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5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415篇
化学工业   793篇
金属工艺   470篇
机械仪表   98篇
建筑科学   500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595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1篇
冶金工业   68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铌硅基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铸造过程为对象,通过实验测试和反求法确定了铌硅基高温合金和型壳的热物性参数,以及凝固过程各界面换热系数等边界条件;利用ProCAST软件对不同抽拉速率下铌硅基高温合金凝固过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抽拉速率由5 mm·min?1增加到10 mm·min?1,固/液界面离液态金属锡表面的距离由12.1 mm下降到8.2 mm;平均糊状区宽度逐渐变窄,由11.5 mm减小到10.4 mm。针对抽拉速率为5 mm·min?1的实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定向凝固实验获得的一次枝晶间距差异在6%以内,从一个方面验证了温度场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相关结果可为铌硅基高温合金叶片定向凝固铸造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醇(PVA)浆料在经纱上浆中应用广泛,但化学结构稳定,退浆产生大量难降解的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文中以成本低廉、来源广泛富含角蛋白的废弃毛羽为原料,研发了一种蛋白基环保纺织浆料,以解决退浆废水难降解的瓶颈问题。采用溶胀还原提取法进行了角蛋白提取研究,系统考察了溶胀还原体系对再生角蛋白弱损解构提取机理,优化了再生角蛋白的提取工艺。并研究了增塑改性对角蛋白浆料性能的提升。结果表明,以8 mol/L的尿素为溶胀剂,10.0%的半胱氨酸为还原剂,体系pH值为9.0,85℃下提取7 h,所得角蛋白分子量较大,产率约70.0%;三乙醇胺为增塑剂,用量为10.0%,所得角蛋白浆料性能较佳;角蛋白浆料上浆织物的退浆效果较好,生物降解性较佳。  相似文献   
3.
尼龙6/马来酸酐-苯乙烯多单体接枝聚丙烯反应共混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与尼龙6(PA6)的共混物.先用多组分熔融接枝的方法将马来酸杆(MAH)和苯乙烯(St)共同接枝于聚丙烯(PP)上,制得多单体接枝聚丙烯PP-g-(MAH-St),该接枝物具有较高的MAH接枝率。利用MFR、SEM、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多组分熔融接枝聚丙烯PP-g-(MAH-St)对PA6/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St)中的酸酐基团与PA6末端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原位形成的PP-PA6共聚物能有效地改善PA6与PP的相容性,可以使PP均匀地分散在PA6基体中,相区尺寸明显减小,可至0.1μm,并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均衡的提高,冲击韧性的提高尤其显著,达到了橡胶改性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电子束蒸镀技术制备了Fe/Mo金属多层膜,利用TEM等手段研究了Fe与Mo层厚度对薄膜微结构应力的影响.Fe与Mo层厚度相差较大而Fe单层膜厚薄到1.2 nm时,较薄的Fe在较厚的Mo层上外延生长.随着Mo厚度的变薄,Mo/Fe厚度比减少,Mo层没有足够的自由能约束Fe原子,Fe层形成稳定的bcc结构.当Fe外延生长在Mo层上时,晶格畸变导致铁钼层间产生很大的应力,使得薄膜出现均匀的细微裂纹.用胡克定律估算了其应力范围,约104MPa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水轮机下环铸件凝固过程热应力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水轮机下环铸件凝固过程中的应力场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中采用接触单元法处理铸件与砂芯之间力的作用,改进了传统的铸件/铸型边界条件处理方法。文中重点分析了下环凝固过程中准固相区的受力情况,根据准固相区受力特点建立了适当的热裂判据,对下环凝固过程热裂倾向性进行预测。实际生产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采用连铸连轧法生产ER5356铝合金焊丝线坯并进行多道次拉拔,得到直径分别是Φ 1.2 mm和Φ 1.6 mm的成品ER5356铝合金焊丝,对成品焊丝的化学成分和松弛直径进行检测,并利用SEM观察焊丝的表面及内部质量.结果表明:Φ1.2 mm和Φ1.6 mm焊丝H含量较国内一般水平(每100 g 0.15~0.2 cm3)高而导致焊丝内部存在气孔缺陷,焊丝松弛直径较进□焊丝小会导致焊丝的送丝效果受到影响,Φ 1.2 mm和Φ 1.6 mm焊丝Mg含量波动是焊丝力学性能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摘要:通过热重法研究了不同机械活化程度的铁矿粉氢基还原特性,并分析和探讨了其还原反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氢气还原铁矿粉有促进作用,机械活化时间越长,还原特征温度越低,还原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越低,但反应机制未发生变化,反应的限制性环节是其界面反应。机械活化明显影响到超细铁矿粉的逐级反应,对于未经活化的铁矿粉而言,逐级反应层次极不明显,而对于活化后铁矿粉的逐级反应层次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越发分明。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了解Ti3SiC2/nSiC复合材料优良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其高温力学性能,本文以热等静压原位合成技术制备的Ti3SiC2/4SiC复相陶瓷为试验材料,对其高温拉伸和高温弯曲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3SiC2/4SiC复相陶瓷的高温抗拉强度比室温抗拉强度高;Ti3SiC2/4SiC复相陶瓷的高温抗弯强度在900℃出现一极大值,1000℃后具有好的高温塑性。  相似文献   
9.
陈文兴  姚玉元  吴雯  张利  吕慎水  杜莉娟 《化工学报》2006,57(10):2481-2485
传统的织物化学镀工艺中,在织物表面形成贵金属钯催化剂需要敏化和活化两道工序,工艺复杂,质量不易控制,消耗大量的氯化亚锡和酸.本文研究探索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d溶胶活化一步法工艺取代传统化学镀敏化、活化两步法工艺,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VP -Pd溶胶的制备条件,用 TEM观察了PVP-Pd溶胶的分散性,用SEM观察了施镀前后织物表面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PVP-Pd溶胶分散性良好,可成功应用于织物化学镀,优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制得镍镀织物具有优良的导电和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10.
硅酸盐熟料-煤矸石/粉煤灰混合水泥水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不同3CaO·SiO_2(C_3S)含量的硅酸盐水泥和分别掺有30%(质量分数,下同)煤矸石和30%粉煤灰的混合水泥中水化产物含量变化和形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化产物量变模型和水化产物形态模型,分析了模型的主要特征和意义。相同龄期,高C_3S硅酸盐水泥比低C_3S硅酸盐水泥生成更多的水化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 hydrate,CSH)凝胶和氢氧化钙。含混合材的水泥水化时,CSH凝胶在水化早期和后期有两个增长幅度较大的阶段,并且1年后形成的CSH凝胶量与纯硅酸盐水泥的相当。水泥水化产物与混合材的二次水化反应较慢,研究掺有混合材水泥更长龄期的水化产物含量及结构变化,将有助于理解混合材对水泥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