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111篇
化学工业   319篇
金属工艺   17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98篇
能源动力   85篇
轻工业   35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5篇
冶金工业   36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尹久发 《矿冶》2011,20(4):82-85
采用直流电弧炉处理水淬渣,考察了焦矿比、碱矿比、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焦矿比12.5%、碱矿比30%、反应温度1350℃±30℃、反应时间3 h的试验条件下,水淬渣中铁还原率达86.04%,实现了锡冶炼过程中水淬渣铁金属二次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2.
微硅粉除杂过程中溶液pH值对除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伟  马文会  周阳  朱文杰 《矿冶》2011,20(4):91-93
对微硅粉酸浸溶出除磷进行试验研究,溶液pH值对除磷效果影响显著,pH值越小,除磷效果越好。着重探讨了磷在去除过程中的行为,并通过热力学计算对试验现象进行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3.
104.
针对高铅Zn焙砂在浸出工艺中的行为,以Pb含量为7.20%的Zn焙砂为原料,开展了两段酸浸工艺的实验研究,将Zn焙砂中的Zn进行浸出,而Pb在渣中进行富集。实验探究了中性浸出、酸性浸出过程中温度、酸浓度、液固比、时间等不同因素对锌的浸出率和铅富集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中性浸出过程中,Zn浸出率为90.73%,Pb在中浸渣中的富集含量为29.68%;中浸渣经酸浸处理,Zn浸出率可以达到98.60%,Pb在酸浸渣中的富集含量为36.54%。  相似文献   
105.
通过试验室研究提出了两段净化工艺,并在年产60 000 t电锌的湿法炼锌系统上实现了工业生产。该工艺一段净化温度为65~70℃,二段净化温度为43~46℃,与传统的锌粉锑盐净化法相比,具有能耗低、净化深度高、锌粉耗量低、劳动条件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6.
齐妍洁  张旭 《矿冶》2014,23(4):97-100
改进了传统的亚硝基R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锌溶液中的钴,并详细探讨了该方法中吸收波长、显色剂用量、消解酸种类和用量、加热时间、络合物稳定性、共存离子等测定条件对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5.5~7.0的HAc-NaAc缓冲液介质中,Co2+与亚硝基R盐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最佳测定波长为530 nm。钴的质量浓度0.1~5.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用该方法测定硫酸锌溶液中的钴,其RSD(n=5)≤5.44%,标准回收率为99%~102%。  相似文献   
107.
胡鑫  王少龙  雷霆  巫旭 《矿冶》2014,23(6):36-39
采用氯化—水解法从砷锑烟尘制取三氧化二锑,在砷锑烟尘经酸浸脱砷工序后,分别考察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稀释比对锑水解的影响和稀释比、氨水过量系数、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氯氧锑脱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释比为6∶1、温度为25℃和水解时间为1.5 h条件下水解,及在液固比为1.5∶1、反应温度为25℃、水解时间为0.5 h和氨水过量系数为1.5条件下脱氯,最后可得到砷锑烟尘中锑的回收率达到80.99%。  相似文献   
108.
孙喆  何屏  李娟琴 《热力发电》2012,41(9):35-38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滇池污泥、劣质褐煤及其按不同比例混合的混合燃料进行了燃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掺入比例的增加,褐煤与污泥混合燃料着火温度逐渐降低,但可燃性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降低;污泥的活化能小于褐煤的活化能,并且随着污泥比例的增加,混合燃料的活化能逐渐降低.从混合燃料燃烧的整个过程看,其着火和燃尽特性在某些方面优于褐煤和污泥单独燃烧.  相似文献   
109.
纳滤膜技术基于膜孔筛分和界面道南效应,实现不同价态离子分离,无需引入其他溶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分离技术。根据中国盐湖卤水高镁锂比现状及难开采、产量低等特点,将纳滤分离技术应用于盐湖锂资源提取中具有深远意义。总结了盐湖卤水中提锂的现状,对比了盐湖提锂技术的优劣,对国内外从事纳滤膜相关研究的机构及其典型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纳滤膜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以及膜材料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同时,深入研究了纳滤膜表面传质模型对纳滤膜实现镁锂分离机制及促进纳滤膜广泛应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最后,对纳滤膜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常用的纳滤膜传质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盐湖提锂中运用纳滤膜分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0.
为扩大锌工业可供矿物来源,文中开发了一种微波活化强化锌中浸渣-高铁闪锌矿混合体系协同浸出的新工艺。通过考察硫酸浓度、浸出温度、矿物粒度、搅拌速度和矿渣比单因素的影响,微波预处理样品形貌,及浸出过程渣相组分,确定了浸出反应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活化预处理对于后续浸出处理更为有利;在硫酸体系中,含锌物相的浸出顺序为:Zn_2SiO_4-ZnS-ZnFe_2O_4;在混合体系浸出中,锌的浸出过程遵循"收缩核模型",反应前期,锌的浸出速率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53.94 kJ/mol,浸出后期,浸出渣中单质硫含量的增加,其会在矿物颗粒的表面形成致密包覆,从而使得锌的浸出速率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