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别采用反应性和非反应性熔融共混方法结合粒子沥滤技术以及碱处理技术构建不同质量比的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PHBV)/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支架,通过表征支架的表面形态、孔隙率大小和体外降解性能,发现反应性共混法可显著改善支架的相容性和界面粘接。非反应性熔融共混法构建的支架孔隙率高于反应性共混法构建的复合支架。随着PPC含量的升高,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升高。当PHBV/PPC质量比达50/50时,支架在PBS缓冲液中降解最快,反应性共混法构建的支架亲水性高于非反应性共混法,碱处理技术可显著改善复合支架的亲水性。这对功能重建的体内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潜在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酶促速熟过程中腐乳成分及微观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酶促腐乳在成熟过程中的色度、蛋白质水解程度、微观结构的变化,分析添加酶制剂促熟对腐乳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酶促速熟过程中腐乳的微观结构变化,通过电泳分析腐乳的蛋白质水解情况,采用中红外扫描研究酶促腐乳的成分,并与利民红方腐乳(对照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酶促速熟腐乳的颜色、微观结构、蛋白水解度以及组成成分均与传统工艺生产的利民红方腐乳(对照样)基本相同,证明腐乳的加酶促进其成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重组质粒pMG36e-nisI-gfp在乳酸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带有nisI和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乳酸菌表达载体pMG36e-nisI-gfp转化至乳酸菌中,观察其在宿主内的稳定性.对重组菌进行了菌体形态、传代培养、质粒验证等研究,考察了该质粒的稳定性.结果显示:重组菌在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连续传代20代后,质粒丢失率低;菌体大小和形态基本不变;质粒经HindⅢ酶切后大小不变;GFP在第0、5、10、15和20代宿主菌中都可以表达,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在SDS-PAGE中的带型一致;初步的动物实验验证了该质粒作为遗传标记的应用效果.说明该质粒在宿主菌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正交设计法及均匀设计法对链霉菌TD-1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不同发酵因子对链霉菌TD-1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影响抑菌活性大小的主要因素为葡萄糖、黄豆粉、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及硝酸钾;抑菌活性物质较佳发酵条件为90 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的体积分数为0.06,发酵周期8 d,初始pH值为7.15.在此条件下,最终抑菌效率与原发酵液相比发酵液对串珠镰刀菌抑菌活性提高了53.38%.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峙培养法,检测分离于土壤中的链霉菌TD-1代谢产物对饲料中污染霉菌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errucosum)、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桔青霉(Penicillum citrinum)、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TD-1菌株代谢产物对以上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度为10 mm左右.通过TD-1菌株的代谢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发酵至第6 d抑菌率达90%左右.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所产生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酸碱性、抗紫外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鲢鱼为原料,研究了超声处理对鲢鱼肉肌原纤维蛋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热稳定性均随超声时间的延长先提高后下降,且随超声频率的增大而提高.超声处理15min后,与未经超声处理的蛋白相比,80kHz作用下的蛋白溶解度提高了37.59%,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提高了59.16%和56.09%,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51.11%和53.84%,热稳定性提高了32.59%.经超声处理后,鲢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的性质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添加枸杞、金银花的红茶菌发酵饮料对免疫低下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n=12),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红茶菌饮料低剂量组、红茶菌饮料中剂量组和红茶菌饮料高剂量组;经环磷酰胺造模之后,饲喂13天,断颈处死;以小鼠的体重、NK细胞的杀伤活性、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IL-2、IL-6和IFN-γ等细胞因子相对于内参基因的表达量为指标,研究红茶菌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提高作用。结果:添加枸杞、金银花的红茶菌发酵饮料对免疫低下小鼠的体重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增加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鼠肝癌细胞(H22)的杀伤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红茶菌饮料剂量组对于IL-2、IL-6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添加枸杞、金银花的红茶菌发酵饮料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速灭威为模板分子,自制的2-氨基吡啶丙烯酰胺为荧光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为辅助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对速灭威具有选择识别性能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结果表明,使用0.50 mL乙腈和0.50 mL甲苯为溶剂,模板分子、荧光功能单体、辅助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1∶2∶20,所制备的荧光聚合物具有最佳的吸附能力。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平衡结合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和选择性实验,其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可用于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菊粉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果聚糖,具有降糖降脂、调节胃肠道功能、预防结肠癌、促进维生素及矿物质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饲料、保健品等多个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主要对菊粉的理化性质、提取方法、生理功能及应用现状做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双频超声对红薯淀粉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频40 kHz、80 kHz以及双频40 kHz+80 kHz超声处理对红薯淀粉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超声处理能够使淀粉颗粒表面出现损伤甚至有孔洞出现。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超声作用没有改变淀粉的分子基团,但破坏其结晶结构,使红外结晶指数下降。淀粉-碘复合物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超声破坏淀粉支链结构和淀粉长链,直链淀粉含量增加。Brabender曲线表明,淀粉经超声处理后黏度降低,双频超声处理后的淀粉峰值黏度比原淀粉降低15.66%。此外,超声处理后淀粉的透明度提高,双频超声处理30 min时,透射比最大,比原淀粉增加5.3%,但是随着超声时间继续增加,透明度呈现减小的趋势。单频40 kHz、80 kHz和双频40 kHz+80 kHz比较,双频超声处理对淀粉的结构和性质影响效果最明显,80 kHz次之,40 kHz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