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4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366篇
化学工业   597篇
金属工艺   344篇
机械仪表   48篇
建筑科学   242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26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3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多注射口注射是降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RTM)充模时间的重要措施,若控制不当,将引起制品浸润不良、干点以及变形等缺陷,从而影响制品质量。以某越野车发动机面罩为对象,采用控制体/有限元法编制的数值模拟程序,分析了恒压注射、恒流量注射、注射口数量及位置、排气口的数量及位置4种因素对充模过程的影响。实现了充模过程的优化控制,避免了缺陷的形成,缩短了充模时间,制备出合格的制品,为RTM多注射口成型的控制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2.
溶胶-凝胶法合成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Si(OC2H5)4、MgO、Sr(NO3)2、H3BO3、Eu2O3、Dy2O3等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于传统高温固相法近200℃的温度下,合成了长余辉发光材料Sr2MgSi2O7:Eu^2 ,Dy^3 ,研究了由溶胶向凝胶转变和凝胶向发光晶体转变的过程。测试结果表明,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样品较高温固相法余辉性能有较大提高,余辉时间达到12h以上。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炭黑为导电粒子,双组分聚氨酯为基体,并添加有机晶体,制备具有强PTC强度的非晶聚合物PTC涂料。研究表明在聚氨酯/炭黑中加入有机酸晶体,在晶体熔点附近可产生明显的PTC效应,而在涂料中加入2种有机盐晶体,无明显的PTC效应。加入有机酸晶体时,涂料电阻率随晶体含量增加略有降低,并且PTC强度随晶体含量增加而增加,最大PTC强度可达到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4.
萘系高效减水剂的优化合成与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工业萘系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的优化方案,得出了各合成阶段的关键工艺参数——时间、温度和原料用量的最佳控制值。尝试了一次性投酸法和用石灰代替液碱中和等新的工艺手段,前者可以简化合成工艺,但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后者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所得产品除了用作减水剂,还可兼作加气混凝土的稳泡剂。对复合改性的研究发现,“萘系-糖钙”复合外加剂,既保持了显著的减水、增强效果,又达到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改性目的。  相似文献   
105.
粉末冶金材料两个屈服条件几何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末冶金材料屈服条件是广义塑性理论的重要基础,介绍了粉末冶金材料2个常用屈服条件的基本形式,通过物理和数学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几何性质,确定了二次函数屈服面为椭球面、线性函数屈服面为六棱锥面。当粉末冶金材料成为全致密材料时,椭球面和六棱锥面分别成为圆柱面和六棱柱面。研究了单向拉伸(压缩)、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条件下的屈服性质,导出了屈服轨迹方程,并确定了相应屈服轨迹的几何形状。揭示了粉末冶金材料2个常用屈服条件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6.
集料组成对次轻混凝土宏观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集料组成对次轻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集料组成配制出了密度在2200kg/m^3左右,强度大于60MPa的次轻混凝土。结果表明,集料组成能明显地影响次轻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均相沉淀法控制合成了羟基磷灰石(HAP)晶须,并采用SEM、FT-IR和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从晶体热力学性质和晶体生长动力学两个方面分析了模板对羟基磷灰石晶须形貌的影响,探讨了羟基磷灰石晶须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08.
NBT-KBT-NN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陶瓷的制备方法,制备出(1-x)Na0.44K0.06Bi0.5TiO3-xNaNbO3(x=0~0.10)的无铅压电陶瓷。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所研究的组成均形成纯钙钛矿(ABO3)型固溶体,其晶体结构则随NaNbO3含量的增加由三方转变为假立方结构,并最终转变为立方结构。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温度曲线显示该体系材料为弛豫型铁电体,随着NaNbO3的增加,材料的弛豫性增强;采用改进的居里-外斯定理可较好地描述材料的介电常数-温度关系。测试了不同组成陶瓷的压电性能,当NaNbO5含量为0.08 mol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和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比基础组成略有下降,但其介电常数3Tε3/0ε和介质损耗tanδ则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有限元软件AN SY S,建立合理的预应力轻集料混凝土试验梁有限元模型.端部局部承压分析表明:端部压应力在张拉完毕后沿长度方向呈衰减曲线变化.对全部采用轻集料混凝土和端部采用1 m长次轻集料混凝土的试验梁进行对比,轻集料混凝土梁端部最大应力大于规范设计值,有必要在端部采用一定长度的次轻集料混凝土.分析表明端部1m长的次轻混凝土梁的端部应力明显小于其它长度的次轻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110.
LCM工艺增强材料横向渗透率测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多孔介质横向渗透率测量装置测量了多种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LCM)工艺常用增强材料的横向渗透率。结果表明:注射压力对横向渗透率影响不大,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横向渗透率明显降低,同时,增强材料的织物结构不同,横向的渗透率亦明显不同,2种不同结构增强材料叠合在一起的铺层结构的横向渗透率主要取决于渗透率较小增强材料的横向渗透率。将方格布按15°和30°角剪切后,横向渗透率随剪切角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