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9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76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气井积液和腐蚀是油气田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LHSB、CAO-40和水溶性咪唑啉等为主剂,三乙醇胺、互溶剂等为助剂,通过复配,获得了一种兼具缓蚀和起泡功能的新型一体化缓蚀型起泡剂配方。通过优化筛选,获得的最佳配方为:12.25%水溶性咪唑啉+45.5%CAO-40+12.25%LHSB+8%乙二醇单丁醚+5%水+5%三乙醇胺+5%EDTANa2+7%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最佳配方体系具有良好的起泡和缓蚀性能,携液率在65%以上,缓蚀率在85%以上,且具有良好的抗凝析油性能。缓蚀起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缓蚀型起泡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表面张力可降低至32.7m N·m-1,形成的气泡液膜较厚,有利于泡沫稳定。缓蚀机理研究表明,该缓蚀型起泡剂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机理,是一种以抑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吸附缓蚀剂。  相似文献   
43.
44.
45.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GRF-1加量、放置时间、溶液pH值、温度、盐加量、表面活性剂、过氧化物对聚合物水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RF-1浓度的增大,水溶液黏度增加;并随着水溶液静置时间的延长,溶液黏度逐渐上升,静置4 h后的黏度基本稳定。在30℃下静置4 h,pH=7.50时的GRF-1水溶液的黏度最大。温度升高,溶液黏度逐渐降低。二价无机盐对溶液黏度的影响显著大于一价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使水溶液黏度迅速降低,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提高溶液黏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量为0.35%时的溶液黏度值最大,为310 mPa.s。过硫酸铵(APS)可显著降低水溶液黏度。剪切60 min时,聚合物溶液中加入0、0.01%APS后的黏度分别为50、10 mPa.s,降低80%。GRF-1水溶液具有明显的剪切变稀性,但剪切后的溶液黏度恢复率为94.7%。图7参10  相似文献   
46.
以甲醛、丙酮和苯酚为原料,亚硫酸钠和对氨基苯磺酸为磺化剂,合成了一种双磺化剂型减水剂.通过比较产品对水泥分散性的影响,讨论了该减水剂与传统脂肪族减水剂(SAF)、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ASPF)的异同,测试比较了它们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35、减水剂固体掺量为0.4%时,双磺化剂型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性明显优于脂肪族减水剂,与氨基磺酸系减水剂的性能相近,其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47.
张耀君  辛勤 《石油化工》2004,33(Z1):1337-1339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碳负载型双金属Pt-Ru模型燃料电池催化剂.并采用H2及CO化学吸附、TPR、TEM、XRD、CO微分吸附热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u-Pt合金以1.5~2 nm粒径均匀的分散于载体表面;3种Pt-Ru催化剂的初始微分吸附热(Q初始=124~112 kJ/mol)界于两种单金属之间.当双金属Pt-Ru催化剂Pt/Ru原子比为1/2时,催化剂Pt原子表面上的强CO吸附位(>112 kJ/mol)被Ru原子所覆盖而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8.
长庆油田天然气净化厂脱除天然气中CO2和H2S过程中,吸收塔内常出现脱硫溶液发泡现象。为了确定发泡原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通过均值化处理使相关因子的实验数据无量纲化,分析了各相关因子对40%MDEA 5?A溶液起泡高度的关联度,另外通过实验考察了各个因子对起泡高度的影响。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逐一讨论了各因子与溶液发泡之间的关系。溶液中总铁浓度代表设备腐蚀程度,对起泡高度的关联度最高(0.7428),总胺浓度倒数代表醇胺降解程度,关联度次高(0.7372),这两个因子是引起脱硫溶液发泡的主要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在生产中应加以控制。固体颗粒在高浓度时(>200mg/L)对发泡无影响(关联度0.5376),但影响溶液的其他性能,在生产中应通过加强过滤进行控制。无机盐浓度和溶液粘度的关联度<0.7(分别为0.6621和0.6310),对发泡无影响。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分别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对表面/界面张力的影响,并从机理上进行了相关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当AES与OP-10和AES与TX的质量比分别为8:2和6:4时,表面/界面张力均降低至最低值。二者比较来看,AES与TX的复配体系较AES与OP-10的复配体系降低表面/界面张力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山东省沂蒙山区鲁山南麓的地椒全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8.513%。产于山东沂蒙山区鲁山的地椒全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对伞花烃(17.395%)、百里酚(12.207%)、龙脑(12.084%)、香芹酚(9.002%)和松油烯-4-醇(6.323%)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