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7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观察纤维前驱体酸沥滤前后的形貌和结构变化,通过ICP分析Na^(+)的沥出过程,研究了盐酸浓度、温度以及沥滤时间对纤维前驱体Na^(+)沥出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硅氧纤维前驱体在90℃的3 mol/L盐酸溶液中沥滤12h后,纤维中的Na^(+)沥出率达到85%以上;当盐酸浓度为5mol/L时,沥滤后纤维的强度保留率最高。在酸沥滤过程中纤维中的Na^(+)与盐酸中的H^(+)置换,在热处理过程中羟基进一步聚合脱水补强玻璃网络体,实现纤维强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冲击方向下复合材料的冲击力学性能,设计不同纤维布料裁剪方式并分析原材料的使用率,设计易于铺层操作以及产品脱模的三片式模具,优化热压罐成型工艺,并进行了车轮冲击测试。结果表明,冲击测试时的冲击方向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有较大影响,相较于垂直于铺层方向的冲击性能,冲击方向平行于铺层方向的复合材料冲击性能更高,产品铺层中应根据冲击工况进行优化铺层设计;采用合适的裁剪结构设计提高了操作便利性,并且使材料利用率达到83.8%,大大节约了材料成本;采用优化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轮毂在冲击静载荷为600 kg的13°冲击测试中未出现断裂情况,满足汽车车轮冲击测试的装车要求。  相似文献   
3.
ZnO晶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ZnO晶须/NR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表明,表面改性后的ZnO晶须对NR具有显著的增强和抗老化作用,其增强效果沿橡胶混炼剪切方向与垂直剪切方向几乎相同。对ZnO晶须/PPS复合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表面处理后的ZnO晶须对PPS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研究发现,经典的预测复合材料强度的理论公式可以较好地预测ZnO晶须/NR体系,但对ZnO晶须/PPS复合材料的预测则与实测值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该晶须特殊的空间四针状结构能有效地传递受力.尖端作用避免了端口应力集中引起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模型及参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载波片基底上制备了壳聚糖/磺化木质素多层薄膜,并运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方法对其组装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磺化木质素层层自组装是一个指数增长过程,其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可以描述为:Y=a×en/b+c,其中Y代表膜增长过程的吸光度、频率、质量、厚度等物理性能,n代表层数;a、b和c为常数。由于许多文献报道的自组装例也都可以用此指数增长模型进行描述,为此结合实验和文献数据对影响参数a、b和c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PPS/PA6共混的方法来改进大直径PPS单丝的力学性能.探讨了共混体系的结构对共混单丝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相关聚合物单丝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研究了共混单丝的耐酸碱性能.结果表明:PA6的加入能有效地改善PPS单丝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单丝的拉伸强度和勾结强度,增加了PPS单丝的韧性.同时,PPS/PA6共混单丝能保持...  相似文献   
6.
用复合含氟油剂对特种聚酯纤维滤料进行改性,显著提高了过滤性能和再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了纤维表面结构,考察了对采油污水的静态、动态吸附规律.改性后的纤维滤料显著提高了对含油污水中油污的吸附量,经搅拌和清水冲刷容易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7.
简介经典的固体表面润湿性理论,阐明了实现超疏水性的两个必要条件:低表面能表面和微一纳米复合结构。综述了当前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超疏水纤维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共混包粘一熔融纺丝法制备超细CaCO3/PP复合纤维,对复合纤维的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接触角测量法研究超细CaCO3/PP复合纤维表面能参数的变化,并用FTIR和SEM对纤维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细碳酸钙填充改性可使PP纤维接触角降低76.6%,表面能、粘附功、极化度和积极性分量显著提高。FTIR和SEM测试表明,复合纤维表面极性基团的形成和表面形态粗糙化对PP复合纤维亲水性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且在超细CaCO3含量为6%(w)时,纤维性能最佳,断裂强度提高24.07%,模量提高38.40%,接触角下降57%。  相似文献   
9.
丝素蛋白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研究了丝素蛋白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首先研究了丝素蛋白在不同结构的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AMIM]C1)和1-丁基-3_-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1)中的溶解速率和溶解度。结果发现,相同条件下,丝素蛋白在[AMIM]cl中具有较快的溶解速率和较大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速度加快,合适的温度为95~105℃;随着丝素蛋白浓度的增大,相同条件下丝素蛋白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速度减慢。XRD结果表明,丝素蛋白的非晶相部分首先被溶解,晶相部分结构被破坏后与溶剂作用逐渐被溶解。采用粘度法测定了丝素蛋白分子质量随溶解时间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加热时间增加和温度升高,蛋白质分子质量减小。为保证丝素蛋白的稳定性和溶解速率,温度一般控制在100℃以下,溶解时间小于5h。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道路的发展,以改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性能及开发功能化材料为目标,通过整理归纳聚合物性能调控策略,综述以聚合物共混改性、分子结构共聚改性及链段扩链改性手段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改性单体及结构单元对聚合物的链结构及聚集态结构的影响,具体阐述了柔性、刚性及功能性结构单体在链段中的作用及调控;讨论了分子链结构的引入方式及链结构对聚合物性能的调控,分析嵌段共聚物反应机制及典型化学结构与制备路线;最后总结不同调控策略对聚合物的影响,并指出改性策略与性能的调控需要结合产品需求—生产—应用一体化发展来设计,为PBS基改性产品需求及产业化应用提供研发制备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