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91篇
金属工艺   448篇
机械仪表   53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4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1篇
冶金工业   7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射线检测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射线照相检测及质量评定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可还原射线照相检测及质量评定的真实情境,直观反映射线照检测设备、工艺、人员和各环节的状态和参与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MnO_2为自反应模板,采用一锅法制备了PPy/Fe_3O_4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MnO_2及PPy/Fe_3O_4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微观形貌观测、结构表征、电磁参数测试以及吸波性能评估。结果表明:PPy/Fe_3O_4复合材料在厚度为5.0 mm、频率为6.9 GHz处反射损耗(RL)达到最佳反射损耗-39.5 dB,有效频宽为3.0 GHz。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和植酸作为原料,利用阳极氧化法,研究了一种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的新型环保钝化膜制备工艺,在6061型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一层钝化膜,采用硫酸铜点蚀法对膜层进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钝化膜层的表面形貌以及成分进行测试,并以耐腐蚀性作为依据确定钝化膜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钝化膜层的表面呈凹凸不平并有少量孔洞的结构,其耐腐蚀性能优异,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温度38℃,电压18 V,钝化时间20 min,硫酸与植酸的质量比为2。这种新型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的钝化膜制备工艺,将脱脂、水洗、钝化等几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用水量以及废水的排放量,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Zr_(0.73)(Cu_(0.59)Ni_(0.41))_(0.27)]_(87)Al_(13)非晶合金的热塑性成形性能以及绘制其对应的热加工图谱,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压缩实验机对该非晶合金进行不同参数下的热模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压缩过程中变形行为由牛顿流变演变为非牛顿流变;同时,过高或过低的热加工温度均能导致合金晶化;进一步对数据分析得到该合金在不同热塑性成形参数下的功率耗散图与流变失稳图,并绘制出相应的热加工谱图,谱图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温度为420与430℃、应变速率为10~(-3) s~(-1)时具有较高功率耗散系数且没有失稳区域,因此,合金可选的热塑性加工参数为温度420~430℃,应变速率10~(-3) s~(-1)。  相似文献   
5.
采用感应熔铸+退火处理及快速凝固方法制备了La2Mg0.9Ni7.5Co1.5Al0.1贮氢合金。系统研究了快速凝固对合金的相结构、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La2Mg0.9Ni7.5Co1.5Al0.1合金的相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退火合金由αLa2Ni7主相(Ce2Ni7型结构)和少量LaNi3相(PuNi3型结构)组成。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合金中出现LaNi5相(CaCu5型结构)和LaMgNi4(MgCu4Sn型结构)相,且新相的相丰度增加,aLa2Ni7相和LaNi3相的丰度减少。EPMA分析表明,快速凝固方法制备的La2Mg0.9Ni7.5Co1.5Al0.1贮氢合金为柱状晶组织且晶粒细小。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冷却速率对合金的活化性能影响不大。随冷却速率的增加,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减少、高倍率放电性能下降。在较低的冷却速率下(5m/s),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改善不明显,而随着凝固速度的进一步增加(20m/s),合金电极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插层复合技术在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插层方法、制备原理和工艺过程,探讨了粘土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概述了插层复合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锻造等金属大变形的工艺设计中,相关参数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公式,而有限元法在金属大变形过程数值模拟中有明显的局限性,且模拟结果难以验证。本文基于有限体积法模拟了一典型开式模锻过程,并在通用经验值允许的范围内,根据模拟结果调整工艺设计中的参数设置,有效避免了一种锻件常见缺陷。通过分析变形过程特定时段的变形区形状、分流面的变化及变形力分布曲线,结合相关塑性理论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实现了工艺优化设计。研究证明理论预测与数值模拟相“拟合”的方法可以代替实验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8.
2SD315A在微弧氧化电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弧氧化是镁合金表面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微孤氧化电源是这种方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功率模块IGBT的触发是电源的核心。传统的触发模块有EXB841,M57959L,由于两者适用范围和电性能的要求使其不适合触发大功率IGBT,所以选用了大功率触发模块2SD315A。介绍了在镁合金表面进行微孤氧化的电源的原理,以及2SD315A在电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粉末半固态触变成形工艺制备了SiC_p体积分数为60%的2024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_p形貌及热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整形的SiC_p制备的复合材料增强体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在铝基体上,其致密度能达到99.97%。对复合材料进行去应力退火和T6热处理后,复合材料得到最佳综合性能,其抗弯强度和硬度得到明显提高,与复合材料热处理前相比,分别提高了47.5%和57.7%。复合材料的断裂整体表现为SiC_p的解理断裂,基体呈现出撕裂。对SiC_p整形和复合材料退火及T6热处理后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分别达到(4.85~8.51)×10~(-6)、(4.86~8.32)×10~(-6)℃~(-1)。经改进后的H-J模型可以更好地适用于混合增强和双峰粒径分布的情况。对SiC_p整形和复合材料退火及T6热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达到195、206W·m-1·K-1。  相似文献   
10.
金属间化合物Mg2Si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树俊  周琦  马勤  安亮 《铸造技术》2006,27(8):866-870
对金属闯化合物Mg2Si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对Mg2Si的性质及其基础研究和Mg2Si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虽然在Mg2Si热电性能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但它的热电转换效率仍然偏低;在结构材料的应用研究方面,Mg2Si除了和更具优势的材料复合提高其韧性和高温性能以外,另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就是将Mg2Si熔覆或喷涂在其他合金的表面,如Al、Mg合金等。另外熔体浸渗也是一种非常有希望改善Mg2Si脆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