr^3+掺杂能显著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当Pr^3+掺杂量为1.25%(以Pr^3+/TiO2质量比计),焙烧温度为600℃时,制得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Pr^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增大比表面积,增加表面羟基和吸附氧的含量,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改善粉体表面的光吸收性能,上述因素均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35.
针对遥感影像数据量大,多用户并发请求造成服务器负载加重,使遥感影像传输效率逐渐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多线服务器环境下分块调度遥感影像资源的策略。该策略采用改进的蚁群优化(IACO)算法,通过引入一个线路等待因子γ动态选择当前最优的线路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传输效率。对IACO、ACO、Max-min、Min-min和Random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IACO算法在客户端的任务完成时间和服务器端的执行时间与其他算法相比均是最少的,且随着任务数目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同时IACO算法的线路资源的利用率也更高。仿真结果表明:多线服务器分块调度策略与改进蚁群算法相结合,使遥感影像传输速度和线路资源利用率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36.
常压低温条件下油煤浆黏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油煤浆的黏度变化是工艺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进行了常压低温条件下影响油煤浆黏度变化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溶剂、煤粒度、煤油比以及外力因素如剪切速率、温度和溶胀等条件对煤浆黏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煤浆的黏度随溶剂黏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煤颗粒粒度增大而减小,随煤油比增大而升高.煤浆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表现出一定的剪切稀化性,煤颗粒在溶剂中发生溶胀,煤浆体系的黏度由于溶胀而增大.温度对浆体的黏度影响较大,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数学回归,建立了一定温度范围内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37.
预付费电能表是实行"先购电,后用电"的一种计量装置。系统以单片机为主控核心,集电能采集、数据处理、写卡、显示及控制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设计实现的智能预付费电能表具有稳定性强、实时性好及使用方便等特点,不仅克服了手工抄表缺乏智能化的缺点,而且能适应多种应用状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基于离散颗粒(DPM)硬球模型,数值模拟提升管内双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湍流流动行为。应用Vreman的亚格子尺度(SGS)模型模拟气体湍流,建立考虑不同颗粒加速度效应的两颗粒碰撞最小时间计算模型。数值模拟预测了大颗粒和小颗粒的速度和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小颗粒具有高的轴向速度和脉动速度,而大颗粒具有低的轴向速度和脉动速度。在床中心区域,小颗粒轴向速度分布出现3个峰值,对于大颗粒轴向速度仅出现两个峰值。在壁面区域大颗粒和小颗粒速度均出现两个峰值。沿床径向方向呈现床中心颗粒浓度低、壁面区域颗粒浓度高的环核流动结果。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颗粒浓度沿径向和床高分布趋于均匀。在床中心区域模拟计算轴向颗粒速度、颗粒浓度和RMS速度与文献实验结果相吻合。在提升管内气体湍流对小颗粒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颗粒间碰撞作用对颗粒相流动的影响大于气相湍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以商用TiO2P25为催化剂,分别在TiO2/UV/O2和TiO2/UV/N2两种体系下进行降解对氯硝基苯(pCNB)试验.采用ESR对两种体系下光催化反应形成的.OH进行测定,利用LC-MS对两种体系下反应形成的中间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对pCNB降解过程中氯和硝基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UV/O2体系的催化降解效果要明显优于TiO2/UV/N2体系;两种反应体系都有.OH产生,并且TiO2/UV/O2体系产生的.OH的量多于TiO2/UV/N2体系产生的.OH的量;TiO2/UV/O2体系形成的中间产物的种类要多于TiO2/UV/N2体系形成的,苯环上的氢、氯、硝基均可被.OH取代形成对硝基酚(pNP)、5-氯-2-硝基酚(5-C-2-PN)等酚类物质;两种体系下均有Cl-和NO2-存在,其中Cl-生成势与pCNB的去除势一致,只有TiO2/UV/O2体系中存在NO3-.  相似文献   
40.
李芬  张杰  姜安玺  邵纯红  闫波 《化工进展》2007,26(4):519-525
介绍了国内外低温脱硫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应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活性炭、氧化铁和氧化锌等单一组分脱硫剂的脱硫机理、动力学模型及再生方法。总结了脱硫剂结构、原料气组成和工艺条件等因素对硫化氢脱除效果的影响。简述了复合脱硫剂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化应用情况。展望了低温脱硫剂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