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86篇
金属工艺   1097篇
机械仪表   178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6篇
冶金工业   86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以水银为实验介质,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考察板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中,搅拌电流和水口出口角度对结晶器内金属液流动的影响。在搅拌电流分别为0、50、60 A和水口出口角度分别为0°、15°、25°时,采用超声波多普勒测速仪测量模型内金属液的流速分布。结果表明:电磁搅拌的施加改变了结晶器内金属液流场分布,提高了金属液的流速,降低了自由液面的稳定性,使金属液冲击深度变浅;随着搅拌电流的增大,金属液流速、液面湍流度及冲击深度有增大的趋势;当水口出口角度为15°时电磁搅拌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52.
采用新型环保均一化前处理工艺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化学镀Ni-P镀层。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镀层的微观形貌、成分和相结构。通过电化学方法和热震实验评价了镀层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和结合力。结果表明,经前处理后基体表面的β相(Mg17Al12)被选择性去除,表面组织均一化,从而得到了均匀致密的浸Zn层。Ni-P镀层均匀致密,P含量为7.0%,具有非晶结构。与AZ91D基体相比,Ni-P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了1.136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两个数量级,表明镀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热震实验表明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3.
建立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来揭示自由晶核的迁移行为。模拟结果表明:在脉冲电流作用下,大多数形成于熔体上表面的晶核将往下迁移并随机分布于Al熔体内部,提供更多的形核质点,进而细化凝固组织晶粒。同时,研究在施加脉冲电流(ECP)时晶核尺寸对晶核分布和细化的影响。小尺寸的晶核同周围熔体一同运动,迁移距离较短;而大尺寸的晶核在脉冲电流作用下以较快的速度相对于周围熔体运动,有利于熔体内部晶粒的细化。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脉冲电流细化凝固组织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4.
袁有录  李铸国 《材料工程》2013,(11):12-19,25
采用等离子熔覆工艺制备了多层Ni60A+WC增强Fe基梯度涂层,增强相Ni60A+WC比例按10%(质量分数)逐层递增,研究了梯度涂层中WC颗粒的溶解及碳化物析出。结果表明:等离子熔覆加热阶段梯度涂层各层中WC颗粒均发生溶解,溶解的特征与WC大小及其内部缺陷有关,据此可将WC的溶解分为扩散式、芯部溶解式、溃散式、及扩散-芯部溶解复合式四种类型;在等离子熔覆凝固阶段,各层均析出富W型碳化物,析出位置及形貌与Ni60A+WC在每层的熔覆量有关,随着熔覆量的增加,富W型碳化物的析出特征依次为沿晶界呈网状→颗粒状→颗粒状+块状→小块状+簇团状→大块状+等轴状析出。析出的碳化物随着Ni60A+WC熔覆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各层中分布较均匀,测得梯度涂层的宏观硬度随着层数的增加呈线性递增分布。  相似文献   
155.
印飞  曾振鹏 《锻压技术》2000,25(4):44-45
叙述了液态模锻的工艺实质、应用范围及工艺参数。防爆工具液态模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技术,也在优质、高产及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创造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6.
《Planning》2016,(22)
以裳凤蝶前翅(T_FW)为模板,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三维减反射准周期性微纳结构的金属/半导体(Au-CuS_T_FW)功能材料以研究其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通过XRD检测了复合材料的表面成分组成;通过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原始蝶翅以及复合功能材料的表面形貌以及横截面;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低分辨、高分辨以及选取电子衍射观察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晶面间距。通过设计实验,得到该复合材料、金"蝶翅"(Au_T_FW)、CuS"蝶翅"(CuS_T_FW)以及性能优异的太阳光吸收材料BlueTec eta plus_Cu的光热转换效率,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发现该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  相似文献   
157.
叙述了羊角锤新旧模锻工艺过程,介绍了活动模具的动作原理及模具结构,阐述了用闭式精密模锻工艺代替普通模锻的优点,提出了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指出了目前使用活动模具闭式精密模锻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8.
喂线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包芯线的成形和喂线机两个方面概述了喂线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论述了喂线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9.
由于巨磁阻效应材料在磁记录设备和传感器的潜在应用,具有该效应的材料得到了广泛地研究。特别是继金属多层膜之后的金属磁性颗粒膜,由于其制备简单,巨磁阻效应的机理较为复杂,受到人们的青睐。综述了金属磁性颗粒膜中巨磁阻效应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0.
Veprek等报道了采用气相沉积方法获得硬度高达80~105GPa的Ti-Si-N薄膜,令人惊讶!尽管尚无人从实验上重复出这一结果,但大量研究。表明,在TiN或其他过渡金属化合物中加入Si,形成以Si2N4界面相分隔并包裹氮化物纳米晶的微结构的确是一条通过微结构设计获得高硬度薄膜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