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9,(35)
课堂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选择药学院2016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班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通过构建基于微助教平台和对分课堂的联合教学模式,解决教师课时安排不足和教学互动不充分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67-73
卖空机制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公司战略视角,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职能入手,分析卖空机制在提升市场效率与外部监督作用同时,是否会造成脱实向虚行为。本文基于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融资融券政策的出台作为外生冲击事件,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发现卖空机制推出后,企业长期金融化投资比例显著上升。研究表明,卖空机制能够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在股价沽空压力下迫使企业选择脱实向虚行为。本文基于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研究了融资融券机制的设立与我国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关系,对卖空机制的实体效应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本文研究结论对如何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ETH)依赖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CPP) 实验大鼠纹状体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4(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 4,RGS4)和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 建立METH依赖CPP大鼠 1周组、2周组,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RGS4和D2、抑制性G蛋白α亚基(inhibitory G protein α-subunit,Gαi)、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METH依赖1周组、2周组大鼠在伴药箱的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RGS4蛋白在METH依赖1周、2周组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且与METH依赖1周组相比,2周组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D2、Gαi、MAPK蛋白以及cAMP在METH依赖1周、2周组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且与METH依赖1周组相比,2周组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METH依赖的CPP大鼠纹状体中,RGS4和D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分子发生了改变,RGS4可能参与了METH依赖的CPP大鼠纹状体D2受体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马尾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马尾松松针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5 g/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0℃。各因素影响的主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马尾松松针黄酮提取率为8.602%。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Walvax-2细胞基质培养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YN5株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将HAV YN5株在Walvax-2细胞中于35℃连续适应培养,取P24、P27、P29、P35和P40代病毒,提取RNA,以其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Vector NTI、BioEdit等进行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登录的标准株HM175(M14707)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5代病毒全基因组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与标准株HM175比较,5代病毒基因组5′-NCR(101~200 bp)片段的124和152位发生突变,且存在134~137 bp缺失;2A(3 012~3 210 bp)片段的3 025和3 196位发生突变,其中,3 025位点A变为T,与标准株HM175 VP1/2A(3 024~3 191 bp)的差异小于7. 5%,基因亚型与其相同,均为IB型;2C(3 986~4 960 bp)片段的4 043、4 087、4 185、4 222、4 563、4 802、4 880位点发生突变。5代病毒与标准株HM17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 4%,共有29个氨基酸发生突变,主要抗原位点与标准株HM175完全一致。结论 Walvax-2细胞基质培养HAV YN5株可保持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有望用于甲肝疫苗的研发及生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7):55-58
臭灵丹具有抗菌消炎、祛痰镇咳、抗肿瘤、治疗疟疾、抗病毒等药理活性。民间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疟疾、痈肿疥疮等。文章对近年来臭灵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普洱茶(晒青毛茶和普洱熟茶)中呋虫胺、水胺硫磷、茚虫威等3种手性杀虫剂对映异构体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1%乙酸的乙腈作为提取溶剂, 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混合石墨化碳黑(carb)净化,经ChiralpakIG手性柱分离,UPLC-MS/MS测定,基质外标法标定量。结果 3种农药的在0.002~0.2mg/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3,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为0.0025~0.25mg/kg。晒青毛茶和普洱茶中3个添加水平(0.025、0.05和0.5mg/kg)的平均回收率为73.57%~123.7%,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n=6)在2.6%~18.7%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成本低,可以用于测定普洱茶中3种手性杀虫剂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了杜仲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采用杜仲叶多糖干预。检测其清除DPPH、ABTS自由基能力,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spase-3、p38MAPK及TGF-β1蛋白水平。结果表明,杜仲叶多糖浓度为1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15%、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49.68%。杜仲叶多糖高剂量组的Iα-glucosidase为90.47%,FBG和BUN分别为9.21 mmol/L、6.85 mmol/L,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杜仲叶多糖高剂量组的MDA、GSH-Px和SOD分别为7.27 μmol/L、54.27 U/mg和81.27 μg/mL,均明显好于其他实验组(p<0.05)。杜仲叶多糖高剂量组的Caspase-3、p38MAPK TGF-β1分别为0.70、0.69、0.71,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杜仲叶多糖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FBG水平,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对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异灯盏花乙素作为灯盏花乙素的主要体内代谢物,可能发挥了主要的治疗效果,但是关于它的获取和药理学研究还相对较少。从植物提取、生物合成、化学合成3方面对异灯盏花乙素的制备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为异灯盏花乙素的制备研究提供参考。其中植物提取主要是从梧桐科植物掌叶苹婆(Sterculia foetida)、火桐(Sterculia colorata)的叶子中提取;生物合成主要是体外纯酶催化、以及从人和大鼠口服灯盏花乙素后的尿液中提取;化学合成是以黄岑素为原料,通过黄芩素上羟基的保护、糖基供体的合成、羟基的糖苷化,最后合成黄芩素-6-O-β-D-葡萄糖醛酸苷。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是高校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分课堂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有效融合了传统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的优点,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