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5篇
电工技术   16篇
综合类   65篇
化学工业   89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48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580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14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Most researches on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s are 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s at low graphene content instead of paying attention to constructing graphene’s macroscopic structures. In current study the homo-telechelic functionalized polyethylene glycols (FPEGs) were tailored with π-orbital-rich groups (namely phenyl, pyrene and di-pyrene) via esterification reactions, which enhanc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molecules and chemical 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 sheets. The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graphene sheets and π-orbital-rich groups endowed the composite films with enhanced tensile strength and tunabl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formation of graphene network structure mediated by the FPEGs fillers via π–π stacking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should account f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were also complemented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using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UV–vi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step-wis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composite films.  相似文献   
2.
精确控制营养液溶氧浓度和外源乙烯浓度,研究了黄瓜幼苗根系在低氧水培时的生长情况以及PAs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对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虽然根径增粗,含水量增加,但根系的总根数、总表面积、总体积、干重和鲜重都有所减少,随着乙烯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外源乙烯对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PAs含量有着明显的拮抗作用,外源乙烯使根际低氧逆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伤害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3.
Firstly, the compress experiment i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repaired panels in this paper, and then modeling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repaired composite panel under compressive static load is conducted by using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effect of geometric non-linearity on 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is considered in the numeric analysis. Fatherly, the user material subroutine (UMAT) is integrated with the ABAQUS package with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y effect for studying the damage initiation and its progression in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quadrilateral, linear, thick shell elements (S8R) are adopted. Finally, the predicted strain distribution, damage evolution and strength of the laminate are compared with the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4.
新型植物杀菌剂--苯并噻二唑类植物抗病诱导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抗病诱导剂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杀菌剂,苯并噻二唑类(BTH)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对近年来BTH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土壤水分测定仪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土壤水分测定仪。传感器快速测量出土壤温、湿度数据,GPS自动获取时间、经纬度信息,数据既可临时保存在仪器的存储芯片中,又可通过GPRS/GSM将数据及时发送到后台数据库和手机用户。通过温度补偿和野外验证实验得出,温度补偿项为Δy=0.0002 t3-0.011 t2+0.444 1 t-6.423 2,仪器所有功能运行正常,测量绝对误差为-3.64%~3.82%,平均绝对误差为2.24%,精度较高,适合在地方农技和水利部门推广应用,有助于农业水利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孙锋  林毅  张宽朝 《农药》2006,45(12):825-827
通过碱溶、碱解的方法溶解B.t.蛋向,采用60%饱和度的硫酸钱粗提,Sephadex G-50层析凝胶分离,加1.5倍的95%乙醇可得晶体沉淀计冻干,所得B.t.蛋白含量为92%,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所纯化的B.t.蛋白分子量为130KD,生物学检测时,幼虫至3铃虫的死亡卒均大于90%,生物活性达18000IU/mg,可T作抗原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方法,研究锂掺杂对单壁碳纳米管阵列(SWCNTA-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 Array)物理吸附储氢的影响.揭示了锂的掺杂位置对提升SWCNTA的储氢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佳的掺杂方案.计算结果显示,选择最佳的掺杂方案,并合理控制SWCNTA的结构与尺寸,可使锂掺杂SWCNTA在常温和中等压强下的物理吸附储氢量,达到和超过美国能源部提出的2015年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陆湖泊水质及光谱特性空间差异性大、支流水系结构复杂而导致的遥感影像水体提取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光谱主成分分析(PCA)及支持向量机(SVM)的PCA-SVM水体提取算法。基于GF-1卫星遥感影像,对原始影像光谱波段特征进行PCA降维,从中优选熵、方差、差异性纹理特征向量,结合原始波段及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NDWI),构建了8维特征向量,并基于SVM算法提取湖泊水体。以巢湖洪水期与非洪水期影像为研究实例,分别采用NDWI法、传统SVM算法及PCA-SVM算法对水体进行提取,并进一步基于PCA-SVM算法对2020年汛期巢湖洪水期淹没演变过程进行反演和跟踪,定量解析特征向量组合及SVM惩罚系数C对水体提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A-SVM算法提取的湖泊完整、支流连续,显著改善了含蓝藻水体漏提、建筑物误提等问题;洪水期和非洪水期提取结果的F1分数分别为95.08%和97.95%,虚警率分别为5.43%和1.13%,提取精度显著高于NDWI法和SVM算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水库群规模日益庞大、功能结构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结构分析方法在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求解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全面梳理不同结构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优劣性,以及为复杂结构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高效的结构分析方法,基于水库群优化调度6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顺序模拟法、蓄供水判别式法、效用均衡理论法、聚合-分解法和水力关联矩阵法5种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顺序模拟法逻辑直观、普适性强,蓄供水判别式法能够对发电调度中水库群的蓄供水次序快速排序,以上2种方法均适宜于串联结构水库群结构分析;效用均衡理论基于微观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对水库群调度方式进行优化,理论基础坚实,适用于水力关系较为独立的并联水库群;聚合-分解法包含水库群联合调度图和大系统分解协调2种形式,可与其他串并联结构分析方法联合使用,适用于大规模混联结构水库群;水力关联矩阵法则采用矩阵形式描述水库群内部两两之间关系,不受水库群结构组合的限制,因此适用于任何结构水库群。结构分析方法对于优化高效求解水库群优化调度问题至关重要,但也需要与其他环节配合才能实现,建议未来在径流预报信息利用、优化调度统计模型与物理背景耦合及混联水库群精细化调度等方向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逐步增加定数截尾样本,对累积失效模型(简称CE模型)下,Weibull分布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简称恒加试验)进行了Bayes统计分析,利用Gibbs抽样给出了该模型的Bayes估计。最后,通过模拟例子表明Bayes估计有效而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