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36篇
机械仪表   2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一种在Q235钢表面,利用等离子反应溅射直接复合渗镀合成氮化钛的工艺方法。该渗镀层是由钢铁材料基体上均匀分布细小氮化钛颗粒的渗层和表面氮化钛沉积层组成。沉积层与渗层之间有一平缓过渡区。渗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不会产生剥落。渗镀层表面硬度平均达到HV2300。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表面为纯氮化钛层,(200)晶面的衍射峰最强,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用划痕仪进行结合强度检测,声发射曲线未见突起的信号峰值,表明结合强度好。复合渗镀氮化钛试样在10%硫酸、5%盐酸、3.5%氯化钠水溶液和硫化氢富液中进行腐蚀试验。耐腐蚀性能分别比改性前提高了789,26,3.3,67倍。  相似文献   
52.
Ti6A14V合金渗镀Mo-N陶瓷层的微动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离子渗镀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钼氮陶瓷渗镀层,对陶瓷层微动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100000周次微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渗镀的Mo-N陶瓷层显著提高了Ti6A14V合金的抗微动磨损能力.Ti6Al4V合金微动磨损机制是粘着与磨粒磨损的综合效应,Mo-N陶瓷层微动磨损机制是犁削.  相似文献   
53.
在Q235钢表面进行双层辉光离子渗Cr,表面Cr含量约为40%,渗层厚度近50 μm;然后进行超饱和渗碳,表面含C量达到2.7%左右,超过Fe-Cr-C平衡碳计算值0.3%.随后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经X射线衍射分析,合金化层碳化物类型为M23C6、M7C3.将双层辉光离子渗Cr+渗碳淬火试样,在10%H2SO4、3.5%NaCl水溶液和H2S富液(含H2S 5~8 g/L,NH3·H2O 20 g/L)中,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渗Cr试样在10%H2SO4、3.5%NaCl水溶液和H2S富液中的耐腐蚀程度比Q235基体试样,分别提高了2.35、3.10、2.14倍.  相似文献   
54.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Ti6A14V合金(TC4)表面进行等离子渗镍研究。通过分析放电气压对渗层镍含量及厚度的影响得出,在950℃及20-50Pa进行合金化时,当气压为30Pa时可得到最佳质量的渗层。对此典型工艺条件下渗层的组织形貌、成分分布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测试了渗层的显微硬度,并对渗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层表面Ni含量最高可达95%,向内逐渐降低,基本呈梯度分布,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耐磨性较基材TC4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55.
在50钢表面进行等离子渗Cr,然后进行等离子超饱和渗碳、淬火及回火处理,获得表面强化层,并对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和断口形貌观察。结果表明:50钢经表面强化处理后,表面硬度迭HV1000以上,抗拉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其力学性能。表面强化层均存在解理台阶;而未经过处理的基体表面存在大量韧窝。  相似文献   
56.
离子渗金属中等离子体参数与工艺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朗缪尔单探针技术对离子渗金属中的等离子体参数进行了诊断,讨论工艺参数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工件阴极电压、源极电压和气压的增加,等离子体密度增大。利用等离子体参数结合放电特征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限定。讨论了等离子体参数对渗层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纯铜等离子渗钛层的高温氧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纯铜表面双层辉光离子渗钛合金层及纯铜在空气中的高温氧化行为,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氧化层的相组成并讨论了氧化机理.结果表明:纯铜渗钛后不仅提高了抗氧化能力,而且氧化行为及氧化层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未渗钛的纯铜700℃氧化100h相组成为Cu2O和CuO,而Cu—Ti合金层主要为致密均匀的TiO2氧化层.氧化动力学曲线为抛物线类型.  相似文献   
58.
试验纯铜双层辉光离子渗镀钛扩散钎焊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纯铜表面经离子轰击净化及活化后,钛易于沉积与扩散,且阴极表面溅射对钛的渗层有“稀释”作用。随着基材与沉积层互扩散的进行,有助于达到实现钎焊的过渡液相条件。当渗钛层厚度足够时。即可获得满意的焊接接头。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使得用高熔点金属作为扩散助剂进行钎焊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9.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本原理、放电模式及渗金属过程。并就该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表面合金化技术领域中,是适合于高熔点金属表面合金化和采用高熔点金属对铁基或某些熔点较高的有色金属表面进行合金化的实用工艺。  相似文献   
60.
阻燃镁合金AZ91D-0.3Be-R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铍对镁合金AZ91D的阻燃性以及混合稀土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铍(Be)可以有效地提高镁合金的起燃温度,含0.3wt?的镁合金的起燃温度提高近300℃,可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熔炼.稀土可抑制镁合金AZ91D非平衡结晶的进行,同时也抑制Mg17Al12相的析出,强化了基体;另外花瓣状和短杆状Al4RE相可阻止裂纹的形成,增大合金的断裂抗力,从而使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在固溶态和时效态下均提高20%;硬度在铸态下提高20%,在时效态下提高30%.由于Al4RE相热稳定性高,使高温抗拉强度在铸态下提高50%,在时效态下提高20%;伸长率在铸态和时效态下均提高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