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536篇
电工技术   54篇
综合类   120篇
化学工业   123篇
金属工艺   45篇
机械仪表   75篇
建筑科学   180篇
矿业工程   1151篇
能源动力   32篇
轻工业   318篇
水利工程   52篇
石油天然气   591篇
武器工业   24篇
无线电   1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6篇
冶金工业   58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15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块体非晶合金因其独特的原子结构而具有许多优异的力学性能,成为近年来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由于其在变形过程中的室温脆性和应变软化等关键问题,一直制约其大规模工程应用。为解决此问题,块体非晶合金领域的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利用“相变诱导塑性”概念制备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来韧塑化非晶合金成为卓有成效的方案之一,通过此方法成功地制备出同时具有拉伸塑性和加工硬化能力的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然而,该类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要求的形成条件更严格,同时具有更复杂的多相协调变形过程和更独特的性能优化方案。从该类块体非晶合金复合材料的形成、性能特点、韧塑化机理及性能优化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992.
煤矿井下巷道为狭长的条状结构,信号衰减较大,地面已有的目标定位方法和技术难以直接应用于井下,现有的矿井目标定位主要采取基于时间和信号强度的测距方法,而这些方法并没有考虑到井下巷道的条状结构特点,定位误差较大,依据矿井巷道的条状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井下目标定位方法。在巷道内每4个锚节点构成1个矩形区域,将固定的两锚节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约束条件,结合垂直向量乘积为零的原理,矩形对角线的长度已知,通过基于RSSI的测距原理获得移动节点到矩形区域两对角线上锚节点的距离之比公式,进而通过合理的近似运算和向量乘法定理得到向量方程组,通过求解向量方程组可以得到移动节点的坐标,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993.
为解决大变形巷道支护成本高、效果差的技术难题,研发了一种新型可接长锚杆。针对大变形巷道顶板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普通锚杆、传统锚索及可接长锚杆的受力与变形特性,构建了围岩-支护系统本构模型,提出了顶板可接长锚杆支护系统,并应用于五家沟煤矿5203回风巷道,有效地控制了顶板的持续变形。结果表明:4 m可接长锚杆的最大延伸量为685 mm,破断载荷为195 kN,在充分发挥高延伸性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支护阻力;顶板可接长锚杆支护系统后期的稳定性及支护强度均大于顶板锚索支护系统。现场监测表明,采用可接长锚杆支护系统维护的顶板,下沉量减小了33%以上,支护强度在160~180 kN的可接长锚杆的比例可达87.5%,实现了强力支护与有效让压。  相似文献   
994.
研究远程空空导弹的攻击区及发射条件问题.在导弹发射技术上,远程空空导弹明显于不同中、短程空空导弹.导弹攻击区是发射导弹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远程空空导弹攻击区的确定方法;建立了估计导弹对目标预测拦截时间的算法;发射导弹的决策是根据目标信息作出的,讨论了发射远程空空导弹的信息需求及获取方法;基于以上研究拟订了发射远程空空导弹的火控算法;建立了战机、导弹、目标机和预警机的数学模型;给定目标的随机参数变化范围,对远程空战过程进行了仿真,分别给出了可靠发射、非完全可靠发射和非完全可靠强化发射条件下的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特征线法的二氧化碳混相驱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后期,注入二氧化碳能使原油黏度和残余油饱和度降低,从而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基于修正的二氧化碳混相驱油的分流量方程,通过特征线法求解建立的模型,分析有效黏度比、垂向非均质性、含油饱和度、气水交替注入比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混相驱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黏度比越大,非均质程度越强,含油饱和度越低,交替注入比越大,油藏采收率就越低。这对于二氧化碳驱开发早期评价驱替效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研究了2001—2010年鄂尔多斯盆地地级市以上资源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依据Malmquist指数的构成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十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了4.5%,其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而据全要素生产率阶段趋势变化,发现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另外,在原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发现其虽属同一经济区域,但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7.
为掌握煤矿工作面PM2.5粉尘的浓度分布规律,利用粉尘浓度测量仪在山西晋城某煤矿91324综采工作面采煤期间对进风巷、辅助回风巷、主回风巷3条巷道和工作面的全尘、PM10粉尘及PM2.5粉尘浓度进行测试,分析PM2.5粉尘及PM10粉尘占全尘的比例。结果表明:工作面全尘浓度在采煤机下风侧5 m处达到最高,PM10粉尘、PM2.5粉尘在工作面比例波动较大;在辅助回风巷中全尘、PM10粉尘和PM2.5粉尘浓度逐渐增加,至330 m处达到极大值,随后缓慢下降,在主回风巷中由于采取了降尘措施,这3种粉尘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呈波动变化;在主回风巷中,PM2.5粉尘的质量浓度最大值为56.087 mg/m 3 ,在辅助回风巷内最大值为180.390 mg/m 3 ,超过了地面环境标准的限值。  相似文献   
998.
王新文 《煤炭学报》2013,38(1):167-170
通过对直线激振力振动机械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发现当振动机械摆动较小时,机体的运动可认为绕不动点的定轴摆动。不动点的位置只与机体绕质心惯性半径和质心至激振力线的距离有关,是振动机械结构本身所决定的固有特性;依据质心处的振幅和不动点的位置可以方便地确定机体上任一点的振幅和振动方向。通过对机体运动分析可知:振动床面上各点的振幅在该床面的分量处处相等;在垂直于该床面的分量与假想振动床面长度成正比;抛掷指数亦与假想振动床面的长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999.
煤的绝热氧化阶段特征及自燃临界点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煤的绝热氧化阶段特征和自燃临界点的预测模型,基于绝热氧化实验、元素分析实验以及工业分析实验,首先得到了8个煤样的绝热氧化实验数据,据此计算出煤的绝热氧化阶段升温速率;然后运用热动力参数计算方法,定义并获取了各煤样的自燃临界点Tr0.05 和TΔmax ;最后应用Levenberg-Marquardt法计算拟合得出了煤元素含量、挥发分与绝热氧化阶段升温速率、Tr0.05 的关系。结果表明:N,S元素含量与Tr0.05 呈正相关,O,C,H元素含量与Tr0.05 呈负相关,而各元素与阶段升温速率关系恰好相反;上述规律也表明Tr0.05 越低,阶段升温速率越快,则煤越易自燃;煤的挥发分越大,煤的Tr0.05 越低,煤越易自燃。  相似文献   
1000.
搅拌磨机捕获粉碎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搅拌磨介质运动规律和颗粒的受力分析入手,研究超细搅拌磨矿的捕获粉碎和冲击粉碎机理,推导出捕获角、摩擦角与捕获颗粒的关系式,提出介质直径与磨矿颗粒直径之比--捕获粒度比的概念。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在机械参数一定的条件下,搅拌磨矿能耗与磨矿时间成正比;捕获角等于摩擦角时,捕获角、捕获粒度和捕获体积最大,磨矿效率最高,能耗最低;随磨矿时间的增加,捕获角、粒度比和捕获体积减小,磨矿效率降低;当捕获角、粒度比和捕获体积足够小时,增加磨矿时间,粒度比不再变化,且粒度比存在极限值。据此,提出最大捕获角和极限粒度比的介质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