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5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9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0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铸造技术》2017,(9):2104-2107
对比研究了不同C含量对高强生态钢板的显微组织、硬度、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含量的增加,高强生态钢硬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冲击韧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C含量的逐渐增加,高强钢的抗拉强度逐渐上升,而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逐渐降低;在C含量为0.35%时,高强钢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 947 MPa、14.7%和26.4%;随着C含量的增加,加载载荷为5、15和25 kg时的磨损失重量都呈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C含量的增加使得高强钢的磨损失重逐渐降低,磨损机制从粘着磨损转变为切削磨损。  相似文献   
102.
文章介绍了包钢炼钢厂150 t复吹转炉的留渣双渣操作工艺。针对留渣操作冶炼中的喷溅,氧枪结冷钢等问题,通过优化转炉留渣冶炼的吹炼制度、造渣制度、温度制度等手段,使冶炼过程平稳顺行,从而降低了石灰消耗,提高了炉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3.
程军  高克玮  郭志猛 《稀土》2014,(6):33-38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结合真空消失模铸造工艺,在低合金钢表面上原位合成了TiC颗粒增强硬质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不同添加量氧化铈对TiCp/钢基硬质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当的CeO2可以改善涂层质量,减少残渣、气孔等缺陷,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原位合成的TiC呈圆形或椭圆形细小颗粒弥散分布在基体相中,显著提高了涂层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104.
天然黑云母是白云鄂博铁精矿中含钾脉石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焙烧过程会与其中的含氟脉石萤石形成氟化物,为了探明相关氟化物的逸出特性,针对天然黑云母、黑云母-CaF_2、黑云母-CaF_2-CaO体系,通过DTATG、XRD、SEM-ED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上述3种体系氟化物生成的热力学条件。结果表明,1 150℃下天然黑云母完全分解,转变为铁橄榄石(2FeO·SiO_2)和白榴石(K2O·Al2O3·4SiO_2),1 250℃下只存在铁橄榄石一种矿物,其他成分均进入玻璃相中。黑云母-CaF_2体系中的天然黑云母在1 180℃分解并完全消失,生成辉石(CaO·Al2O3·SiO_2),1 250℃时,中间产物辉石与CaF_2结合生成枪晶石(3CaO·2SiO_2·CaF_2),同时有SiF4逸出。黑云母-CaF_2-CaO体系在950℃下生成枪晶石和钙铝黄长石(2CaO·Al2O3·SiO_2),直到温度升到1150℃,钙铝黄长石消失,枪晶石成为主要存在的矿物组成,1 250℃下有SiF4逸出。  相似文献   
105.
聚烯丙基氯化铵(PAH)作为聚电解质自组装膜,被用于调控碳酸铈颗粒形貌及大小。通过IR分析,PAH与Ce3+配位发生sp2杂化,形成π-烯丙基络合物,同时,PAH中的N原子与Ce原子也络合成键,此络合物以三聚体形式存在,诱导晶核的形成,由于PAH带电,通过静电作用、晶格几何匹配和立体化学互补,使得晶体定向生长,最终合成由六棱片状组成的花瓣状Ce2(CO3)3。XRD、SEM、TEM分析表明,PAH对晶体(160)、(022)面都是抑制作用,(242)面为促进生长,(202)晶面基本不变,确定Ce2(CO3)3晶体定向生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自制的稀土废渣混凝剂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混凝实验研究,考察了pH值、投药量、水力条件等因素对混凝过程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铁(PFAC)及M180、LD101四种常用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pH在5~7时,投药量在3 mL~4 mL,水力条件为360 r/min快速搅拌10 min,90 r/min中速搅拌10min,40 r/min慢速搅拌10 min,沉淀时间15 min时达到混凝反应的最佳条件,浊度去除率可达98.63%。对比结果表明,稀土废渣混凝剂处理焦化废水的效果优于其他四种混凝剂。  相似文献   
107.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了改革。改变冶金专业的课程体系,促进冶金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校企联合选题、过程检查、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发挥企业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新工科"建设的教学需要,对其他院校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钾长石体系、钾长石-萤石体系及钾长石-萤石-CaO体系在内的含钾长石体系的高温焙烧过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钾长石与萤石不同温度下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钾长石在1 090℃开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白榴石(KAlSi2O6)和SiO2.钾长石中加入CaF2,900℃就已经发生钾长石的分解反应,1 060℃开始有硅铝酸盐的生成;钾长石中加入CaF2和CaO,体系中有硅铝酸盐生成,并在1 050℃开始生成枪晶石(3CaO· 2SiO2·CaF2),1 270℃有镁黄长石(2CaO·MgO·2SiO2)和铝黄长石(2CaO· Al2O3·SiO2);焙烧过程伴随有KF生成.  相似文献   
109.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 l-gel)法制备了掺杂镨的纳米T iO2粉末。采用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物相进行了表征。样品经500℃焙烧2h后,0.5%(摩尔分数)P r3 -T iO2纳米粉末为单一的锐钛型结构。通过粉体对对硝基苯酚的降解情况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纯T iO2相比,P r3 -T iO2的光催化活性有较大提高,当P r3 的掺入量为摩尔比0.5%时催化活性最高。以高压汞灯为光源,对硝基苯酚的初始浓度为50m g.L-1、催化剂0.5%(摩尔分数)P r3 -T iO2投加量为1.0 g.L-1时,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冲击试验、硬度仪及扫描电镜对某煤矿运输机40Mn2钢刮板进行了断裂分析。结果表明:刮板室温冲击功及硬度均低于要求值;钢水冶炼过程中夹杂物较多,锰含量控制不好,产生偏析和大量长条硫化锰夹杂,夹杂物和空洞充当了裂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