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化学工业   22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敏  方健  杨旭  陶文轩  于雷 《包装工程》2023,44(9):190-198
目的 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新型牛皮纸垫缓冲性能的影响。方法 基于静、动态压缩试验,分析叠加层数分别为2、3、4的牛皮纸垫在环境相对湿度分别为30%、50%、70%、90%条件下的缓冲性能。结果 在静态压缩试验中,牛皮纸垫静压承载能力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弱、叠加层数的增多而增强。不同规格纸垫存在对应的湿度应力分界值,当材料所受外力小于湿度应力分界值时,其缓冲性能随着湿度的增大而提高;当外力大于湿度应力分界值时,缓冲性能随湿度的增大而减弱。一定湿度条件下,叠加层数对牛皮纸垫缓冲性能也存在影响:相对湿度为30%时,缓冲性能随叠加层数的增多而减弱;相对湿度为50%、70%、90%时,存在层数应力分界值,当材料所受外力小于层数应力分界值时,其缓冲性能随叠加层数的增多而减弱,当外力大于层数应力分界值时,缓冲性能随叠加层数的增多而增强。在动态压缩试验中,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牛皮纸垫传递给产品的最大加速度增大,缓冲性能减弱;叠加层数的增多,使其传递给产品的最大加速度减小,缓冲性能增强。结论 研究结果对牛皮纸垫缓冲包装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存在潜在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无患子皂苷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并将其应用于氢氧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中;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材料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自提无患子皂苷临界胶束浓度(cmc)和对应表面张力(γ_(cmc))分别为0.200 g/L和38.3 mN/m;在复配体系中,当SDBS的质量分数为5%时,两者表现出协同作用,而当SDBS的质量分数增至20%后,则呈现对抗作用;以SDBS质量分数为5%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作为添加剂,在0.83 g/L时,制备得到直径约为3μm形貌均匀的球状氢氧化镍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氯氧镁水泥具有高强度、强黏合力、耐磨、抗冲击、低碱性及低腐蚀性等优点,作为无机胶黏剂和胶凝材料已在包括木材加工在内的众多行业中应用。但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差,严重影响了其规模化应用与推广。在保证氯氧镁水泥力学性能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其耐水性成为氯氧镁水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提高氯氧镁水泥耐水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不同外加剂应用于氯氧镁水泥改性的方法及作用机理。并对氯氧镁水泥在人造板等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性能氯氧镁水泥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阻燃E_0级胶合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单板浸渍在一定浓度的阻燃剂中,然后采用高n(F)/n(U)比例的UF(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备阻燃型胶合板。研究了单板的阻燃剂增重率对胶合板阻燃性能、甲醛释放量和胶接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单板经阻燃剂浸渍处理后,单板的阻燃剂增重率越高,胶合板的氧指数越大(阻燃效果越显著)、甲醛释放量越低;当单板的阻燃剂增重率为6.53%时,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为0.37 mg/L,已达到E0级环保胶合板的标准要求;当单板的阻燃剂增重率为13.37%时,胶合板的氧指数为46%,甲醛释放量为0.13 mg/L,胶接强度为0.96 MPa,即胶合板表现出较好的环保特性、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实验室自制的纳米纤维素为助剂,并与高分子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复配组成二元体系,研究其助留、助滤及增强效果。结果表明:自制的纳米纤维素单独使用,对于纸张有较好的增强效果;用自制纳米纤维素与CPAM组成的CPAM/纳米纤维素二元体系具有更加显著的助留/助滤及增强效果,当纳米纤维素、CPAM添加量分别为0.2%、0.15%时,打浆度由44°SR降到28°SR,填料留着率由44%提高到69%,纸张的干抗张强度、撕裂度、耐折度分别提高64%、47%和107%。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漂白杨木浆为原料,采用硫酸水解与高速机械搅拌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探究其最佳制备条件及对纸张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纳米纤维素的优化条件为:硫酸浓度5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h,高速分散时间为10min。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纳米纤维素的得率为74.8%,且微观形态最好。所制备纳米纤维素的长度为68~175nm、宽度为21~55nm。添加所制的纳米纤维素对纸页的抗张强度、撕裂度、耐折度提高非常明显,且增强效果随着纳米纤维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靶向载药材料是实现靶向治疗癌症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型靶向载药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四水合硝酸钙、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野皂荚多糖为修饰剂,采用乙醇-水混合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羟基磷灰石(HAP)材料。用红外(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进行结构形貌表征,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评价材料细胞毒性,并进行体外载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性能研究。IR和XRD表征均表明野皂荚多糖修饰剂将多糖有机官能团引入到HAP材料中,野皂荚多糖的结晶成核作用使材料有自组装为棒状花球趋势,所得HAP材料结晶度高,HAP材料对hela细胞基本无毒且对DOX的载药量可高达142.37μg/mg;且所得材料对DOX具有pH响应释放性能,在pH值为7.4和5.0的体外环境下,释放差异15%左右,表明野皂荚多糖修饰的HAP材料具有一定靶向载药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HZSM-5分子筛、高锰酸钾和甲醇为原料制备MnOx/HZSM-5催化剂,室温催化氧化甲醛。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分析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化学成分,研究MnOx/HZSM-5的催化性能和再生性能,探讨其对甲醛的催化氧化机理。结果表明,MnOx/HZSM-5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再生能力,动态测试1020min后MnOx/HZSM-5对甲醛的清除率仍然保持在90%,再生5次后,MnOx/HZSM-5对甲醛清除率仍然保持在91%,静态测试中甲醛清除率达到97%,甲醛转化率达到92%。对MnOx/HZSM-5氧化甲醛的机理分析后发现,甲醛首先被催化剂吸附至MnOx活性位点,之后被初步氧化为甲酸盐或碳酸盐等中间产物,最后被深度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9.
木粉组分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如  曹金珍  彭尧 《化工进展》2014,33(8):2072-2083
木塑复合材料通常由木粉和热塑性树脂复合而成。木粉自身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抽提物等多种成分组成,各组分对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纤维素能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吸水性和导电性,不利于耐候性及热稳定性;半纤维素对复合材料性能存在负面影响;木质素能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性,提高热稳定性和生物耐候性,不利于耐光老化性;脱除抽提物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光老化性,不利于耐腐性。今后的研究可致力于将木粉中的组分进行分离或部分脱除,深入研究木粉各组分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及其机理,为制备更高性能的木塑复合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根据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性特征,系统概括了可分解型、可反应型、螯合型、Bola型以及双子型5类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状况;并根据合成反应原理和分子结构,从合成方法、反应难易程度、收率、表面活性等方面详细分析归纳了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现状;根据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优异的生物降解、金属螯合、反应活性等功能性性能,总结了其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松香基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在合成类型、微观形态等基础研究和功能性性能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空白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